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挖掘网络文学中的虚拟生存体验
来源:文艺报 | 单小曦 汪云鹤  2021年12月06日09:19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媒介革命。“媒介即信息”,不同媒介建构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媒介环境提供不同的生存体验。数字媒介的革命性之一表现在它催生出了可以形成虚拟生存体验的新媒介文艺。网络文学首当其冲,一方面它本身利用网络的能产性将印刷时代文学的“虚构”提升为“虚拟”;另一方面,它作为各种影音化新媒介文艺类型的上游,为这些新媒介文艺形态建构虚拟环境提供源头活水。而一旦虚拟生存体验生成了,反过来它会影响文艺创作审美风格。在当前的网络文学研究中,这一问题还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研讨。黎杨全教授新著《中国网络文学与虚拟生存体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下文简称《体验》)面向多种网络文学类型,深入挖掘其中潜藏的虚拟生存这一哲学命题及对网络文学创作的反作用,一定程度上扩展和深化了中国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也为当前亟须推进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体验》宏观勾画出了虚拟生存的媒介学成因及其与网络文学的关系。虚拟生存是数字技术产生的全新的人类生存形态,它是人类在数字化现实中的生存状态,《体验》指出了虚拟生存的两个层面:“一是在虚拟现实中的生存,二是指数字媒介对日常生活的内部殖民与改造”(第32页),虚拟本身成为了生存,它被提升至“本体”性的地位,并生成了与之相应的虚拟生存体验,即在数字时代形成的相应的意识结构、情绪体验、感知与想象方式(第29页)。虚拟生存体验是经过数字媒介技术改造的区别于传统生存体验的新体验,主体对虚拟现实的体验不仅是想象性的,更是一种全身心的生存体验,这种体验同时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性。虚拟生存体验对网络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既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创作内容,又生成了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体验》正是对中国网络文学与数字媒介时代虚拟生存体验关系的深入探讨。

《体验》分别揭示了架空、随身、重生、穿越、升级等不同网络类型文中的深层虚拟生成机制。“架空”涉及的是网络文学中的世界想象问题,该作基于现代机械论世界观向后现代信息论世界观转换的现实背景,探讨了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世界建构和跨越现象,呈现出了网络文学中世界变化的实质。“随身”现象揭示出了数字媒介时代网络与人的共生关系,主体成为了人机结合的“赛博格”,在主体内部构成变化及其带来的社会症候方面趋向了虚拟生存。“重生”则是网络文学中有关人生重置的虚拟体验,主体在此可以形成多个外部自我观照,但也引发了主体的选择困境。“穿越”是网络社会界面随时可切换性带来的主体间交往在网络文学中的体现,其实质是虚拟交往。“升级”情节模式源于数字化升级对日常生活的改变,数字虚拟生存体验与现实生活已形成了相互渗透且密不可分的关系。

《体验》阐释出了数字媒介、日常生活、网络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作者立足现象本身,从具体的生活意象和实例出发,强调了日常生活在数字媒介和网络文学之间的中介性。与其他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作者主要关注的是“数字媒介—日常生活—网络文学”的三元关系(第322页),认为网络社会生活在数字媒介和网络文学中起着连接作用,进而呈现出了数字媒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这些影响在网络文学中的投射作用。网络社会生活与网络文学之间存在的是一种间接的互动关系,实现它们之间互动的中介是网络游戏,正是借助于网络文学的游戏化,虚拟生存体验才得以体现。可以看出,该作摒弃了抽象概念,而是扎根于网络文学现象,深入挖掘出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症候和实质,从而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网络文学中呈现出来的这些现象,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网络社会生活和虚拟生存体验的某种投射。

《体验》将网络文学根本特质确定为了虚拟生存体验。作者从中国网络文学的中间路径构成的独特写作领域和侧重点,即网络社会生活和它所投射出来的虚拟生存体验上来理解的中国网络文学,从中国网络文学所处的“中间性”位置出发挖掘出了它自身所具有的新特质。这就使人看到了中国网络文学自身的特殊性,即它在商业化、大众化外表下呈现出的网络时代的虚拟生存体验,由此克服了以往学界用印刷文学传统或西方超文本等数字文学的评判标准来理解中国网络文学新质的缺陷。数字媒介技术使得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而隐藏在中国网络文学中的虚拟生存体验则揭示出了数字媒介时代来临后的社会、文化与文学的发展和变化的方向和路径,这恰是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价值所在。

《体验》为我们理解中国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野,深刻揭示了中国网络文学呈现出来的虚拟生存体验,它也是对媒介技术与社会生活、物质现实与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