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精神不谢幕 ——“纪念焦裕禄诞辰100周年暨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创作总结座谈会”侧记
来源:文艺报 | 许莹  2022年04月13日07:43

今年是焦裕禄诞辰100周年。1962年,这位新任县委书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抵御“三害”侵袭。由于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焦裕禄因肝癌去世。“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却唯独没有他自己。在2021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共有46种伟大精神入选,焦裕禄精神便是其中之一。伟大的焦裕禄精神曾被多次搬上银幕,其中,1990年由王冀邢执导、方义华编剧、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展现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普通党员干部形象,一举摘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十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时隔三十余年,根据焦裕禄女儿焦守云口述回忆改编创作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于2021年与观众见面,该片由范元执导,高满堂、李唯担任编剧,郭晓冬、丁柳元领衔主演,以焦裕禄子女的视角描绘了他与家人相处时的温情点滴,再现了一位言传身教的好父亲、温柔体贴的好丈夫、至孝至诚的好儿子、任劳任怨的好书记。该片去年一经上映广受好评,并入围去年第34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4项提名。在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电影艺术杂志社承办的“纪念焦裕禄诞辰100周年暨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创作总结座谈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徐粤春,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程守田,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曾德亚以及李舫、王一川、王兴东、胡智锋、饶曙光等26位嘉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影片在纪念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影片的艺术风格、叙事范式、主题表达和精神传承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出席研讨会。

与会专家认为,此次“纪念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暨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创作总结座谈会”具有特殊意义。一是政治意义。此次研讨会再次强调了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一次重要的精神洗礼和党的精神的教育。二是社会意义。影片通过焦守云女士来解读焦裕禄,不仅展示了他可敬的一面,也展现了他可亲可爱的一面。片中,焦裕禄精神找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支撑。三是艺术意义。影片塑造新形象、讲述新故事,把普通细节戏剧化,增强了感染力和艺术的冲击力,打造了新时代具有新气象的影片。座谈会既是对焦裕禄同志的告慰,也是对焦裕禄精神学习、传承、弘扬的好方法,更是对英模片这一类型电影进行梳理、总结的好机会。

《我的父亲焦裕禄》与1990年电影《焦裕禄》形成了较好的互文关系,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丰满立体地刻画了焦裕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与会专家具体分析到,《我的父亲焦裕禄》既有精神内核和现实主义美学品格的历史延续性,也呈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品格。该片从宏大叙事中抽身,转向对个体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描摹,其中在工业语境下的表达颇具新意,影片从工业战线开始讲起,拓展了焦裕禄的魅力值。专家认为,从电影《焦裕禄》到今天的《我的父亲焦裕禄》,正是大家传承焦裕禄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电影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拍摄新时代英模题材影片的又一次实践。经典不褪色、精神不谢幕,影片能够再次获得巨大的社会关注得益于做到了“五力”:一是焦裕禄同志伟大的人格魅力,二是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三是女儿凝思父亲的亲情魅力,四是导演镜头语言的魅力,五是与观众心灵相通的共情能力。

焦裕禄题材经久不衰、反复书写,如何创新并有所新的发现?专家认为,《我的父亲焦裕禄》贵在“不嚼过去嚼过的馍”,具体就影片而言,第一个新发现是“吃大雁粪”的细节,它表明了共产党员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血肉联系,无疑是神来之笔;第二个新发现是影片对焦裕禄让女儿卖咸菜这件事的呈现,县委书记没有搞特权,他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由此呼应“我的父亲”这一主题;第三个新发现是焦裕禄在洛阳重型机械厂领导车间成员研发生产了卷扬机,他知人善用。这些细节极好地刻画了焦裕禄的性格,“我的父亲焦裕禄”的形象是写进中华民族伟大进程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形象,非常有价值。

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为英模片创作带来启示意义。与会专家谈到,一是对待英模人物的电影创作态度上,要注重化理为情、变官为民,在情感上打动观众,拉近英模人物与观众的距离;二是在叙事策略上叠加平凡事迹成不凡;三是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展现出立体性;四是在人物特征及评价的描写上,注意运用当代民间话语和流行的口语去评价;五是在思想的提质上,注意深挖人物性格的传统根源。也有专家认为,该片在英模人物的塑造上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我的父亲焦裕禄》写出了焦裕禄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特别是英雄人物的塑造,要敢于面对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从而让人物形象与观众有更多沟通和对话的可能。影片对焦裕禄病痛的呈现是富有感染力的,不只是身体的痛苦,还有精神的痛苦。事实上,还有许多英模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可待挖掘,如果能够像《我的父亲焦裕禄》这样将他们成功转化为典型艺术形象,就会有更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让艺术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