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学的误区和出路
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组成,其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构成了课程的不同形态。在此基础上,上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杰克逊指出,课程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这其中,相较显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核心内容和组织方式的预期性、主导性、结构性、专一性,以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非预期性情感、态度、知识、价值观为旨趣的隐性课程,则具有普遍性、弥散性、持久性、复合性特质。
与显性课程一样,隐性课程同样是课程文化价值选择的结果。只不过,其课程的价值效应更为隐蔽、潜在、间接。具体说,就是它对人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强行灌输,而是“寓教于情”“寓教于境”“寓教于规”“寓教于乐”,通过或有形、或无形、或物质、或精神多种因素的统合作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熏陶、感染、浸淫、影响教育对象。
至于说到儿童文学“隐性课程”,则泛指由儿童文学阅读参与构建起来的丰赡而感性的学校和班级文化,它不但具有“促进学生主体意识觉醒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同时兼备“激发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功能,可以促进学生正式课程的学习”。其与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显性课程彼此融合、相互转化、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儿童文学课程生态,从而让儿童文学成为与儿童身心发展、精神成长息息相关的生活体验。
话虽如此,然而,现实中,儿童文学隐性课程的价值实现却并非易事。因为,对任何课程而言,从价值内涵挖掘、价值目标确立,到价值路径创建、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往往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这一点,儿童文学显性课程如是,隐性课程亦然。
语文教学的误区,和儿童文学的“隐性价值”
人类社会是文化的场域。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存在。而文化既是人类的创造物,又是人类生存的表征。
儿童文学作为人类童年生命形态的形象表达,兼具审美特性、文化根性、语言属性。审美特性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往往体现为纯真、明朗、欢快、朴素、奇异、风趣、隽永、深邃等风格特征;文化根性则渗透在不同地域、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成为培育少年儿童文化认同感、接受性,以及多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童年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先进儿童观统摄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于自然、社会、童年、人性的文学表达,其背后往往沉潜并蕴蓄着丰富、深厚的文化意涵,也留有民族演进过程中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基因,渗透着民族文化的固有传统与当代意识。因此,阅读这些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就等于透过主题、意蕴品味不同民族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经由形象、语言触摸不同时代、不同语境文化印痕;借助故事、情节接受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熏陶,之于儿童精神成长、心灵塑型功莫大焉。
儿童文学是审美的艺术,其教育功能主要依托题材、主题、形象、语言展开,通过情感、想象、题旨、蕴含而达成,其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资源在培育少年儿童以情感和想象力为核心的感性生命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当下的语文教育中,认知目标受到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直觉、想象等情意目标被弱化甚至漠视的情况相当普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用儿歌教认字,用故事讲道理,借童话学知识等等功利化做法屡见不鲜。这不仅曲解了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而且对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也不啻为一种伤害。
当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对儿童文学作品仅止于条分缕析的理性阐释,而缺少情感融合和想象参与对话的时候,儿童文学“导思”“染情”“益智”“添趣”(刘厚明语)的隐性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其文学审美、情意教育的目标也沦为一句空话。
“童年本位”的误解,和文学教育的迷失
与“教育主义”对儿童文学隐性价值的剥蚀不同,当下的教育现实中,还存在另一重儿童文学隐性课程的价值困境,那就是在所谓“童年本位”观念下,儿童文学的俯就姿态和媚俗倾向。具体为:当前儿童文学教育为后现代解构思潮所裹挟、渗透,审美价值观因缺少强有力引导而乱象丛生、斑驳芜杂,很大程度耽于通俗、直观、肤浅、喧闹的“快餐化”“浅阅读”文化消费模式。
比如,文学层面,以“尊重儿童”名义放逐儿童文学心灵塑型功能,一味炮制清浅、逗乐、滑稽、搞笑的情节、故事来迎合“快餐化”“浅阅读”文化流俗;教育层面,假“快乐阅读”之实,搁置儿童文学美德濡化价值,最终致使儿童文学排斥、缺位于儿童的精神引领和情感塑造,沦为嘻嘻哈哈、蹦蹦跳跳、打打闹闹的游乐场、狂欢节。
上述情况的存在不仅给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镀上了一层虚妄、肤浅的狂欢色彩,而且也使儿童文学教育陷入“取消深度”的价值误区,其情感蕴含、思想容量大幅度缩减,这其实就从根本上弱化了儿童文学隐性课程的价值。
儿童文学“隐性课程”的价值实现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儿童文学进入语文课程系统,成为语文教育必备的课程资源和教育方法,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界与语文教育界的共识。细加梳理,不难发现,迄今为止,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实现,主要通过显性课程形态达成——即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更多进入语文教材,获取儿童文学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功能定位。这一点,体现为当下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选文比重不同程度都有所增加。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人教版九年义务制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其儿童文学和准儿童文学作品比例已占到选文总量的85%。
然而,这只是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一个方面。鉴于传统语文教育推崇“知识”“技能”等显性价值,强调语文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训练,而相对忽略情感体验、心灵熏染、品格培育等隐性价值及其教育实践,所以,要想达成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完满实现,单靠儿童文学显性课程肯定不行。完整的儿童文学教育还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真实、前瞻的隐性课程教学情境,通过丰富、拓展语文教育课程内涵、课程结构,强化儿童文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教育功能,在弥补儿童文学显性课程价值缺失的同时,充分挖掘并优化其隐性课程的内蕴,最终营构出健康而全面的儿童文学课程生态,并实现其教育价值最大化。
基于此,现实中,在一些文学阅读氛围比较好的中小学里,语文教师常常结合语文教材或单元教学目标,开展以儿童文学“情境表演”“故事会”“朗读比赛”“课本剧展演”等为内容的“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这样的课程实践最初往往是以显性课程形式展开的,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班级阅读文化、书香校园氛围,继而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显示出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在少年儿童的学校教育生活中,校园文化是极其重要的隐性课程,其对于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完善学生道德情感、激发学生感性生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等在内的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而观念文化的形成,则离不开阅读实践,离不开“书香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儿童文学隐性课程的价值参与、价值实现。这一点也恰恰正是校园文化价值系统的命脉所在。
正因如此,当下,国内一些教育基础比较雄厚、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很多中小学在常规的语文课程教学之外,都通过诸如“儿童文学阅读论坛”“儿童文学创作比赛”“童话节”“班级读书会”“大作家与小读者”等多种活动形式,致力于营造“书香校园”阅读氛围,通过多层面的儿童文学阅读、创编、汇报、交流,培育广大中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使文学阅读成为孩子们教育生活、心灵生活的核心部分,让“求真、向善、寻美”化为孩子们的自觉意识和价值准则。
笔者以为,就当下中小学语文课程生态而言,上述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书香校园”儿童文学隐性课程实践活动无疑都是富有前瞻性、实效性的。它在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使得儿童文学隐性课程丰富情感体验、创设心灵熏染、营造品格培育、推进认知发展的教育价值春风化雨、深入人心。而所有这些,既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是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未来趋向,更是儿童文学审美特性、文化根性的集中体现,是其作为隐性课程的教育范式、价值路径。
(本文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