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塞纳河文学之舟再启航,追溯中华文学之源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1年12月07日11:45

细雨绵绵,汽笛悠长,初冬的寒意笼罩着塞纳河,却挡不住读者们踊跃的热情。在疫情形势下,11月29日,“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第二场活动继续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对面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俱乐部负责人、法中友好协会主席高醇芳主持活动,来自法国政界、教育界、演艺界的50多人参加了活动。

文字是文学传承的重要载体,要让外国广大读者对遥远、陌生乃至有些神秘的中国文化产生更多认同和亲切感,离不开对博大精深但又生动活泼的文学之源——汉字加以介绍。高醇芳在此次分享活动中,根据首场活动中听众的反馈和要求,给大家重点介绍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以及汉字对中华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高女士介绍说,从“汉字萌芽”陶文到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秦简、纸帛书法,到大小篆文、章草、楷书、行书、狂草,一直到印刷字体、简体字,汉字几千年以来一直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为便于听众理解,高女士还专门就汉语拼音和法国远东学院拼音系统两种拼音进行了细致的对照,让读者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将近两小时的讲解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提问一直不断。

文学展演已经成为巴黎读者俱乐部的“特色项目”。为展示中国文学魅力,在巴黎学习表演的留学生金祎为大家朗诵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文版。

法国演员安东尼朗诵了由高女士及多位汉学家切磋后新译的白居易诗歌法文版,抑扬顿挫的朗诵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最后,扬琴演奏家王女士演奏了中国传统古曲,取材于昭君出塞故事的“妆台秋思”和江苏民歌“紫竹调”。

船艇会场一片喜气洋洋,每个人都兴致勃勃。曾经担任法国高级公务员的安妮可女士说:“今天的讲座太棒了!高女士的讲座让我们知道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书法、诗歌和文学背景知识,从中感觉到中国文化好美好美……只要这么好的活动继续举办,我一定会坚持来参加。”

一位跟着女朋友前来的法国“文艺青年”说:“我一直很想学中文,也很希望了解中国文学。今天在这里感受到了中国文字之美,中国音乐、中国诗歌、中国书法等,都让我们沉浸其中。活动形式也非常符合法国人的习惯,大家都乐在其中。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多举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