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融媒体和新诗共识的可能性
来源:文艺报 | 金石开  2022年04月01日09:45
关键词:融媒体 新诗

在文学出版的传统阵地上,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传统的文学载体和传播媒介依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需要结合新媒介进一步使文学作品绽放出应有的魅力。另一个至关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不仅没有把传播作为文学作品完成其使命的重要一环,而且没有足够重视传播媒介的本质性变化反过来对文学创作过程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诗歌出版领域,情况稍有改善,互联网已经成为诗歌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而诗人面向读者的第一张名片就是互联网。但是,对很多诗歌出版者和写作者来说,对融媒体在促进诗歌经典化、凝聚诗歌共识方面的作用还是认识不够。

推动新时代文学事业发展,诗歌成为连接传统文化和当下精神生活极为重要的文学抓手,扮演着炙手可热的角色。这对一个传统的诗歌大国来说,应该说都是众望所归的事情。当下,不管是从诗人队伍的规模、诗歌创作和阅读的数量,还是诗歌朗诵、诗歌分享等各类活动的举办情况等方面考察,诗坛内外都清晰地感觉到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没有一种文体能像诗歌这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被寄予如此盛大的厚望。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当下也没有一种文体能像新诗这样,在创作、传播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大相径庭的评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似乎任何一个普通读者,都能果断地判定一段以诗的身份出现的文字不是诗;而有些大名鼎鼎的诗人,反而更加笃定自己代表了一种正确的创作风向,不仅对指责自己的读者不屑一顾,甚至对不同于自己的风格和流派的诗人施以比读者更加猛烈的批判。即使把视野缩小到诗坛内部,有时光环罩身的评论家推荐的诗人并没有完全得到诗坛的响应而奠定自己的身份,而最负盛名的诗人也有可能被其他诗人和评论家嗤之以鼻。诗人的形象在社会上变得模糊,我们甚至对什么是诗歌都难以给一个明确的答案了。

好在,在融媒体时代,我们正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最为有效的途径和速度凝聚共识。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精神内核上,诗歌与融媒体是一种高度契合的关系,融媒体是实现诗歌经典化、促成诗歌共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互联网共享、互动、协同的理念,与诗歌的传播规律和精神实质遥相呼应。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网络诗歌也已经成为互联网与文学融合的较好案例,互联网成为诗歌创作和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这对其他文体(除了网络小说)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融媒体已经深刻影响了诗歌创作、评价、阅读和传播体系,在客观上已经优化了诗歌经典化的路径,让其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这种“路径优化”的首要因素,还是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体现读者的审美趣味,能够准确地“计算”出诗人、评论家和读者之间最大公约数,把在传统传播环境中需要反复试错、迂回的诗歌鉴赏趣味凝固稳定,迅速发现最为贴近同时代人内心情感的诗意。从社会角度来看,融媒体还会将那些喋喋不休、哗众取宠的争吵引导为严肃的、建设性的诗歌讨论——随着网民的成熟,利用互联网风口急功近利的炒作会被大数据抛弃。

在传统传播媒介下,诗歌经典化的三个重要环节是选本、批评和文学史著作。在融媒体阶段,诗歌经典化的路径发生了重要变化,效率也大大提高。首先,融媒体诗歌选本的覆盖面远远大于纸质的出版物,编辑成本也会大大降低。在融媒体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汇聚专家意见,在履行编辑的职能(选择、优化和推荐诗歌)时更加准确地反映诗坛主流声音,形成选本的权威性。其次,在融媒体时代批评功能呈现了更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批评的意义,在放大“意见领袖”影响的同时,也对批评的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互联网出版率先打破的是批评的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可以参与的文学作品传播流程,最大程序地减少了诗歌批评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失。最后,互联网超文本链接可以丰富文学史著素材,颠覆性地提高了作品的检索性,使文学史著在诗歌经典化过程中的主张更加具有说服性。总之,融媒体时代,诗歌经典化的速度和效率相比于传统手段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使得我们同时代人能够更好地辨别出那些优秀的诗作。

当然,在我们讨论融媒体和新诗共享的可能性问题时,也不能忽视融媒体的“工具”属性,不能过分放大其在“凝聚共识”和“诗歌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在融媒体时代,诗人们要掌握互联网传播的技巧,更要了解传播媒介的变化对创作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在诗歌创作的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发出与这个时代精神气质相吻合的声音,这样融媒体才能真正地助长诗歌事业。

首先,我们应该回到一个常识,诗歌的生命在读者那里。诗人创作了诗歌,但是只有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并通过读者的传播与阅读,进入读者的词汇库中,形成大众的文化基因,诗歌的生命才真正形成。应提倡诗歌创作要以读者为中心,反对把读者称为“他们”、自娱自乐、故弄玄虚的小众化、圈子化的诗歌创作倾向。诗歌作为文学的“先锋队”,应该具备更明确的面貌和任务,建立起诗歌与读者之间畅通无阻的关系,“让人民成为滋养诗歌创作的源头活水,让诗歌成为照亮人民心灵的艺术火炬”。虽然诗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阐述性”,但是那些“表达复杂世界的复杂语言”在经专业工作者处理之后仍然让人不明就里的文字不是诗歌。

当然,诗歌的大众化并不是要诗人在创作中放弃写作的难度,一味地写“口水诗”。当我们回顾诗歌史中的经典之作,会很容易看到,大多数情况下,“有难度的写作”与“群众喜闻乐见”并不冲突。即使是那些极具“难度”的经典,普通读者在专业解读的帮助下,依然能够读出其中的美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诗歌阅读能力。我们虽然可以对读者进行适当的诗歌鉴赏方面的专业训练,但大众的口味从来不是某条单一途径能够塑造的。也就是说,读者的审美标准来自现实生活,诗歌要反过来追寻现实生活的诗意。更何况,当我们谈论读者时,并不是特指那些没有经过任何文字训练的人,而是包括诗人、评论家、出版家、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在内的所有人。

其次,诗人应该是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诗人应该是时代重大变化的推进者,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躲在房间里过着二手生活、为自己的个人化写作洋洋得意的人。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但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可以通过诗歌谋生,诗人几乎毫无例外地诞生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怀着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的拳拳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活生产当中,然后才成为诗人。在推进新时代建设的道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国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可以彪炳史册的大事,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诗人如何以自己敏锐的观察,用诗歌表达出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融媒体建设工作,强调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名基层的诗歌编辑和融媒体工作人员,我倍感振奋。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融媒体建设,关注新时代的媒介特点,深入思索新时代诗歌的传统与创新、格局与方向等问题,在诗坛内外形成广泛的诗歌共识,从而推动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发挥社会作用的新时代诗歌创作,促进我国诗歌事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系中国诗歌网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