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于术的层面 它的走心我收到了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卢米埃尔兄弟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包括《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大门》,电影就此诞生。
这两位“电影之父”当时还想象不到,此后的100多年,电影和这个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巨变,更难以预料他们用胶片逐帧记录的活动影像片段将发展成风靡世界的电影产业,然后片段的记录又可以被每个人玩弄于掌上的一块小屏幕中。
伴随影视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万物皆可娱乐,将电影的创作过程以综艺的形式展示,似乎是泛娱乐时代的必然产物,爱奇艺出品的《开拍吧》就是其中一例。不过,综艺节目里的电影和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电影,是一回事吗?
中国电影生态的微缩盆景
《开拍吧》由5个阵营组成,作为创作主体的导演阵营由沙漠、易小星、郝杰、胡国瀚、彭宥纶、王珞丹6位青年导演组成,作为投资决策者的绿灯会由导演陈凯歌、作家刘震云、演员舒淇、监制陈思诚组成,还有影评人和院线运营方代表的专业评审团队,以及代表票房的一定数量的观众群体。
6位导演需要争取投资、争取演员,一路过关斩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短片作品,然后经受专业评审、票房和口碑的多维判断,积累资金,打造有利于自己的创作生态。通过3轮角逐,最终决出一人登上全场唯一的梦想席位,获得拍摄电影长片的机会,这个人选也是节目最大的悬念。
《开拍吧》以“实战”的方式模拟了电影工业生产的大致流程,以综艺标准衡量,对普通观众来说,这是一次电影创作幕后的“解密”之旅。
在《开拍吧》的宣推信息中可以看到,这档节目是为扶持新锐青年导演,助力中国电影“后浪”,为青年导演提供一个“只拿作品说话”的展示才华的平台。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这样谈节目的初衷,“我们要摇旗呐喊,要对得起上几代电影人,对得起下代人”,希望在疫情的关键节点上投入电影,为整个行业拓宽空间。
在上述信息中,我看到的关键词是:青年导演、只拿作品说话、行业空间。对一档节目来说,实现对这几个关键词的关照,起码就完成了它的主要功能。节目中6位导演的选择是到位的,兼顾了学院派和“江湖派”,还有初执导筒的王珞丹加入,这样的配置显然好过“隔壁”的综艺——腾讯出品的《导演请指教》里面十几位导演的人海战术。6位导演的性格和作品风格会给观众留下比较深刻印象,而不是浮光掠影,青年导演的锐劲一览无余。
但是如果说到“只拿作品说话”和“行业空间”两个关键词,我认为它体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或者专为观众打造的一版宏伟蓝图。想要从综艺节目入手,打造电影工业的直通车,“造星”是可行的,与“拿作品说话”的关系就不太大了,而“行业空间”更不是一档综艺节目捧出的明星能够解决的问题。
《开拍吧》更像是中国电影生态的微缩盆景,不过,它的还原程度怎么形容呢?大概就像乐高搭建起来的那种吧。这并不意味着节目的过失,只能说电影业态的复杂性是很难在综艺节目中完整还原的。《开拍吧》能够引入绿灯会的资本运作,考量投资与票房回报,这个仿真程度就很值得鼓励了。
好看的是人,而不是电影
《开拍吧》被定义为青年导演创制真人秀,其本质仍然是竞技真人秀,可即便有竞赛的性质,真人秀的娱乐性还是最终决定了这个节目最好看的不是电影,而是人。
希望找回自我,又希望突破自我的郝杰,一再拍出“伯格曼都不敢这么拍”的片子,挑战着专业影评人的审美,也考验着普通观众的耐心,似乎在等一个奇迹;第一轮创作因为演员档期问题而失控,无法完成作品的彭宥纶在第二轮绿灯会上收获满满的善意和鼓励,世界瞬间充满爱;自信的易小星因为毛毛虫变偶像的故事和影评人“正面刚”,硝烟四起,引发人们对电影行业现象级问题的思考;“三无”导演王珞丹在影评人给分吝啬的情况下,却收获票房的成功;沙漠和胡国瀚两个学院派在第二轮巅峰对决,明里暗里的技艺较量拉开观众对于最终王者的期待视野。
不论是导演花费20天还是38天打磨出来的短片,它的展示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高潮,却并非节目的灵魂所在。围绕创作的种种环节,被分配了更多时长,它们才是这个节目收视的重点。正是在这些环节当中,每位导演、投资人、影评人的性格和他们对电影的认识一层层展现,作品不只是导演一个人的理念,而是这些人思想的合力,也是他们角力的最终结果。观点的激烈碰撞,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才是称得上精彩的部分。
而第二轮创作中,重量级导演许鞍华的加盟,为节目引入了更多元的视点,也以她的作品丰富了“青年”这个词语的内涵。截至这二轮结束,作为一档竞技综艺,它的整体把控仍全面在线,虽然个别环节存在节奏较缓的问题,但还算瑕不掩瑜,因为场上的导演、投资人、影评人,都彰显了独特的个性,为节目的叙事走向贡献了正向的力量。
目前《开拍吧》已完成两轮角逐,最精彩的部分即将呈现,最终的获胜者或许会像早年的《快乐女声》《快乐男声》那样,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胜者只有一个,最终的长片只有一部,这档节目的意义已经先于此实现了。
对于每一轮的短片作品,投资人、影评人、观影观众各有论断,每个屏幕前的观众也有自己的喜好,一切评分说到底不过是按节目规则进行的游戏的一部分。而电影人对于创作的执念,即使受挫也向上攀登的坚持,都是从节目中传递出来的可贵品质。
这个拍电影的综艺,讲的可能和一百多年前诞生的那个电影不是一回事,它也避不开常见到滥俗的综艺法则,但高于“术”的层面,它的“走心”我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