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绿山水中国韵 舞动天下传精神 ——评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节目两则
来源:文艺报 | 陈旭光 陈 琳  2022年02月14日08:47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艺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一年一度的春晚盛会不仅是全国人民的“年夜饭”“新民俗”“文化大餐”,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现代转换和中国艺术融合、创新的大舞台。2022年央视春晚中,舞蹈节目《只此青绿》和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让人耳目一新、交口盛赞,创新、创意俱佳,是重要的成功代表。

两个节目有一个共同点,灵感或创意源头分别来自中国古代著名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只此青绿》的编舞者发挥能动的想象力,倾注自己的款款深情于经典画作图像,以舞蹈身姿幻化原作中的层峦叠嶂之美,用生动传神的身体语言传达了原作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的气魄、胸怀以及中国南方山水特有的神韵和艺境。《忆江南》则将舞蹈、书画、诗词、动画、电视文艺等融合,展现了一幅动态、立体、三维的《富春山居图》。两个节目都在当代科技手段的支撑和春晚观众需求的背景下,在电视文艺生产与传播的舞台上完美亮相,成为2022年央视春晚中的重要亮点。这是一种源自中国美术,经过舞蹈、诗歌、音乐、戏剧等跨媒介转换又在春晚舞台上与声光电的电视媒介融合的艺术创新。而更重要的是,创新背后在中华文化精神传承等方面引发的思考和重要的启示意义。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历时一年八个月的创编。总导演周莉亚、韩真遍读关于宋朝的书籍和诗词,并多次与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座谈交流,为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殚精竭虑。《千里江山图》是我国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在整体艳丽色彩衬托的“丰亨豫大”的精神追求下,细节极力求真,笔法充满朝气。编导匠心独运,将山石的青绿设色转化为“青绿”婀娜的女子形象,服饰设计上高耸别致的头饰像山石,衣裙颜色上为石绿、下为石青,双袖既像山的纹理,又似山涧飞瀑。舞蹈造型上没有拘泥于传统古典舞姿,而是通过对《千里江山图》的解读,独创“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造型模拟群山层峦叠嶂的姿态,其中“险峰”意象就是目前网上被盛赞的“青绿腰”舞蹈身段。舞蹈语言设计上,打破传统舞蹈“立腰拔背”“气往上走”的基本功训练要求。让舞者始终保持安静的状态,通过气息下沉、重心较低的律动和含胸圆背的体态,体现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的山水美学的意蕴。除了美术,宋词也是传承宋朝美学、记载宋代舞蹈文化和舞蹈表演情景的重要载体。因此,编导在排练过程中,大量运用诗词去引导舞蹈演员体现宋代舞韵所特有圆和与纤柔、含蓄与雅致、娇媚与内敛的艺术特征。可以说,在传承艺术精神上与中国古典舞异曲同工,但不同于古典舞对汉唐文化精神或敦煌艺术的复苏传承,《只此青绿》传承再创的是宋韵文化,传达的是中国南方山水美学。这或许昭示了古典舞发展的一条新路径。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参加论述过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只此青绿》不正是如此吗?它以造化自然为师,倾心体悟大自然山水的天地精神,以写意传神的身体语言表现自然的神韵、宋画的美学,惟妙惟肖、生生不息、自然天成。舞蹈将900多年前的山水画《千里江山图》里蕴含的中国艺术精神和艺术意境成功转化为舞蹈意象,让观众穿越千年,在华美壮阔、祥和热闹的春晚舞台上感受中国南方山水自然之美,感悟天人合一、物我浑化的中国艺术精神和艺术意境。

《忆江南》跨越作为平面艺术的美术,也突破了传统春晚舞台的表演空间,运用XR技术、CG技术和动画制作等科技手段,活化、再现画作里的人物和场景,为我们展现了一出三维立体的《富春山居图》。开始部分,一群江南女子出现在春晚舞台上,随着温婉柔美的舞姿运镜到油纸伞上,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卷轴缓缓打开。画中,山峦连绵起伏、江水烟波浩渺,江南少女在烟雨蒙蒙中行走着,陆续遇见了艺术家们饰演的樵夫、渔夫、读书人等,他们跟随着音乐,或吟唱,或诗朗诵。这就使得原本作为空间艺术的静态的美术,变成了综合性的戏剧舞台艺术。结尾部分,镜头又转换到舞台,虚实结合,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穿梭,为观众带来了梦幻般沉浸式的美感体验。中华美学精神和现代媒体的高科技高度整合,以荧幕为视觉呈现的有文化、有内涵、有审美、有创新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让观众耳目一新。

综观两则节目,不仅让人陶醉于中国山水之美,也让人感受到古人寄情山水、融于自然的那份淡泊、平静、和谐,体悟到代表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国文化艺术一个高峰的宋代美学的魅力。从某种角度说,两个节目都与江南、浙江山水文化密切相关。《只此青绿》和《忆江南》的成功无疑让我们受到很多启发,我们应进一步发掘宋韵文化,打造文化强国建设。

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现代创造性的转化,既是一种文化理想也是一种文化实践。在艺术领域,在新世纪的当下,这个问题尤为重要也更趋复杂化。当下的艺术实践就在文化传统的连续的河流中,而全球化、全媒介时代,互联网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媒介语境都使得这些问题凸显了其特殊性。我们既要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又要在艺术的再创造中秉承开放多元、立足人民为中心的从容心态。

现代生活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现风格和形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审美消费需求呼唤文化的创新。如何通过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现代创造性的转化,让留存千年的中国艺术精神在今天依旧焕发生机,这些思考已经产生了很多艺术实践,《只此青绿》和《忆江南》无疑是其中成功的案例。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琳,浙江丽水学院民族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