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文学界引起热烈反响(一)
来源:文艺报 |   2021年12月15日07:42

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百年来党领导中国文艺取得的辉煌成就,高度肯定十八大以来文艺界呈现的新气象、新面貌,为新时代文艺明确了方位、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是又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理论文献。充分体现了对文艺规律的深刻把握,饱含了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待和高度信任。广大与会代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反响热烈。开幕式后,广大代表在第一时间学习讲话精神,交流感想体会,体悟丰富内涵,进一步深化了对所肩负的神圣责任与使命的深切认识。

代表们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他关于文学工作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再次吹响了全国文学界以文化自信为底气和底蕴、以伟大灵魂和作品攀登文艺高峰的进军号角。广大文学工作者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鞭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 者

铁 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博大精深,具有质朴雄辩的真理力量,饱含关怀、信赖和期待。广大作家艺术家不管是身在现场,还是心向现场,都强烈地感受着神圣的使命、崇高的责任。当总书记引用李白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时,所有人的心中都升腾着凌云壮志,我们跟随总书记站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处,站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高度。

这次大会在极不平凡的2021年召开,必将被醒目地铭刻在中国文艺的发展历程之中。身处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中国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满怀在党的旗帜下与人民、与时代共同前进的昂扬与豪迈,分享着在党的领导下与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荣光。这次大会是新时代的中国文艺迈向新征程、迎接新辉煌的大会。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全国广大作家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指明的方向、发出的号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新的历史方位上,总书记站在时代与历史的高度,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大势与中国文化发展大势的高度,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方向、擘画了道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文艺的作用十分重要,文艺工作大有可为。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着高度的历史自信和开辟未来的历史主动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看待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宏阔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中明确文化和文艺的使命、责任,为我们认识新时代文艺的本质、认识新时代作家艺术家与时代、与历史、与人民的关系提供了根本指南。历史的辉煌前景正在党和人民的面前展开,灿烂的未来正在等待着我们去开辟、去创造,在这样的时刻,广大作家艺术家、文艺工作者深刻体认着欣逢伟大时代、把握历史主动的振奋激昂,我们的创造必将融入伟大的历史创造,伟大的时代必将通过我们雕塑出雄伟的艺术高峰。

张宏森: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深受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位伟大政治家对社会主义文艺的精辟论述,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凝聚着总书记对文艺事业、文艺规律、文艺发展道路的深邃思考,既是对党领导文艺百年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新擘画,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思想、新要求,是新时代文艺的光辉指引,是做好新征程新起点文艺工作和文艺事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坚决拥护,完全赞成。讲话提出的五点希望,关键词分别是新时代、人民、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道,每一条都铿锵有力又相互贯通,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深入思考、贯彻落实。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描绘恢宏的时代气象;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人民史诗,以优秀作品向人民交卷;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审美旨趣,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相融合,开拓文艺新境界;要弘扬正道,坚守艺术理想,造就新时代的文艺大师,铸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新时代的作协工作要以讲话为根本指针,在新的历史方位中锚定使命职责,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广泛团结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投身党的文艺事业,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让文学家、艺术家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 蒙: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认为讲话非常全面、非常丰富,也非常中肯,很有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期许,特别提到“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很有启发意义。我们应当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文艺工作,它反映了人民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汲取,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书记强调了文艺工作者要用作品说话、靠作品来表现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事业。总书记讲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并相当具体地论述了文艺的行风,即文艺工作者对自身应有的自律和要求。正像我们的文艺作品要强调向上向善一样,文艺工作者本身也要向上向善。人民需要的是对自己的道德作风、自律性等各个方面有要求、有底线的文艺工作者。

对于文联、作协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有许多符合实际情况的、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期许和愿望。我听后觉得非常受到鼓励。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文艺大国,我们的文学艺术具有非常优秀的传统,关键是我们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勇于攀登,要以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罗贯中、曹雪芹、鲁迅为榜样,我们的文艺工作才能真正上高峰,真正出大师。所以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攀高峰、出大师之路。

阎晶明: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深受鼓舞,备感振奋。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文艺事业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对文艺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讲话从五个方面对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讲话指出,人民是文艺之母。文艺工作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要以形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这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要坚持的人民立场。我们要牢记总书记重托,不负光荣使命,通过创作、评论和作协工作,交出满意答卷。

何建明:

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我来说是格外激动、感动的,因为我是报告文学作家,而且一直以来以书写国家大题材、写人民奋斗的史诗式作品为主要创作内容。所以听到总书记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时,一下子底气十足,坚信自己过去走的创作道路并没有错,而且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近三年中,连续创作了四部反映新时代新征程的作品,分别是《浦东史诗》《德清清地流》《诗在远方》和《流的金,流的情》,记述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奋斗方式,为民族复兴征程而创造的史诗般的时代画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作品发表后,受到了各界热烈反响。如果说有一点可以总结体会的话,那就是在写这类作品时,比较好地把“心”、把“情”、把“思”沉到了人民之中,沉到了生活之中,所讴歌的也正是人民已经创造的和人民正期待的时代光芒。今后,我将继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心系民族复兴伟业,为国家和人民书写恢宏气象的时代画卷。

贾平凹: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大的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新时代文艺的方向、道路和使命,以及应有的自觉和任务,即把文艺创造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同时,又具体地指出目前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什么、防止什么、抵制什么。讲话中谈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求文艺工作者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领袖的讲话既深邃又亲切,既宏观又具体,作为一个作家,我在今后将更努力地为人民写作,为时代写作,守正创新,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莫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文艺队伍、文艺家提出了五点希望,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热忱描绘新时代,以人民为主体,以创新为手段,最终实现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目标。中国人民向来就有天下情怀,中国人的目光应该走向世界、走向人类。我们的文学首先是中国的文学,同时也应该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或者说,作家是有国籍的,但文学是无国界的。作家应该“千方百计”地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学,更要把握中国特色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我们要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更要反映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这让我联想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批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塑造了人物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俄罗斯民族性格。我们中国作家也应该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时也要塑造一种能为世界人民所接受的中国性格,这是我们中国作家任重道远的历史任务。

徐贵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理论性强、感染力强。总书记站在时代和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充分肯定了在千年传承、百年巨变的历史环境中,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个定位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用文艺的方式阐述文艺的本质、规律、目标,语言生动形象,通篇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讲话内容丰富、道理深刻,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学习领会、常思常新,切实贯彻落实到具体创作实践当中。

陆天明:

我由衷地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常“过瘾”。为什么觉得过瘾呢?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统领全局,对我们这些具体搞创作的人来说,有两个非常感性的感受,一是掐住了我们的“痛处”,二是挠住了我们的“痒处”。这些年间,中国的文艺百花齐放,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繁荣,同时也产生了让人忧虑的各种现象。总书记在讲话中既全面又精准地把握了这些问题,他谈到的五个希望归结到一点就是怎么把人民放到中心,怎么塑造共和国的形象,怎么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是高度的理论问题,又是具体的创作问题;既是总书记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历史的要求。文学是人学,以写好人、表现好人为基本任务。如何在历史的主动性上完成新时代文学的历史任务,基础是要在生活中发掘新人物,写好新形象。文学艺术家要观察世界,也要凝视内心,做到前面这几个方面才有可能走向高峰。

刘震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深刻地阐述了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要把当代中国文艺的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同时还要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他认为,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可以从这个民族的文学艺术作品入手,各国人民的处境和命运千差万别,但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为改变命运的不懈奋斗是一致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坚定自己的创作、开阔自己的视野来说大有裨益,对当代中国文艺创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阿来: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从之前几次重要讲话到今天的重要讲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思想在不断丰富、更加完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也是对文艺发展科学而全面的概括,为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恢弘气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提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组织四川作家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用更多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文学作品书写讴歌伟大的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在将来的创作中,会将这种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灌注到文字之中,加深对生活本质、艺术本质的认识,坚守文学初心,不断提升自我。

叶文玲:

早上听完习总书记的讲话,心中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激情,我觉得这讲话是对广大作家、文艺家的谆谆嘱托,也是作为朋友的肺腑之言。在以往创作精力旺盛的年代,我始终牢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身体力行地创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文艺作品。如今年事已高,笔虽然慢了下来,但是与人民群众共情、与伟大时代同行的心,却从来不曾停止。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和在座的作家朋友们一起,“用心用情用功”,努力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精品,确立起民族的文化自信;而作为我个人来说,多希望能够“向天再借一百年”,让自己能够继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伟大故事,因为人生有限,文学永恒。

王跃文:

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我深受鼓舞和激励,也深受启迪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家们满怀深情、寄予厚望,对不断繁荣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出了新要求。作家们要自觉担当历史责任,不负时代使命,心系国之大者,保持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树立创作新时代史诗的雄心,锤炼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能力,描绘新时代图景、镌刻新时代形象、传递新时代价值,把繁荣富强、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胸怀全球的当代中国讲给世界,讲给未来。

邵 丽:

非常有幸能够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同大家的心情一样,备感振奋,倍受鼓舞。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者都是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并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立场,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作家只有始终保持对人民真挚、彻底、持久、发自内心的热爱,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才能创作出有生活、有温度、有情感的文艺作品。对标总书记的殷切厚望,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作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在下一步的创作和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社区、革命老区和生产建设一线采风,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用心用情用功书写人民生活伟大实践,以高尚的情操、真实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反映人民的幸福、欢乐和忧伤,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反哺社会、奉献人民。

曹文轩:

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学传统,作为中国当代作家,我们有责任与世界各民族的作家一起,为人类创造最优秀的精神财富,并且应当通过自己的文学创造对国际文化产生影响。在我们足够接受世界之后,就到了我们能够谈论如何给予世界的时候了。中国故事是中国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同时,中国有相当一批作家是在国际文化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懂得了让自己的文字走向世界所需要的那些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谈到文学艺术对国家、民族和时代的影响作用,彰显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我相信,不久以后的将来,世界会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中国文场”。

梁晓声: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我感触很深。尤其是听到最后,我感觉到习近平总书记几乎是在动情地朗读。总书记热爱文艺事业,这也使得他更多地思考文学艺术和一个国家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从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对中国文艺的变化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有很深的感受。毫不夸张地说,每过一个十年,中国都有很大变化,这个时代是向前发展的。我体会深刻的另一点是,作家是一种极高尚的职业,作为一名作家,需要崇尚文学,坚持人民立场,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南 帆: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提出许多事关文艺发展的重大命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思考,贯彻到文艺工作和具体的文艺创作之中。总书记一以贯之地强调文艺来自人民,要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他希望文艺家能够多方面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人民史诗。作为一个作家和文艺评论家,我要不负重托,加倍努力,笔耕不辍。

刘醒龙:

文艺工作者要“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与“人民是文艺之母”的理论提出,令人闻之心头大震!想当初创作长篇小说《圣天门口》时,曾经用汉民族史诗《黑暗传》作为副线,过程中,就曾发现那种史诗的桂冠全部戴在帝王将相等所谓的人类英雄的头上,当时习惯地觉得史诗就当如此。“人民史诗”给人以打开一扇文艺之门的感觉,所谓史诗为何大都难以流传,恰恰是其丢失了“人民”。前不久,老家两个村子合并时,几百户乡亲一致投票决定,将我在一九九二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凤凰琴》作为村名,叫做凤凰琴村。得知消息后,我特别感动,小说发表都快三十年了,仍旧被普通的乡亲所惦念,也印证了总书记所说的“以人民的满意与不满意作为检验文学艺术的最高标准”。那些只顾自个的私人的一亩三分地,不说三十年,就连三十天都维持不下去。一部作品不知何为人民,有什么理由必须让人民强行记住呢?所以,越是伟大的作品,越是会理直气壮地致敬每一个生生不息的村庄,每一条烟火人间的街巷。文艺作品对每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铭记越深,每一个勤爬苦做晴耕雨读的邻居街坊就以口口相传作为回报。唯有坚持文学艺术的人民性,才能做到为历史存血脉,为时代铸精神。

何向阳: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高屋建瓴,语重心长。总书记充满深情地说,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这些论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我们所处的时代前所未有,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新时代作家必须有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方能写出与大历史大时代相匹配的大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反映历史巨变,描绘时代图谱,塑造崭新形象,凝聚精神力量,在人民的创造中完成艺术创造,在人民的奋进中书写人民史诗,为伟大时代留下伟大“画像”,是新时代文学的光荣使命,对于这一使命而言,我们生正逢时,责无旁贷。

毕飞宇: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之后,我最大的体会是,这次讲话突出了文学创作守正创新的重要意义。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创新,这是艺术生产的基本属性,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基本要求。但是,创新从不意味着自说自话,文艺创新有它的前提,那就是,艺术家必须对日新月异的生活现场保持足够的敏感和足够的热爱,要能够从生活现场之中发现这种“新”、感受这种“新”,最终才有可能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去表达这种“新”。所以,从根本上说,创新的本质还在于对日常生活的沉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创新之“新”保持它的人民性和时代性。

唐家三少: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我深刻学习领会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成绩,特别是在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上所作出的贡献。总书记肯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了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总书记说,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我都铭记在心。讲话特别提到了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重要性,让我十分振奋、备受鼓舞。

未来,我在文学创作中,一定谨遵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用笔下的文字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创作中更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艾 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我最大的两点体会是:一、总书记讲话中多次强调传承、弘扬、发展、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延绵不绝,是人类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的特征是有巨大的包容性,总是能吸纳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中华文化既是古老的,同时也是发展的,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在这一文明的哺育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诞生了一批伟大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他们创造的不朽之作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面对新时代,作家、艺术家需要更具创造力和更深刻的洞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二、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每一代作家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生活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有大量新的鲜活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发现、去表现。文学被称为一个民族的秘史,也是关于人类经验的容器。亲历的生活才是真正有分量的,带着质感与个人生命感觉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发生在中国的一切就像一个创世的神话,波澜壮阔、翻天覆地,我们有幸生活其中并见证了这一进程。生活永远是创作之母,感谢时代带给我们丰润的经验,这是创作者取之不尽的宝藏。

王 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繁荣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指引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表述的一系列重要观点,是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进一步发展。令人感受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要充分认识文艺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用文艺创作描绘好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明确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要体现于书写人民史诗之中。总书记还要求文艺工作者跟上时代,开创文艺新境界,并用优秀创作成果展现中国新形象,充分显现了时代赋予文艺工作新的使命和担当,非常契合当下实际,让我们能够路径清晰地找到新的工作着力点。而提出要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自身价值,体现了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个人的殷切期望。说到底,优秀的文艺作品,蓬勃发展的文艺事业,是靠一个个有着崇高道德修养和卓越艺术能力的文艺工作者来造就的。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组织优势、创新组织体系,为深入做好新时代的文联、作协工作提出新命题,我们要在引领、团结、服务好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不断繁荣创作、多出精品力作的同时,更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稳步拓展作协工作的领域、视界,以有效的实践,努力解答好这些新命题。

姬德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这就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根本着力点。山东作协一定团结引领全省广大作家,把学习贯彻这次重要讲话精神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文学使命担当结合起来,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按照“三个走在前”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聚焦“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沂蒙精神、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创新力、黄河安澜、中国故事”十大主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推出一批讴歌时代、褒扬英雄、礼赞人民、催人奋进的文学精品力作。

蒋述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高瞻远瞩,气势恢宏。他站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新时代新征程的高度,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跟上时代,跟紧时代,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历史、时代、人民、生活、艺术、德艺双馨成为这次讲话的核心词。这一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是作家、艺术家为时代放歌、为人民创作、出精品力作的根本遵循。

我理解所谓历史主动精神,就是作家、艺术家要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大时代趋势上,主动地将艺术创造与时代的变化、中国的进步以及人民的伟大奋斗结合起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民族复兴是时代的,也是历史的,我们记录和书写这个时代,也就是书写与创造历史。听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觉到一种宏大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让我们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震撼。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倾尽全力,为时代与历史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不辜负这个时代和这段伟大的历史征程。

满 全: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备受鼓舞和振奋,并深刻感受到了党和人民对文艺事业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热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精邃、意韵深远、文气浩荡,清晰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初心使命,清晰地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恢宏蓝图,清晰地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前进方向。作为一名党员作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方向,以手中的笔墨书写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实践,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以积极向善的作品,引领社会风尚,净化社会风气。通过文学形式深度参与恢宏的历史进程和人类精神历程,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凝聚人民力量,吹响时代号角,时代需要文学的陪伴,文学需要时代的召唤。相信新时代文学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更多的温暖和更多的思考。

王 凤:

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之后,感到非常振奋,深受鼓舞和感动。我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作家、艺术家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当代中国大地,正发生着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喜人变化。城市、农村、厂矿、社区、医院、学校,处处都有奋斗者的身影,大江南北处处都挥洒着奋斗者辛勤的汗水,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不懈努力烙刻在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他们的精神、心灵见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这正是广大作家需要关注和书写的。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蕴藏着无限的创作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新时代的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冉 冉: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感振奋,也深受激励和启发。同时也感到身为作家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中国作协十代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中国文学也在迈向新时代新天地。我们面临的翻天地覆的历史变革,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需要有伟大的文学与之匹配。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参与引领文化建设、为民族培根铸魂,是作家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在中华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应该将生命的意义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中,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拓宽胸襟,更热切地回应时代召唤;与人民共进,用心感受日新月异的生活;崇德尚艺,坚守文学理想,锻造自身灵魂,提升美学品格,把握时代特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而丰沛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力量。

刘亮程: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人民,文学要承载人民的情感命运。对于作家,人民既是我们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又是作品之外的广大读者。那些被广泛持久阅读的文学著作,都具有高度的人民性。人民在文学中读到的是人民自己。人民的喜怒哀乐、微笑眼泪、失望希望,都在作家的文字中,被书写出来。

金仁顺: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中国人都是读着中国故事长大的,盘古开天、后羿射日、三皇五帝等等,无数动人的故事,无数生动而又个性十足的英雄,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提供了立德修身的人生坐标。优秀的文艺作品,多是饱含深情、思想深刻、影响深远的。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在中华广袤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最美画卷。

许 辉:

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也深受启发。文艺作品要聚民心、暖人心、强信心,人民是文艺之母,作家要自觉地与人民同向同行。在当下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大地上行走,在社会现场感受,在火热的时代摸爬滚打,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歌唱,才能写出生活的本真,写出时代的灵魂。

文学创作还要注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有数千年有记录的文明实践和思想智慧结晶,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今天仍有鲜亮活泼的生命力,既能为文学创作提供思路和方法,也能提供意境和素材。作家完全可以从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思想、文化中获得启迪、觅得思路、补充能量,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创作的重要源泉,从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学作品。

熊育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我感受到党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文艺家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文艺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讲话提出了五个希望。我印象深刻的是讲话中提到的“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大历史观、大时代观”, 这是站在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历史上的大胸怀和精神格局,是创作伟大作品需要具备的视野和思想高度。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理论延伸、深入和丰富。厚重的作品来自生活,归根结底是来自人民。这些年作家们深入生活,创作了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这些成绩得到了总书记的充分肯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增强本领,加强自身修养,需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劳动。文艺工作者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深入人民群众、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洞悉生活的本质,把握时代的脉动,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陈应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对作家艺术家们有醍醐灌顶的顿悟作用,让文艺家们在新时代文艺何为的选择中获得正确的方向和力量。总书记的讲话是一次对文艺各种问题的百年总结,也是一次伟大的文艺觉醒的里程碑,讲话思想深邃深刻,特别是一些新的提法,有强烈的指引作用。比如“人民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民”,让我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过去我们强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但无法意识到生活即人民、人民即生活。将生活和人民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离开生活就等于是离开了人民。胡编乱造的、脱离生活的虚构,就是背离人民,甚至是背叛人民。人民才是生活的主角,是我们中国梦实现的中坚力量。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靠的是对人民的书写和讴歌,而作家的成功只有投入生活、投入人民,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我20年来一直书写神农架,这是我的写作局限,但也是写作宿命。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绩,原因也在于我始终相信生活,相信人民是文学的真相和主角。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的写作信仰,扎根生活就是扎根人民,热爱生活就是热爱人民,人民创造着我们伟大的历史。人民是母亲,而在大地之上的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源泉。

任林举: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党的文艺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新时代文学艺术发展必须明确的若干问题,也为每一个文艺工作者为文和为人等方面提出了清晰、具体的要求。听总书记的讲话如醍醐灌顶,令人心清目明。总书记为我们阐明了文学艺术和人民的关系,以及文学艺术如何向人民汲取营养,如何依靠人民和讴歌人民等问题。同时明确指出了文学艺术工作者及其作品和时代的血肉联系,并对我们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立足伟大的时代,心系民族复兴伟业,描绘新征程的恢宏蓝图,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讴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讴歌丰富多彩的人民创造,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描绘出基于历史和世界高度的中国未来文学艺术发展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登高望远,用文学艺术向世界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民族和国家。

我觉得总书记的指示字字句句都敲在了我的文学创作的关键点上,消除了我的困惑,坚定了我的信心和信念,让我既感觉到精神振奋,又感觉到责任重大、使命神圣。我一定认真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自己的创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我每一部作品的原则和灵魂。在今后的创作中,我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心系民族复兴伟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时代观、价值观、文化观和文学观,深入人民,深入基层,深入新征程的伟大实践,精心选材,深刻挖掘,精心创作。坚守人民立场,讴歌人民的伟大,传播正能量,坚持守正创新,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中国故事,提高自身修养,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李骏虎: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作代会,也是第二次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作重要讲话。国运兴则文运兴,文学艺术始终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新时代守正创新、铸就新的文艺高峰,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重要作品,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地为文艺创作者和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新时代以来,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奋斗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作为文学艺术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塑造新时代的典型人物,讴歌以改革创新为中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中青年作家,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继承老一辈优良传统,坚守人民立场,书写新时代的人民史诗。要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山西故事、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人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同时,我们还要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创作实践和艺德修养上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精品力作。

鲁若迪基:

这是我第四次参加作代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时隔5年之后,又聆听了他亲切温暖的讲话,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前沿,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和基层文学工作组织者,要将总书记的希望变为我们创作和工作中的责任和要求,心系“国之大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少数民族作家应有的贡献。

刘 琼: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是关于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文艺工作的重要指导。我有幸在大会现场聆听讲话,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备受鼓舞,备感振奋。从讲话中,我深深感受到身处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一切文艺工作都要具有深刻的历史自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鲜明的人民立场。

对于我们党100年来领导文艺战线的历史经验和道路,要有高度自觉的历史遵循。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始终具有极其重大、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工作者要心系“国之大者”,要有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才能让文艺事业匹配上伟大变革的时代。

对于文艺战线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坐标下的使命责任,要有高度自觉的历史传递。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富有伟大而光荣的新责任新使命。

对于文艺发展和文艺创作规律,要有高度自觉的历史共识。总书记讲话中关于守正和创新、内容和形式、艺术和技术、出人出作品等问题的论述,是对文艺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铿锵有力、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也是总书记对于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殷殷期待。

弋 舟:

时隔五年,再逢文学的盛会,又一次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觉气象恢宏!

这五年来,时代浩荡,风起云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学习总书记的这篇重要讲话,更是感受深刻,受益良多。讲话通篇高屋建瓴,既高瞻远瞩,又平易朴素,除了立意高远,本身便是一篇足以启迪我们理解何为文学气局的雄文,一句“文者,贯道之器也”,着眼点正是人间正道之“道”,在我理解,这个“道”亦是人民立场与人民史诗的最好象征,守住了这个根本的立场,我们的文学才能“守正道、走大道”。

文之运脉与国之运脉的牵系,已是新时代的重要论述,总书记的这次重要讲话,再一次以“大历史观”的要求,号召文艺工作者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这要求我们更为深刻地去理解新的历史特点,主动将个人命运放置在国家与民族的大业之中来映照,心怀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书写出无愧于“道”的锦绣华章。作为“文学陕军”的一员、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我自己也将勉力扎根三秦大地,心存“国之大者”的信念,与国家休戚与共,筑牢文化自信,在民族复兴的光荣时代,怀着赤子之心去擦亮我们伟大的语言与文化。

王春林:

2021年12月14日上午,中国文联十一大和中国作协十大,在庄严神圣的人民大会堂开幕,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有着特别深刻、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备受教益的同时,更是突出地感觉到,其中的很多重要观点都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细加体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在充分强调“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的同时,也专门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现代政党。他的这一精彩论述,不仅令我印象深刻,而且还特别引人深思。不论是古代的中国,抑或是现代的中国,在中华民族这一国族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发挥着重要塑形作用。假若没有了诗经、楚辞,假若缺失了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曹雪芹,假若不是出现了包括“鲁郭茅巴老曹”等一批堪称杰出的现代作家,国族意义上的中国,就极有可能落不到真正的实处。也因此,正所谓借古以鉴今,作为新时代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以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继续为新时代赋形。

肖江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具温情,很让人感动。这充分说明,过去五年,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事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总书记强调,“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同时还是决战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总书记对文艺民族性的深刻洞见,对贵州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挖掘地域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贵州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拓宽民族文化艺术视野指明了道路。作为一名贵州作家,我要在讲话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深入贵州民族文化内核、挖掘地域文化精髓,正如总书记要求的“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努力讲好家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张 楚: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殷切期望。他提到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这为中国的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要以宽广的胸怀和不断拓展的眼界观察时代变化,领会人和人心在时代年轮中的变化路径,写出具有新气象的作品。总书记还提到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作为人类心灵历史的观察者、捕捉者、记录者,作家的使命就是把普通人真实的内心世界立体地、多维度地呈现出来,写出他们的欢乐和幸福、笑容和眼泪、爱与追求。而他们展现出来的品质,譬如善良、忠诚、诚实、勇敢、担当等美德,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总书记还提到要讲好中国故事。只有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同时自省地、自觉地对文学表达内容与表达方式进行承袭、探索、创新,激发民族审美精神活力,呈现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才有可能使中国文学立足本土,走向更宽阔的世界。

石一枫: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专门谈到塑造形象的问题。文学以形象感染人,而在漫长的文学人物长廊中,人物形象也是随着时代变化的。今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生活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道人心交互作用,具有鲜明当下性的人物形象必将与以往不同,而如何捕捉、再现、深入刻画这些新时代的新形象,是对今天作家的挑战。只有深入体会生活,对生活有独特的领会和反思,才能让现实中的人从文学书写中鲜活起来。总书记还引用了茅盾先生的话,还谈到了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现实宏大磅礴,如何在写作中不脱离人民,避免简单主观的概念化,写出时代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是作家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我想,作家应该有着客观、深入的思考能力,才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感触。

纪红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特别是提出的五点殷切希望,既深入人心,又催人奋进,更是激励和鞭策、责任和使命。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更是让我深受感动和震撼。我想,作为作家,我们应该看准目标、坚定信心,把握时代脉搏。2014年至2017年,我花了近三年时间行走了14个省市区,走访了202个村庄,见证和记录了精准扶贫战略的历史性成就和千百万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与追求。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接续战略,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作为新时代的报告文学作家,我没有理由不再次行走在中国大地的纵横阡陌,记录奋斗者的艰辛历程,反映奋斗者的精神面貌。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还想行走在工厂,见证倔强、坚韧不拔的中国人翻过一山又一山,踏平坎坷成大道,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中展现出的新担当新作为。总书记在讲话中还说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我认为文学生存的土壤是人民。因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好的作品一定是以人民为主角的,体现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精神风貌。

林 森:

第一个比较有感触的点是这次讲话中,提到了“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主动是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到的一个关键词,现在,这一说法向文学艺术方向延伸,必将激活文艺家们的创造力,这是对文艺当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的有力回应。另外,作家与时代的关系,向来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而当下写作者需要处理的则是与“新时代”的关系;同时,对于人民性、创造力、关注世界的大胸怀以及艺术家的道德修养等说法,既有着广泛性、共通性,又有着当下时代的新特点,值得我们深思。而当前的作家、艺术家,如何在火热的时代生活中取材,创作出富有创造性的新时代文艺,则是最为迫切的任务。

温燕霞: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博大,是指引我们前行的一盏明灯。作为从红土地上走出的作家,在今后的创作中,我一定坚决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扎根生活,坚守人民立场,将自己的情感与人民融为一体,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作品的最高标准,将艺术的自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一方面坚持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将手中的笔当成锄头,深挖江西的红色资源富矿,用文学作品展现原中央苏区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从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另一方面要加强现实题材的创作,为新时代下有温度、有光辉的人和事立传,用文字为波澜壮阔的生活中那随处跃动的火花“存照”,下真功夫,创作出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好作品。

朱山坡: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不已,感慨万千。总书记勉励我们,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党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一百年,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中国文学也不例外,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世界文坛取得了一席之地。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人民的心灵,解码中国的成功秘诀。同样,我们也需要世界理解中国、接受中国、热爱中国。在这方面,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承担着重要使命,也迎来了大好机遇。我们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扎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文学的方式,增强与世界的沟通和融合。我们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要理直气壮、满怀信心地书写我们的故事,描绘我们的真实生活,说出我们的内心感受,当仁不让地用我们的才华和文字热情讴歌我们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事业,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展示我们的价值观和真善美,重塑文学世界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我们要胸怀大局,登高望远,与时代同行,与国家同行,与人民同行,创作更多讲述中国故事的原创佳作,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作出文学贡献。这些年来,广西作家立足南方,书写南方,用作品简述中国故事,呈现祖国南方之美,承担起文学走向东盟的重任,跟东盟的文学交流越来越密切,力度越来越大,并以此为契机,勇敢地走向世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蔡 骏:

这是我第二次在人民大会堂倾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听到了文学的声音,听到了我们民族在伟大复兴时刻的声音,很有幸,我们在场。

毫不讳言地说,我扎扎实实地吃到了这个伟大时代的红利。如果生在别的时代、别的国家,我不知道有没有机会靠文字吃饭,乃至改变命运,恐怕并不容易。

我想,我们是为了第一次读到经典名著时的怦然心动,第一次想到某个好故事去找最在乎的人分享,第一次亲眼见到喜爱的作家而感叹命运的奇妙,就像我们这几天在作代会上所见到的无数前辈们。不忘初心,不忘一颗热爱文学的赤子之心,不忘一颗中国人的爱国之心,更不忘我们都来自于普普通通的人民,我们也终将回到千千万万人民中去的那一颗初心。

马金莲:

有幸当面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感受和启发。一是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的深刻内涵。学无止境,听总书记讲话,内心很激动,很受鼓舞,感性的收获多一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觉得继续深入学习并进行理性思考更重要。这次讲话指明了未来我国文艺工作的方向,是一个纲领性的指导,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并沿着这个方向去践行。二要立足本职,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做好基层文艺工作。总书记的嘱托可谓语重心长,期待殷切,既有大方向的指引,更有可供借鉴的操作层面的意见,都是十分高明的见解,我们不光要自己学好,回去以后一定要把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影响、团结、带动更多的基层文艺力量。三是以更高思想水平和更深情怀面对创作,向精品努力,打磨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是对每一个文艺创作者明确的指导和最有力的鼓舞,我一定要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畀 愚: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感鼓舞。这是党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为新时代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作为一名中国作家,要以赤诚的人民情怀和家国担当,勇担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江河奔流的时代融为一体,写出反映时代历史巨变与精神图谱的文学作品。

甫跃辉:

14日上午进入人民大会堂时,我带了两页稿纸,还带了一支圆珠笔。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我做了一些笔记。其中“时代”这个词频繁落在稿纸上。

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时代。写作不是空中楼阁,写作者亦是这个时代的一员,无论人生和写作,都必然会被时代裹挟。但写作又是非常私人化的事。这其中天然地有着某种矛盾。我们真能以一己之力,看清这个时代吗?我们真能以一己之力,明了周边人们的内心吗?这都不是容易的事,正如总书记讲话中引用茅盾所说的:“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

金赫楠:

聆听了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备感振奋和倍受鼓舞的同时,对近来困扰自己文学评论写作的一些问题有豁然开朗之感。总书记讲到,要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搏,我理解,这是重申文艺创作在时代进程与社会进步当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重申文艺创作的使命和责任担当,促使我再次回顾自己的文学初心、文学评论的初心。总书记还提到,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自己阅读生活的能力。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当代作家作品文学研究和评论写作,我最近非常关注小说中的“现实性”和“现实感”问题,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对应着浩大纷繁的时代景象与社会图景,小说家的故事、人物乃至情感理念都拥有着最丰富的资源。而小说写作该如何走出自己的惯性和舒适区,关注生活中的“新”;该如何理解、记录和表达时代,以及这一过程中写作者个体化的视角、情感立场与时代历史进程的同向同行的深度交融,都是文学评论家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的题目。

我吃西红柿:

如今的中国,江山壮丽,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而文化的建设发展,我们义不容辞。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我是一名网络作家,可能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会有这么多人创作小说。读者也能在网络上阅读一部部喜欢的小说,徜徉在精神的世界里。一部优秀的小说,读者可以有上百万乃至更多。有这么多读者阅读,是一份荣幸,也是一份责任。我们需要有文化自觉,需要重视创作的内容。作品要传递正能量,激励人们热爱生活,激励人们自信自强,激励人们勇于创新,振奋人们精神!这才是好的作品。我们要不负这个伟大时代,努力去创作一部部优秀的作品。这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和晓梅: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我汲取到感人的力量和振奋人心的精神。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云南边地少数民族女性作家,能和我的民族姐妹一起,融身在这个时代里,为多彩的民族文化书写、为火热的生活书写、为壮丽的人生书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更是值得为之努力和奋斗的事情。

如果说云南文学是一幅由各民族共同绘制的斑斓画卷,那云南边地少数民族女性写作,就是这斑斓画卷里的光。因为边地少数民族女性写作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宝贵的价值。我们都知道,云南是多民族省份,有独有民族、跨境民族,也有直过民族,这些民族的女性,往往承担着生产生活的重任,也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教育教化的责任。正如张桂梅所说,培养一个优秀的女生,就是在培养一个优秀的母亲,就是在培养优秀的下一代。文学是没有期限的教育,文学中的人性之光与美善之光既是思想的源泉,也是快乐的源泉。一个有思想的母亲、快乐的母亲,就是太阳,明亮的光线之下会生长出健康乐观的孩子。

这就是云南边地女性写作尽管经历过艰难曲折,却始终坚持存在,始终保持繁荣发展的理由。在我看来,这就是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以文化人,以艺通心,这就是文学成风化人的职责。

今天,扶贫攻坚的成果和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正在改变云南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少数民族女性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去更远的地方,看更美的风景,读更好的文字,成为她们新的需求。这也给我们民族写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回去之后,我愿意和我的民族姐妹一起,深入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为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奉献更好的作品!

意千重:

我是第一次参加作代会,心情很激动,也备受鼓舞。作为一名网络作家,我感受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这句话:“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因为网络文学的诞生和繁荣发展,正是得益于这个时代国力强盛、科技发展,让网络文学搭上了时代的快车并飞速前行。又因为总书记和国家对网络文学的重视和正确引导,让网络文学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让包括我在内的广大网络作家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网络文学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描绘新时代新征程、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真善美的责任。对内作为严肃文学的有益补充,寓教于乐、促进全民阅读;对外乘着互联网的快车,网文出海,以新的文学方式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使命和担当。现在已经有很多网络文学作品结合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以网络文学的特有方式,通俗、明快地书写时代,讲述新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中国风采,相信今后类似的作品会更多。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总书记的讲话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网络文学影响力日渐增强,成风化人的职责也越来越重。网络作家要始终心怀敬畏,不忘初心,爱惜网络文学的名声和形象。今后我会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和文学创作的守正创新,传承中华文化,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努力维护网络文学的良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霍 艳: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作代会,身份从创作者变成了研究者。我近期的研究方向是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新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这对我很有启发,因为之前我们过于强调手段形式之新,过于依赖量化标准,而忽略了对内容深度的开掘和对生活复杂性的理解。

我认为所谓“新”不光是媒介载体的新,更是我们所处社会结构变化的新、文明冲突融合的新、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新、人们知识结构的新、对世界和自我理解的新。这些“新”又影响了文学发展,文学的定义、文学的作用、文学的评价体系、文学与生活的勾连方式,作家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新变。我想接下来几年好好去研究这些新象,由此更全面地认识当下文学。

周瑄璞:

总书记的讲话文辞优美,论点明晰,情真意切,是一篇面向新时代的锦绣宏文。立足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对当下文艺现状进行论述与分析,指出的问题也比较尖锐而深刻,发人深省。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要求,高屋建瓴,针对性强,催人奋进,其殷殷嘱托,真诚生动接地气,号召全国文艺工作者投入新时代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全部力量。 作为一名普通作家,能够参加本届文代会非常荣幸,作为当下时代的一个写作者也倍感光荣。接下来我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鞭策激励自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写出符合时代要求又有自己个人特色的作品,能够代表人民心声、能够流传而不是速朽的文学作品。

西子情:

习总书记说“把目光投向世界,呈百变之流,汇当今之变。”,网络文学目前做到了以内容为基础多种形式的产业链输出,兼具网文出海,让海外的众多读者认识并喜欢上了网络文学,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广大作家继续努力,砥砺前行,就像习总书记说的“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书写中华史诗。”同时,曾是小溪流的网络文学如今纳入百川,该如何走好下面的路,该怎样挑起肩上应该担负的责任,该如何平衡网络文学特有的商业价值和文学最高传承价值,我觉得是我今后该深刻思考的问题。我会在思考中前行,在前行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