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人民性,既是立场也是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深刻地概括了中国历史和文艺实践所形成的百年正道:“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讲话是新时代的文艺指引和号召,也是针砭和良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分别从国族、人民、精品、传播、修养等角度,谈社会主义文艺和文艺家的时代性与普遍性的面对,系统而深入,浩大而深情,听之读之不免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同理共情、浩荡意兴,正所谓“文者,贯道之气也”。而此文此道,旨在树立一时代之文艺家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论,以及始终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换言之,做一个“人民文艺家”的整体观、系统观跃然其中、沛然而立。
人类的文明中,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别体制、不同的思想潮流,诞生了对于文艺和文艺家自身的不同思考和定位。作为文艺的理论、观念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尤其是在其国家民族发展史的逻辑链之中;全世界的文艺理论、观念也在跨时空、跨文化地发生具体的影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向来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归根结底要如何看待世界和人生,有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哲学观和文艺观——是哲学社会学的基底和对人的价值的永恒观照决定了我们在了解或欣赏各色各样的文艺观之后,明确自己要用何种思想和实践介入现实、理解现实、改造现实。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为中国文艺赋能。讲话描述的“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实际上就是对百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历史逻辑以及所诞生的文艺观、文艺史的基本遵循。沿着这一铺就了国族先贤大能们鲜血、心力和繁花硕果的文艺创作道路,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则必然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伟大复兴、坚守人民立场,继续围绕“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抒写、抒情、抒怀。
在我看来,愿不愿意和能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也即向人民学习、尊重人民创造,在“身入”“心入”“情入”的过程中寻找到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推出这样主旨立意的精品力作,是跟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紧密相连的,是跟一个文艺家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是不是理解“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是不是拥有现实主义精神和中华人文精神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只有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文艺家,才会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自己创作的首要位置,认同“人民是文艺之母”。这决定了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最终采用何种方法、情怀、调子形成他们的作品。
如果借用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田野”来作比方,即便我们把火热的生活现实看作对象,也必须要以科学和实证的精神沉下去、走进去,做深细的田野调查。而文艺创作更加重视情感的联系和作用,若不能沉下去、走进去尤其是从思想上、感情上不乐意“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就是缺乏“田野精神”的一己悲欢、牙塔学问,极有可能走向傲慢与偏见,或麻醉自恋、沾染铜臭的窄路歧途。所以,从事实上看,我们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乃至整个文学艺术界,都需要常态的保持真诚踏实的“自我田野化”,这是做人民文艺家的第一步。
讲话中提到,“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在我们的工作和视野里,实际上涌现着无穷无尽的当代人物、素材、细节、典型和大纲,就看你熟悉不熟悉、会不会取用、有没有用情用力。同时,人民群众也一直行使着他们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的功能。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中,在网络文艺的创作生产领域,人民不仅提供给文艺家以故事,也自己亲自上阵创作编导起自己的故事来,他们成为了网络文艺的主流人群。这同样是社会发展、民主赋权、教育普及、科技普惠而文艺普遍化的关联性结果。面对这样的文艺现场,我们既要理性介入,也要充满兴趣,在其中找到新时代文艺的新方位,将“写人民”和“人民写”的两个场域统一起来,共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生态服务。
对于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来讲,“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仍然是基本的工作方法。换言之,如何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主力军,完成从高原向高峰的迈进,以雄浑精美的艺术品格和品质获得人民群众的肯定与好评,是“专业队”的“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的事业。面对影响时代文艺的变量,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与文学艺术的交叉、交集、融合,“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只要创作者的出发点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好的内容永远是1,其余的应用场景则是服务于1后面的无数个0。
对于新时代文艺中人民参与、“人民写”的文艺,我个人觉得首先应该分辨何为“人民的”文艺,即区分于虚伪的、三俗的、一味牟利的、被资本生产方式大包大揽和被资本裹挟而迷失自我的那些“油腻”和“浮沫”——在这个意义下,“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同时意味着大力加强文艺评论对丰富驳杂的民间作品的介入性、评价性、引领性,研究清楚商业机制、赢利模式、算法大数据以及资本操作在其间的问题、边界,最终有助于我们从大众文化、网络文艺中挑选出具有生活和人民面相的优质作者、作品,从上一个阶段的“网红”转向文艺评价体系意义上的“新民间”和“新现实”主义的探讨与评述,从而在体现总书记讲话中所说的“做好对新的文艺组织和新的文艺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之同时,切实提升工作认识、能力、办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推好、选准一批大众文化领域产生的“文艺名家”,真正实现“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意味着我们依旧不变的开放态度和“天下情怀”,其中包含着对普遍的人民性和人性的信任,对故事、文艺在国际上交流展示中“钥匙”作用的信赖,以及对时代文艺工作者智慧和创意的信心。讲话中引用了马克思的话:“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共有的世界意识、人类意识,也意味着写好“人民故事”所能提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写人民”和“人民写”的创作各自承担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不同层次和功能,做好伟大的作品、优秀的作品和用好时代的技术艺术手段、学会全球人民共通共享的媒介文艺语言,都凝聚着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审美。
学习讲话可以清晰地领会社会主义文艺的特质和对文艺家的“高峰”渴盼。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行动呼唤;那种“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现代性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价值的高度合一。相信由此领会并努力思考我们时代文艺价值和文艺人面貌的工作者,一定会大有不同,从而再造辉煌。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