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亦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百年来党的奋斗的重大成就的重要组成,也是百年党史的重要历史经验。《决议》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党的百年历史经历的四个重大历史时期的成就与经验,每个历史阶段都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出的艰苦卓绝而又百折不挠的努力。对此,《决议》就“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历史判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里总结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重大论断。“两个结合”中,第一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基本的、贯穿始终的、普遍性的经验;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崭新的概括、全新的认识、创新的洞见。“两个结合”既是对百年党史经验、成就、贡献的总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八大以来伟大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新经验、新成就、新贡献,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伟大使命、科学路径、文明前景。《决议》将“两个结合”作为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特征和根本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两个结合”的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也迅速在革命运动的起伏跌宕中感受到了又一种新的“迫切”,就是“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此以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永不停歇的思想自觉和使命责任。
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等等,都是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毛泽东同志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提到,“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拯救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问题作为时代总体性问题的有机构成,主要体现在它是国情的规定性因素,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的可激活因子和可持续发展潜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成果是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和一系列光彩夺目的精神谱系。“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中华精神与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相结合,塑造了一代共产党人的人格品质和崇高精神。党在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过程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和“三大法宝”无一不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智慧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在实践中把无私无我无畏的共产党人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紧密结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楷模。毛泽东同志为革命文化呼唤“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还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规划、设计和展望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它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并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同志提出,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为此,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文化建设的比重大大提高。党的八大作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判断: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外交政策上,提出了体现中华和合精神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以充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务必”为基本遵循,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的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传统政治智慧相结合,与“知行合一”“清政廉洁”的传统人格魅力相结合,与“勤勉奉公”“经世致用”的传统人文精神相结合,形成了执政党政治文化的主流。基于世界文明轴心时代中国先秦文化繁荣的文明启示,党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个时期文化上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如何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文化和如何接受外来思想文化。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生长起来。”这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又一次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为改革开放破冰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邓小平说:“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在改革开放中,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在改革开放时期,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得到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提高。从否定“文革”对文化的态度开始,结束了“文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否定性判断,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否定之否定。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写在党的思想旗帜上,是党的文化思想的重大创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具有生动现代性的价值理念,也是具有深厚民本历史传统的当代发展观。提出小康社会目标,符合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的生活理想。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两个结合”的又一生动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了波澜壮阔的文化格局。
二、新时代“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和思想张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0个“明确”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从13个方面全面深刻总结“两个结合”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成就新时代“两个结合”创举的根本动因,首先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深刻体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种理论自信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经受了严峻考验而被确认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总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其次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中国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塑造的,也正是这种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一个更加深刻、更加深远的新时代课题和战略。第三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彻底改变“文明蒙尘”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一个伟大的文化战略目标。
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著名的“四个讲清楚”讲话,指出了文化的广泛而深刻的现实意义。他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是“两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新的历史高度的认识论基础,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容和思想张力。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为“两个结合”赋予了新时代的新使命。
三、新时代的“两个结合”及其三个层次
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后,我们会发现,新时代“两个结合”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三个层次上展开探索和实践。
1. 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实践中全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形式、精神力量、文明高度。包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思想和成果。比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对带有文化糟粕性质的“四风”和“七个有之”予以决绝斗争。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为新时代好干部注入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之钙。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古老而伟大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时代的文明风采。传统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成为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大力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在不断丰富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牛精神、丝路精神等都闪耀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生态传统融入现代生态文明的生动体现。从传统政治文明的精辟结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传统政治智慧,鲜明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断。要而言之,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2. 在文化建设上体现了现代文明与优秀传统文化交融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激烈震荡、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冲突、交锋、斗争,凸显了文化根基、思想定力、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故事、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价值等等被不断地深入挖掘和阐发,同时也在不断地被推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轨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时代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广度、力度和制度设计、成果落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3. 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象、力量和贡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就是“坚持胸怀天下”。《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华文明因此面临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拥抱融合、转化创新的使命。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树立包容、尊重、互鉴的文明观,是新时代中国走向世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课题。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华文明曾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也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对待不同的文明,我们主张“多样、平等、包容、互鉴”,因为只有文明的多样性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只有文明之间的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只有文明的包容性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只有文明的交流互鉴才能使文明充满生命力,才能使文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华文明曾经向世界广泛传播和向外输出文化成果,中华文明也曾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人类虽然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但文明的交往交流和互学互鉴,使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心相通的历史格局,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发展,也奠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虽然道路曲折坎坷,道阻且长,但人类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前程远大,行则必至。所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使命、新责任、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