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双英:在湘少社做书的三个故事
2016年,吴双英(右一)和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等作家参加博洛尼亚书展途中。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简称湘少社)今年迎来建社40周年。40岁于人而言,正值不惑,于出版社而言,正是风华正茂。大学毕业后即来到湘少社工作的我,不知不觉已经陪伴湘少社走过了23个春秋。
梳理自己23年的出版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线做书的前10年。第二个阶段——积极探索与内容有关的边界领域。第三个阶段——回归做书。湘少社社庆40周年之际,总结自己做书的历程,三个与做书有关的故事较有代表性。这三个故事与三位合作者有关,与认知视野、出版创新、建立职业归宿感有关。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王泉根老师的。大概在2008年,“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立项以后,我与北京师范大学的王泉根教授有了较多联系,因而也得以与他的研究生、博士生熟络起来。王老师介绍,在招硕士、博士时,考虑到学生的研究方向,有意识地招收了有电影学、教育学、出版学、外国文学学科背景的学生,地域上包括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学生,以此为未来中国的儿童文学发展全面布局人才。这让我想起对“典藏”书系的国别考虑,王老师也充分考虑到题材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广泛性。这套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和我们的理论书系“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丛书”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可谓是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促理论的典范。由此,湘少社的理论书出版传统一直予以保持。王泉根老师做学术研究和项目策划不仅充分体现了视野的宽度,在《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的创作编写过程中,更是体现了理论的深度。
与王老师合作,我受益良多,不仅填补了很多知识上的空白,作为出版人,在精神上也常常受到激励。我们举办谢乐军老师的新书活动,邀请了王泉根老师参加。他对湖南儿童文学界的掌故如数家珍。他说,湖南儿童文学界有三驾马车,一个是以搞创作为代表的作家汤素兰,一个是搞理论研究的代表李红叶,还有一个就是搞童书出版的吴双英。在幕后做工作的出版人,很少被提到和作家、评论家同等的高度,也很少被认可其独立的精神价值。除了那些编而优则写的编辑家或从编辑队伍华丽转身的作家、理论家,编辑的社会地位往往是边缘化的。王老师的一席话是对出版人莫大的激励,同时也是对我个人的抬爱,虽然我自知远不如汤、李二位的成就,但王老师的视野、高度、鼓励,让我深受触动。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汤素兰老师的。提起湘少社近10年的发展,不能不提的一个重要作家就是汤素兰。她是与湘少社合作程度最深、合作时间最久、合作内容最广泛的一位作家。2008年,我们开始陆续编辑汤老师的作品。2010年,湘少社出版的《奇迹花园》荣获第八届全国儿童文学奖,汤老师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落户湘少社。2013年,湘少社率先在全国树起作家工作室的旗帜,成立汤素兰工作室。此后,汤老师的作品节节走高,她个人的影响力也一年一个台阶地不断提升。从单个作品到系列作品,从一个年龄段的作品,到绘本、注音书及文字书各年龄度的广泛覆盖,从纸质图书到有声、动画片的多介质多媒体运营,我们尽可能多角度地挖掘汤素兰作品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策划了各种活动全面提升汤素兰老师的个人影响力。2016年,在博洛尼亚书展,我们举办了“汤素兰图画书系列”的版权输出仪式,接着又陪同作家走出国门,在国外开展多场活动。2015年,我们组队去了新加坡,此次活动因汤老师当选亚洲少儿读物节的会长而起。2017年,我们还陪汤老师随湖南代表团的孔和平、彭玻等领导一起走进芬兰,参加了相关活动。而我和汤老师一起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则是代表湘少社出席了第十三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接下了承办第十四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的任务,并于2018年在长沙成功举办了此次大会。这次大会有来自亚洲地区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举行了多场学术交流,后续反响都很好。
作为出版方,每次汤老师发新稿给我看时,我都特别感动。2017年,汤老师新著《阿莲》完稿之后,发给了我。我一口气读完,感受到一位创作者在面对内心、面对童年、面对世界时的深深诚意,感受到一位写作者对写作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2020年,该书入选了“中国好书”。我也有幸陪同汤老师一起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参与“中国好书”颁奖典礼。作为一个在出版领域浸淫16载的资深出版人,汤素兰老师对业务的熟悉程度有时还要甚于我们,因而我们需要以十二分的专业和十二分的敬业服务作家和她的作品。
第三个是我和成人文学作家合作的故事。少儿出版做久了,就会想怎么破圈,如何资源破圈、运营方式破圈、影响力破圈。全国少儿读者多,而少儿作家却比较少,需要不断有新稿件来充实,有作家来加盟。所以,发展成人文学作家来参与少儿出版工作也成为业界的普遍做法。张炜、赵丽宏、阿来等作家进入儿童文学领域的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经验。2018年,我们联合湖南省作协的谢宗玉老师推出了十卷本的“大作家 小时候”,获得较好反响后,便持续瞄准成人文学作家圈子,希望能发展几位比较稳定的作家参与少儿图书创作。
著名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之前,编辑部与他磨了很久,收效不是特别明显。2020年,我去省作协参加活动时,见到了原野老师,再次向他“催稿”。他答应过年之前会给我们一部童话原创新稿,我们很期待。离年底截稿日期还有近一个月,我收到了原野老师的新书定稿,花了3个小时一口气读完,并于第二天和他交流阅读感受。他说,没想到出版社总编辑如此敬业,可以当天完成一部新书稿的审读。我想不仅是因为自己敬业,也是因为原野老师的作品节奏把握得当、可读性强。出版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好作家,如秦文君、张之路、沈石溪等,每每和他们打交道,都觉得是一次童心的回归。成人文学作家的写作可以跨越儿童文学题材上的一些禁忌、顾虑,因而与真实生活贴得更近,说话也更加汪洋恣肆,更加自我。所以,与原野老师打交道,我放下了所有的心理藩篱。从他给我发书稿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认为他将是湘少社一个比较重要的作家,也将是少儿出版界非常重要的作家。
作家秦文君曾说过,作家应该是有书桌的创作,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坚信好的阅读才能支持好的创作。我也深以为然,编辑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湘少社建社40年,倡导的是一种“以书兴企、以书立社”的文化。40年来,湘少社出版了上亿册好书,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这得益于湘少社对作者资源的经营、对优质内容的把握、对优秀作品的打磨、对好书孜孜不倦推广。出版人要始终因为好选题、好作者、好文本、好的市场回报而欣喜,始终因为探索新内容新未知而心怀敬畏。
吴双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