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过年,都应有一份亲情相伴
2022年春运大幕已经正式开启。此时,有人已经搭乘风驰电掣的列车回到暌违已久的家乡,正享受醇厚的亲情、浓烈的乡情。还有的人则在“是回家过年还是就地过年”的选择中,不停纠结,不断权衡。
当前,我国面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随着全国范围内的人员流动和聚集大幅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就地过年不失为一种可行且明智的选择。
作家冯骥才说:“过年是放大的生活,也是情感的总爆发。”无论在哪里过年,都不妨碍表达情感,直抒胸臆;同时,面对这个被疫情笼罩的虎年春节,无论怎么过,都需做好自身防控工作。还可确定,就地过年,人们对亲情的眷恋不会弱化,对团圆的期盼不会虚化,对年味的追求也不会空洞化。
也要看到,春节脱胎于农耕文明,历经工业社会改造,春节的“颜值”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在当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向纵深推进,人们对春节的过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多年前,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兴起,后来短视频拜年很流行,如今云拜年越来越时尚。再比如,多年前人们格外喜欢在春节期间放鞭炮,但由此带来了巨大空气污染,乃至伤亡悲剧,如今春节不放鞭炮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年俗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学者认为,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不可能完全按以前的习俗过春节了,保护春节文化应该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维护它的成长。诚如斯言,只要我们守护春节文化,无论在哪里过、无论怎么过,都不影响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不影响我们对春节怀有亲近之情。
以过除夕为例,有的人喜欢看春晚,有的人愿意走进影院看电影,还有的人抱着平板电脑刷球赛。如今,云逛展越来越常见,很多博物馆在春节期间推出文化大餐,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要,对于老百姓来说,云上看新展也是过年的一种方式。
需要正视的是,由于家人不在身边,就地过年或有孤寂之感。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更多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并尽全力满足游子们的精神文化消费。犹记得去年春节前,国家层面印发就地过年服务保障的相关文件,要求“增加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体育节目供应,鼓励提供免费流量、网络视频App限时免费电影放映等线上服务”。此外,文件还提到,低风险地区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公园、体育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保障开放时间。
如此种种,都让民众尽可能地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在文化消费中,就地过年的人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化魅力,满足精神享受,更能安放乡愁,抒发情怀。当亲情可安放、乡情可升华,过节就更有意义。就地过年,别忘了通过视频秀一下春节大餐,也别忘了在放飞自我时与家人保持联系,更别忘记了云拜年。
年关临近,期待各地各部门未雨绸缪,针对因疫情防控需要就地过年群众增加的新情况,抓紧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增强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人文关怀,让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
(作者:王石川,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