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地感、年轻化与当下性——2021年《香港文学》综述
来源:《香港文学》 | 王艳芳  2021年12月06日23:29
关键词:香港文学

作为香港历史最为悠久的纯文学杂志,毫无疑问,《香港文学》代表着香港文化的某些面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整个香港文坛的创作风貌、创作旨趣以及创作水准。香港作家、学者陈智德说:“谈论城市文化总离不开杂志,它是一个城市以一周、双周或最慢一个月为单位变化的面相,文艺杂志是编辑眼界和文学视野的反映,也是编、作、读者三方的沟通,以至出版者、发行商、书店各方的纠缠,香港文艺杂志更是文艺和文坛运转的载体,”(1)所以,“香港地方感”或者说“香港地文志”虽然不是《香港文学》的首要追求目标,却依然是该刊本年度彰显出的最基本特征。

1

在地感:以香港为中心的区域文化(学)共同体

2021年《香港文学》中香港作家的阵容依然占据绝对多数。新年伊始即推出阵容强大的“香港作家散文专辑”,凡二十八人(篇)。该专辑充分展现了从五零后到零零后香港散文作家抒情表意、跨代言说的琳琅满目和摇曳多姿,这些作品有的涉及异域行旅,有的关乎日常饮食,有的缅怀前辈故旧,有的则抒发情感哲思;或丰赡华美,或质朴自然,或冷峻讥诮,或理智平和――整体展示了香港作家散文创作的状貌和水准。第三期则刊登了五位香港作家的小说新作:许荣辉《生命似树》由海滨公园的小树、大树、孕妇、小女孩、母亲、父亲见证和体悟了生命的幽微内涵和真谛;梁文聪《Wanna cry》讲述疫情期间的特定空间内看似荒诞实则心酸的人生故事;黄劲辉《没有学校的校长.前传》涉及教育关怀;劳国安《公主落难记》探及人的精神深层;梁科庆《图书车》写人间情感的真假难辨与虚实不定。第六期开辟“香港短小说专辑”,收录十六位香港作家的短小说作品十六篇。这些作品在极短的篇幅内展现了现代人生活的生活表征及其潜在的世态人心。以上大概估算,就已涉及近五十位香港作家的作品,即便不是全方位,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香港本土创作的整体风貌和言说层次。

《香港文学》第三期开辟“陶然先生纪念与研究专辑”。陶然先生作为香港南来作家的重要代表,其小说、散文创作有着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双重审美内涵,其作为编辑家的成就更是不可替代。大陆资深学者曹惠民、袁勇麟分别为其散文集和小说集作序,不仅缅怀了他们之间的文学交往和人生情谊,而且对陶然先生的作品进行了由表及里的深入解读和中肯评价。金进《南来(北归)身份、港人群像与现代主义――香港作家陶然的小说世界》、朱钰婷《论<与你同行>的叙事策略》是对陶然作品的整体观照和代表作的文本细读。此外,黄宗之《追忆陶然》、周洁茹《陶然老师》深情回忆陶然生前种种,言谈举止,细节历历,如在目前。同期还有“第四届纪念李鹏翥文学奖”小说组获奖作品特辑,凡三篇,首奖一篇,推荐奖两篇,分别为李宇梁《拼图》,李懿《封正》和李烈声《鬼影七》。香港和澳门一水之隔,但向来港澳并称,尽管澳门文学创作还有更为独特的本土特色,但在宽泛的地方感认同中,亦可与香港纳入同一区域。

其实,不仅澳门和香港具有大致类似的“在地感”,深圳、广州、珠海等也跟香港、澳门一起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范畴。粤港澳大湾区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文化政治概念,换句话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沟通融合之中正在形成的全新的区域文化(学)共同体。令人惊喜的是,《香港文学》第八期推出“首届大湾区文学奖小说特辑”,凡六篇。包括一等奖黄守昙《七星女》,二等奖马亿《理想人生》、李烈声《单车人》,以及三等奖黄芷渊《西边营盘有只阿水》、陈末《赶蛇》、欧阳德彬《采莓》。尽管只是选编了获奖小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已然体现出粤港澳一体的区域文化(学)共同体的意识和观念。

这些当然远远不够,香港的地方感正在逐次扩容:从“港澳一体”到“粤港澳大湾区”进而突进到“岭南文化圈”。第七期新辟的“岭南风小说专辑”收入九位青年作家的小说作品九篇,分别是曾繁裕《牛杂佬的而立之年》、王威廉《万宁》、冯娜《佛从海上来》、李懿《豹窥》、梁宝星《月亮往事》、岑攀《年卅晚》、巫宏振《皱褶》、朱宵《南音》以及陈李涵《离枝》,并配以唐诗人评论《“向南方”与“南方向”――“岭南写作”的故事、语言与思想》。作者们的生活地域包括香港、澳门和广东,年龄代际则包含三位八零后、四位九零后以及两位零零后,关于其“岭南写作”的风格,唐诗人说:“我以为『岭南写作』在突出『岭南』因地域文化差异有着不同的文学力量的同时,更可以强调『南方以南』的文学经验蕴藏着何种风格特征和思想魅力。”(2)也许有人会认为如此不断的扩容终将使得香港的独特性被稀释,从而导致地方感的迷失――这近乎是一种杞人忧天。

就大湾区而言,从目前考古掌握的资料来看,香港地区的有人类活动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中期和晚期,香港本来就属于珠江口大湾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岭南文化同样如此:“香港实际在秦代已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而在秦汉之际所建立的南越国,为后来被称为『岭南』的地区奠定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香港当时不是区域政治文化中心,还没有展示它的魅力,但是身处中国南方的发展时期,大区域的环境无疑为它铺垫了一种潜在的发展力量。”(3)至唐宋时期,广东地区的岭南文化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经济、政治中心南移;从宋元明开始,处于大湾区内的香港也开始正式进入其渐次生长期。因此,香港性并不会消失,而是扩大、增容、延伸和拓展了,它带着自身新生的特性再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圈,也进一步归化岭南文化的范畴,回到最初来自的地方。

2

年轻化:以“九零后”为主体的新城市书写群体

近年来,《香港文学》一直在巩固现有创作群体的同时,注意文学创作队伍的薪火相传,着力扶持和培育文学新人。本年度第五期特别推出“九零后作家小说专辑”,分别收入程皎暘《两个夏天》、袁子桓《蓝眼泪》、宋之言《小欢离》、卢卓伦《口是心非》、谭嘉伟《三国狂想曲――黄月英攻略传:后设╳穿越》、张元《开往雾都的火车》、张雨丝《天上人间》以及孙洁《貘和梦》八位年轻作家的小说新作,看似稚嫩青涩的青春书写却传达出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犀利评判和冷峻剖析。年轻学者邓瑗在评论《反讽式人生态度及其他――评《香港文学》“九零后”小说专辑,兼及关于九零后小说的断想》中将其总结为:“反讽式的人生态度”和“不悲不喜的人生姿态”。同样,上文提到的第七期“岭南风小说专辑”,收入的九篇小说作品也皆系青年作家所作,该专辑评论者唐诗人亦是非常年轻的新锐评论家。

《香港文学》第九期一改既往体例,以“青年作家小说专辑”同时推出三位作家的创作、创作谈和特约评论,组成自成体系的作家及其作品评论系列,令人耳目一新。三位作者分别是青年作家宋阿曼、陈济舟和吴俊贤。饶有趣味的是,读者在阅读过每位作家的作品后,紧接着就可以分享其创作谈,同时将作家个人的创作谈与评论者的专业评论进行对照和比较,对于作家作品的理解就更深入辩证、细致入微。该专辑中,不仅作者、且评论者也多为九零后,将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整体提升。不仅推动本港作者群体年轻化,内地、台湾以及海外的年轻作者,也给予极大气力进行鼓励和提携。

毕竟,年轻就是未来,文学的未来永远属于年轻的作者。特别是香港文学这一特殊的区域,百多年来,它既展示了特定时空范畴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也表现出其位于中西文化交流前沿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正如香港作家、学者陈智德所言:“香港一地,无论感觉多狭窄,从文学的角度,与地球每寸土地,每个城市都是平等的。我时常自警于本土之可能偏狭和自我封闭,然而『狭窄』与否本不在乎所写的地方,而在乎执笔者的眼界和文学修为。”(4)如果说资深的作家对于文化的理解因着经久的涵泳从而趋于稳定,那么年轻作家对于瞬息万变的世界、波诡云谲的人心则有着个体的体验和判断。惟其年轻,才有浑然如初的原创力、求新求异的开阔视野和无所畏惧的前行勇气。

作家周洁茹2017年10月任职《香港文学》副总编辑,2018年11月升任总编辑,迄今为止担任《香港文学》总编辑整整三年。三年来,在办刊宗旨不变的情况下,刊物的质地发生了可圈可点的变化,从刊物形式到内容编排、从作家阵容到文学旨意,在保留经典栏目的同时,倾尽全力于创作与评论专辑的新策划和新选题。这些变化体现于清新可喜的文学新人及其作品、崭露头角并锋芒毕露的年轻学者与评论家,更多地体现在各期所开设的专辑和特辑类型上;不仅表现在专辑和特辑的内容编排、阵容展示、文学水准、批评高度,而且体现为其整体和局部的统一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形式美。

甚者,相当部分的专辑是总编辑极其用心和努力组稿编排的结果,有侧重不偏废,几乎每一个专辑和特辑都邀请该领域术业有专攻的学者批评家执笔综述,因此,每个专辑都自成系统,全方位地展现了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整个华文文学地图中不同板块的创作态势和突出特征,其中既有中华文化的共同传承、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展示了不同文化语境中文学创作的异质性特征,而恰恰是这些异质性使得华文文学枝繁叶茂,生机一片。香港报刊研究的着名学者赵稀方认为:“现代报刊一方面是历史材料,另一方面自身同时也是一种历史建构。”(5)年轻作者的视野、年轻评论家的见识,以及作为作家的总编辑的眼光,所有这些文字和思想共同建构了这本纯文学期刊,同时也建构了一段鲜活丰富的香港文学历史。

3

当下性:以“人心”的关注表现世界之脉动

“当下”,首先意味着一个时间所指,其次还潜藏着空间所指,即和微观、宏观时间并存的人类生存的空间共同体。一般说来,“每一份刊物有它的独特性、它的编辑者、读者群、它的倾向、作风,但背后还有一只无形之手来左右,它不是政治却又可以说是,就是那紧随香港都市性的本质,像鬼魅缠绕众人的市场。”(6)此处“无形之手”可以皮埃尔.布尔迪厄“权力场”理论来阐释,即刊物的运作受制于当下的权力、资本和习性等因素影响。因此,香港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刊物并不回避以上种种,它谛听时代深处的风声,描画人心隐秘的悸动,从而为这个时代留下“惊心而有情的注记”。最重要的,“当下性”传递了此时此刻时空共同体中人类的生存、情感、心理以及整体精神状态,包括各种幽微难明的危机、对一切虚伪的解构与叛逆。

适逢首届“华文创意写作与跨媒体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召开,《香港文学》第十期特辟“创意写作专辑”回应最具当下性的热点创作话题和创作行为,共推出作家作品及评论家推荐语八组。分别是香港都会大学陈鑫鑫《井》、北京大学张林《南山小站没有山》、中国人民大学陈津君《神圣恩典》、复旦大学林子尧《放生桥》、上海大学李君威《三个太阳》、南京师范大学何荣《替身》、温州大学吴晗《家宴》、重庆移通学院陈诗梦《消失的树》,特邀着名创意写作导师梁慕灵、姜涛、杨庆祥、王宏图、葛红兵、何平、东君、丁伯慧分别为其撰写推荐语。徐晨亮《在水中学会成为水――《香港文学》创意写作专辑综述》则从时间的魔法、乡土的想像、经验的转换以及叙事的反思四个层面对其直面当下的“创造性”进行了提炼和归纳。

显而易见,“当下性”不只对于香港,而且关涉全球华文创作。本年度《香港文学》瞩目全球各大板块华文创作,先后推出重量级美华文学、日华文学、欧华文学专辑,让读者得以充分领略世界华文文学共同体的当下性表现和诉求。第二期“美国新移民作家小说专辑”收入刘荒田《一块玛瑙的悬念》、沙石《水仙花再次绽放》、沈宁《中医师》、秋尘《超越的肉》、虔谦《让萤火虫飞》、海云《A Kept Man》、王琰《朱璃的隔离日》、梧桐《玛蒂娜》,加之着名评论家陈瑞琳《“个人”与“历史”――美华新移民短篇小说管窥(综述)》,形象地阐释了当下美华文学中个人与历史之间复杂纠缠关系的嬗变。第四期“日本华文作家小说专辑”收入哈南《秦怀和他的藏书》、陈永和《我的另一半》、黑孩《太阳太远》、亦夫《牙医佐佐木》、陆秋槎《三首音乐会练习曲》、春马《猴山》、琪官《白昼雨幕里的月亮》七位作家的作品,以及青年学者王海蓝的综述《当代日本华文小说的多样性――以“日华小说专辑”不同代际作品为例》,全方位展示了日华文学的当下日常生活情态和情绪心理流。第十一期浓墨重彩推出“欧洲华文作家小说专辑”七篇作品,系方丽娜《13号地铁》、徐徐《辛迪女士的四十不惑》、刘瑛《空格》、谢凌洁《巴别塔上的少年》、海娆《绿寡妇》、沈宪《慕尼黑皮箱》、刘兴丽《穆莉在慕尼黑》,评论家安静文采斐然的评论《欧华短篇小说的风向标(综述)》将欧华文学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当下的在地情结揭示无遗。

此外,第十二期“美国华文作家散文专辑”以超豪华的阵容推出美华散文系列,包括王鼎钧《今诗话》、江岚《武彝游记识武夷》、李文心《对种族歧视说不――亚裔文学先驱约翰.冈田》、沈宁《音乐世界尽爱情》、宣树铮《家族的回忆》、胡刚刚《平衡》、张宗子《我的外祖母》、陈瑞琳《送你没商量》、陈九《想念我认识的李琛》、盛林《接风派对》、蔡维忠《供养一个灵魂》、刘荒田《衣锦还乡记》、苏炜《国族灵魂之航的“压舱石”――马克.吐温故居行》以及顾月华《家宴》,李良的评论《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综述)》诗意与哲思并重,对美华散文的现实感和浪漫性进行了知人论世的评析。尽管本年度未设东南亚华文文学专辑,但第四期刊有美华作家张惠雯深情怀念新华作家英培安的《斯人已去 青年已老》;第八期刊登了关于马华作家黎紫书最新长篇小说《流俗地》的精彩评论和笔谈,分别是林培源《“长卷浮世绘”如何可能?――论黎紫书长篇小说《流俗地》的叙事》以及和光读书会《《流俗地》:生于落俗.安于流俗》。一众读者先睹为快的同时,也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当下性书写有了几近完美的整体观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项目编号:19ZDA27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BZW111)的阶段性成果]

 

【注】:

(1)陈智德:《十年生灭:香港的文艺期刊》,《地文注:追忆香港地方与文学》,联经出版2013年,页277

(2)唐诗人:《“向南方”与“南方向”――“岭南写作”的故事、语言与思想》,《香港文学》2021年第7期

(3)郑德华:《总序》,见赵稀方:《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

(4)陈智德:《前记》,《地文志:追忆香港地方与文学》,联经出版2013年,页15

(5)赵稀方:《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页2

(6)同(1),页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