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更多创新性成果推动新时代文学进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之三
来源:文艺报 | 辛文岩  2021年12月20日08:55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创新性成果是文学进步的重要标志,创新精神是文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惟有创新不辍,文学创作才能精品纷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新时代的文学工作者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开拓新境界,用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创新性佳作回应时代、回馈人民。

创新和超越是文艺创作进步的不竭动力。一部文学史,就是文学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经典,大都凝结着各自时代的创新性表达,体现了各自时代的前沿性思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攀登新时代文学的高峰、成就出精品力作的“事功”,就必须用“创新”这块磨刀石,磨利文学的观念之“器”、形态之“器”、技法之“器”。创新之路是多层次、“多车道”的,既包括新形式、新风格的发现创造,也包括内容、思想、观念的进步革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新时代文学创新创造的根本依凭和巨大必要性所在。当人民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发展图景,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丰富性,文学的表达形态、风格特质、美学特点,也必然要以更大的多元度与涵盖力给出回应。广大作家艺术家要有引领风气之心、树立标杆之志,不断向思想和创造的未知领域迈步,敢于冲破模式藩篱和路径依赖,勇于跨越画地为牢的艺术陈规,“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要以鲜明的艺术个性,更好地抒写人民的共情、时代的共景、梦想的共性,于万马奔腾处求万法归宗。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优秀的创新成果常常天马行空,但绝不会凭空虚造;“新创造”的恣肆汪洋,总在不同程度上浸润有“老传统”的血脉滋养。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新时代作家艺术家创新创造的不竭源泉和深厚土壤。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充分发扬海纳百川的精神,借鉴外来优秀文明成果,把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只有这样,才能走创新之正道、结创造之硕果,做到求法于古、化法言今,展世界视野、讲中国故事。

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文艺的繁荣进步,催生出日益多元的文化生态、文艺形态。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不断进步中与社会生活深度交融,文艺队伍组成结构、文艺作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这些既驱动了文学创新、拓展了文学空间,也为文学创新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要敞开胸怀、勇于变革,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学创作生产全过程,辩证运用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和新的手段赋能文学创作。要敏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带来的便利,打破传统范式、丰富文学样态,助推文学创作生产方式转变,拓宽文学传播渠道,探索文学创新空间。要准确识变、主动应变,敏锐回应、大胆运用新技术条件提供的一切可能性,跨越边界、衍生转化,使文学永葆领风气之先的旺盛活力,成为艺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基本资源。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敢于“破圈”“跨界”,实现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机制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转型升级,提升文学原创能力,以飞扬的创意灵感、充实的文化内涵、深刻的思想情感,不断提升文学创作的质量、扩充文学在现代传播格局中的体量,以创新之光照亮文学尊严,用精品力作彰显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