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与文学责任
进入新时代,一年多来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多种重要意义。其中之一,便是通过对百年党史的回顾与学习,强化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党员的道德修养,以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感召力,以及党员的思想水平、道德约束、人文涵养。如果缺少或根本没有这样的道德建设与修为,在当代社会,任何个人与组织都无法立足于世,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章程不断在修改完善,与时俱进,但其根本宗旨却始终如一、初衷不变,并对党的纪律作出明确、清晰而又严格的规定,确保了党的生命力、纯洁性、战斗力。千千万万的党员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多伟大的战士、干部,成为了时代的楷模。而那些谋私者、投机者、变节者,皆因无理想信念、无高尚道德、无人格情操而经不起诱惑,受不了考验,最终被人民与生活、社会与历史所彻底淘汰。
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的最高道德原则集中体现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这一宗旨是建立在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之上的。百年党史经验证明,始终强化思想道德建设,让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让党的事业始终和人民群众的真实愿望结合在一起,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顺利实现。对于文学工作者而言,就是要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落实到实际的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促进人品和文品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这是非常重要且具有极强针对性的。
作为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文学在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断强化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事业,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一部分,无论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都积极宣扬崇高社会道义,释放出巨大的道德能量,发挥了良好的道德引领作用,动员、团结、影响了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同德跟党走,攻克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难关。在这个过程中,以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为代表的文学精英立足潮头,以文艺作品为号角,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无数精品力作,唤醒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灵魂。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新主张、新理想、新道德星火燎原,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接受,最终融化于全民族的生命与血脉之中。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深入现实生活、扎根人民群众,用积极、健康的作品释放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用生动、饱满、感人的文艺形象表现时代的本质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为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而创作,并把一切文艺成果交由人民去评价、弃取。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大道之行”。为此,我们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必须继承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华,使优秀的人品和文品相统一,并有国家责任与民族担当,有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丰硕的创作成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