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现实题材儿童文学的春天 ——曾有情军旅儿童小说《金珠玛米小扎西》主题对话
作者曾有情1985年在中国西藏边境留影,身后建筑为外军(印军)哨所,与我军哨所相距不到30米。
新时代包含丰富的时代经验与主题。怎样用鲜活的时代故事回应时代主题?这是当前儿童文学创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的题材越来越丰富,不断有新的开拓。《金珠玛米小扎西》就是一部少见的以西藏戍边军人为内容的儿童小说。如何看待原创军旅现实题材的儿童小说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邬书林: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军事是综合国力较量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关注儿童军事素养的培养、培育,是长远的战略性工作。
《金珠玛米小扎西》将爱国、民族团结、友善、理想结合在一起诠释,又与孩子的成长结合起来,讲述一名藏族少年失去父母后成长为解放军的故事。作者在内容上做了深邃的考虑,结构严谨、情节生动、语言活泼,有阳刚之气。当下,我以为,把军旅儿童文学创作做好,精耕细作,至关重要。
徐 可:《金珠玛米小扎西》中这些最可爱的人,他们驻扎在海拔5200米的冰雪高原,离国境线只有几十米远,气候恶劣,生活极其艰苦。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他们无怨无悔,尽忠职守地保卫着祖国的边境,班长刘大强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正是他们身上忠诚、勇敢的品质和奉献、牺牲的精神,成为小扎西成长过程中鲜活生动的教材,引导他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还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英雄诗篇。
夏 祯:《金珠玛米小扎西》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传播。山西会持续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喜迎党的二十大。山西会更好地发挥出版对创作的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创作资源,实现创作和出版的“共生”“双赢”。
刘建国:《金珠玛米小扎西》是一部反映新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军旅少儿图书。该书通过对主人公小扎西的成长过程和经历的描写,折射出民族团结、军民一家亲的血肉情深,以及小扎西与边防战士共同戍边守防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出当代少年儿童热爱边疆、保卫边疆,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榜样和楷模。
贾新田:《金珠玛米小扎西》是希望出版社精心策划的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它既是一部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军旅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献礼党的二十大的精品力作。
杨 平:作为一部当代军旅现实题材儿童文学作品,《金珠玛米小扎西》的主题意义非凡。边防战士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书写他们的故事非常有价值。当代军旅题材的文学书写,应该引起密切关注。这部作品彰显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当代景象和力量,开创了当代军旅现实主义题材儿童文学书写的新格局。
王利明:《金珠玛米小扎西》是一本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好书,体现了阳刚向上的勃勃生机,能够让读者从中感受到生命、理想、信仰的力量,孩子们也可以学习小扎西身上的奋斗精神。
如果心中没有理想,生命力也不会爆发得如此让人感动,更难以取得如此的成就。“爱国、立志、求真、力行”在小扎西身上有充分的体现,小扎西的故事对当下的孩子们来说,可以启发他们思考人生。
郝振省:《金珠玛米小扎西》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阳刚、好强、智慧、坚韧、向上、优秀的藏族少年的英雄形象,这正是我们今天和未来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指向。
汪守德:《金珠玛米小扎西》有一个好主题,表达和反映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艰苦奋斗、阳光进取的精神,这个题旨特别值得肯定。
真实戍边情形的描写,以及军人用青春与生命守卫国土的震撼性情节叙述,更张扬出边防军人默默无闻却感天动地的牺牲、奉献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不只是以儿童文学的体裁和形式传达某种别样的童趣,还是一部有着厚重承载的可歌可泣、激动人心的英雄诗篇。
刘 颋:《金珠玛米小扎西》是一部非常动人、非常优秀的少年成长小说,它不是简单书写了军旅少年的成长,也不仅仅传递着家国意识,包括正能量和英雄精神,而是把所有的一切都非常好地装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阅历当中。
李东华:《金珠玛米小扎西》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朝向青藏高原,朝向那些我们所不了解的远方戍边军人生活的窗口,这是它的独特意义所在。
李利芳:《金珠玛米小扎西》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空间——雪域高原上的边防哨所。作品将小扎西以实践主体与精神主体的高度去塑造,全篇贯穿他的行动性、能动性与自主性,以小扎西的心理体验与观察视角写哨所生活,以小扎西的精神意志与精神信仰去渐渐代入政治主题,实现儿童性、成长性与社会性的自然对话与融通,这是作品设计得很成功的一个方面。
作家用军人与孩童的精神力量烛照当下儿童生活,积极引导孩子们用好红色资源,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在新时代儿童文学社会价值的发展上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杨雅莲:《金珠玛米小扎西》是一部礼赞英雄、致敬英雄,深具时代意义、现实意义的优秀儿童小说,小读者能够从中汲取坚强勇敢的精神和动力,培养坚毅顽强、勇于担当的品质。国防教育是国之大事,《金珠玛米小扎西》为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冯 臻:《金珠玛米小扎西》这部儿童小说中融合了民族团结之情,彰显了解放军有灵魂、有血性、有品德的优秀品质的团体,以及他们身上所发扬出来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一个藏族男孩参军入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达成了对上述品格和精神的认同。
从小扎西身上体现的这种品格认同和精神认同,实际上也代入了当代少年需要达成这种精神认同和品格认同的价格取向,有助于让当下的孩子从小学做人、学励志、学创造。
崔昕平:小说描绘了少年的智慧、机敏、坚毅、勇敢,塑造了军旅中的少年英雄,展示了昂扬的生活姿态。这样的军旅题材儿童文学书写,对于生活在当下的儿童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精神“钙质”。
王 琦:儿童文学是树人的文学,原创和现实主义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新时代包含丰富的时代经验与主题,新时代呼唤我们走进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创造丰富而勃勃生机的文学世界,满足少年儿童的精神需求,增强少年儿童的精神力量。《金珠玛米小扎西》是一部军旅原创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我们体察时代脉动,感应社会变化,精心策划了这部文学作品。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一个藏族少年在戍边军人的积极影响下自立自强、自我发展、自我成就的信心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金珠玛米小扎西》这部儿童小说就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少年英雄形象。作者曾有情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成功塑造了这个人物形象的呢?
郝振省:从作品内容出发来看,作者通过少年特殊的生死经历、一个特殊的成长群体、一种特殊的少年魅力,成功地塑造了小扎西的少年英雄形象,也呈现了人民解放军这一英雄群像。
王利明:这本书拿到手之后,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可以说一直跟随着小扎西的活动与成长,看到最后,深刻地感受到了理想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
杨 平:这部作品的整体内容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讲故事,没有说教,整个故事情节一气呵成。里面没有心理描写,动作、节奏很快,非常适合男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作品的这种特性也特别适合男孩子阅读。
马光复:这本书的作家善于运用典型人物孕育的典型环境当中的创作方法,重视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完美的融合,所以才能在小说中塑造出了小扎西这个聪慧、早熟、勇敢、倔强、无私、真实、可信、可爱、可敬的,而且比较合理与完美的少年人物艺术形象。
刘 颋:这是一部有趣的、大气的、刚正的、充满正能量的少年成长小说。作品从头到尾贯穿着孩子气、少年气、英雄气,这三股气共同推动着叙事。
从这几个气上来说,小扎西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另外,作品中有大量的游戏性,也就是游戏精神。其实对儿童来说,尤其在少年成长的过程当中,游戏精神是他们把握世界、认知世界的一种动力。因为游戏就是模仿,就是戏仿,他们通过模仿获得经验和成就感,而这就构成小扎西的成长性更加具有说服力的一个原因。小扎西独守兵站时,他堆雪人和捡花生米,在这些游戏里对抗孤独,在这些游戏中找到自我。可以说,游戏精神在这个作品中得到了非常大的表现,让小扎西这个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有说服力。
李朝全:这是一部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优秀作品。首先,作者选的环境是非常独特的,故事的发生地是一个哨所,这个地方属于边境地区,在西藏高原上,环境非常独特。同时,故事的人物主要就是一群军人和一个藏族孩子,这个小说的基本人物关系涉及军队和老百姓的关系、民族关系(藏族和汉族的关系)、中国军队和外军的关系。书中有些很生动的情节、一些对峙的场面都是在独特的环境下才会发生的独特的故事。
崔昕平: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将我们过去的那种战争题材当中少年英雄的塑造模式放到了和平年代的军旅题材当中。所以阅读这部作品,小扎西的形象不再是军营中的旁观者,而是参与其中的儿童,就像那些红色战争题材当中出现的少年形象。作品以一个少年为主角的和平年代的军旅书写为基本定位,还是非常新鲜的。
近几年,原创现实题材在儿童小说创作出版中呈现出火热的态势。如何做好现实题材的少儿主题图书,扎根生活,取材现实非常重要。《金珠玛米小扎西》里的素材全部来源于作者十年的驻边生活,作者是如何用令人信服的文字打动读者的?
曾有情:这部小说的诞生有三个重要时间,一是10年的生活体验,二是40年的创作准备,三是3个月的文字呈现。我把最美好的10年青春奉献给了环境、条件和气候并不美好的雪域高原,却收获了一笔难得的创作财富。
邬书林:《小扎西》的故事是动人的,情节是生动的。这里面有几个我认为讲得很好的知识点,比如放映组遭到龙卷风之后,小扎西靠他的生活经验和战士们一起救护了伤员,找到了被龙卷风卷走的放映员。在这本书的204—210页,仅仅用了6页的篇幅,就很好地把这个故事脉络讲得非常清楚。由此,我认为这本书在情节方面是成功的。
汪守德:这本书的创作反映了三个重要性。第一是有独特生活经历的重要性。如果曾有情不是在西藏生活了那么多年,有了那么多的生活储备,他不可能写好这样的作品。生活支撑了曾有情的写作,这点对很多作家都是有意义的。第二是有长期写作经历的重要性。曾有情这么多年一直从事着文学写作和剧本创作,他写了大量的剧本,在笔头上是比较精巧的。第三是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学观的重要性。之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备受感动,对我们的青少年有教育意义,这与作者倾注在作品里面的价值观和文学观有很重要的关系。
李东华:这个作品不是那种为了主题写作进行一个短期的采风、采访,他确实是对戍边军人的生活非常熟悉,所以他的很多细节是信手拈来的,写得非常放松。这一点和其他的很多作品相比,就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因为有一些作品会有一些用力过度,甚至是因为对生活的不熟悉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编造故事的吃力感。但是这部作品完全没有,所以它读起来很舒服、很流畅。即便是没有去过西藏的读者,也很容易产生代入感。
刘 颋:作家有独特的生活阅历,这部作品当中有大量独具特色的、陌生化的细节。“细节为王”,是细节让这部作品具有了非常高的辨识度。
杨雅莲:“要想写作,就先生活。”《金珠玛米小扎西》这部作品书写坚实,得益于作者曾有情多年的军旅经历,为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
儿童性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少儿主题作品在阐释精神价值的同时,如何更加贴近儿童生活,用儿童视角来表达,《金珠玛米小扎西》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好的探索。那么,小扎西的儿童性在书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邬书林:这本书结构严谨,语言生动。许多地方用的是孩子的语言、孩子的习惯,把雪域高原上戍边的哨所以及军人的故事讲得非常引人入胜,作者这方面的功夫下得很深。
徐 可:在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作者也没有把小扎西描写成一个过分懂事的小大人儿,他童心未泯,天真依旧,时不时还会有些淘气的举动。比如小扎西开始踏上了向梦想进发之路,第一招就是“学”,当兵就要有当兵的样子,身上要有兵味儿,他跟着战士们出操、训练,陪着战士站岗放哨,一招一式都模仿解放军。第二招就是“赖”,当来接他的车子到了之后,他却躲了起来,谁也找不着他。再比如,他和一位比他大不了几岁的新兵赵照吵吵闹闹,但是感情越来越好。当他穿上军装之后,他就在小镇上到处转悠,逢人便介绍自己是金珠玛米小扎西。当他作为只有一个人的站长时,他靠数花生米、堆雪人来消磨时光。这些描写都是符合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心理特征的,是令人信服的。
李东华:这部书对儿童性做到了一种坚守。其实对于儿童文学的主题写作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有时候为了宣扬某种精神,很多作品喜欢拔高孩子的精神高度,所以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成人化和概念化的误区。但是,《金珠玛米小扎西》从头到尾分寸感都拿捏得非常好。
崔昕平:特别值得一谈的是小扎西这个角色体现出来的儿童性。作品中,一班的新兵赵照是一个刚满17岁的大男孩,被安排照顾十三四岁的小扎西。两个男孩都是稚气未脱,有小任性、小脾气,互动间言行举止自具趣味。作家还描绘了多个富于孩子气的情节,如小扎西为留在兵营中的一次次“智斗”;入伍后独自守护哨卡时,小扎西会以游戏的方式,堆雪人、训雪人军队,熬过5个月的独自驻守……作家显然有意识地考虑了儿童文学的可读性,选取了诙谐轻松、直白清晰的讲述基调,诚如作品中对兵营语言的界定,是一种“流淌着兵味儿的生活化语言”。
我们说少儿主题文学作品,不仅要有意义,而且要有趣味,《金珠玛米小扎西》显然是一部既有意义又非常有趣的儿童小说。从表现手法上看,这部小说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汪守德:《金珠玛米小扎西》讲了一个好故事,并且呈现了好的细节。小扎西在哨所官兵的接纳下,在一种近乎人生喜剧式的氛围中,他从一个外来者一步步融入哨所,受到大伙的普遍认可和热情鼓励,并奇迹般地成了一名真正的军人。哨所仿佛是一座人生的熔炉和一道成长的阶梯,又是他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他耳濡目染军旅生活的一切,哨长的宽容与信任,战友的团结与友爱,点燃蜡烛的神圣与渴望,危险来临时的勇敢与坚定,像一条河在他心中流淌,其精神与性格的塑造和提升就是在这点滴之中进行的。作品对这一切的描写并非是单向度的,而是也写到了小扎西对哨所官兵生活的影响与贡献。他虽然年少,但心理和行为仍带有藏民的突出特征,乐观、聪慧、坚强是高原生活赋予他的性格底色,这一点与军人的潜质不谋而合。
马光复:这是一部非常典型和成功的成长小说。在刻画小扎西的成长的时候,作家在书中有两段非常精彩的对比书写,那就是哨所全体官兵两次集体向小扎西表示感谢的画面。这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小扎西的举止言谈和表现,形成了极其鲜明和生动的强烈对比。就是这样的成长,在撞击着我们的魂魄、感动着我们。
李东华:对于孤独的思考也是文学的永恒命题。《金珠玛米小扎西》是一部童书,它既不是刻意地要来思考这个命题,也不是通过玄想的方式去推理这个命题。它只是写实,“孤独”就是边防军战士们的日常。所以,这部作品感人的力量不是作者故意为之,而是那样一群人,他们承受的孤独、艰辛,比起普通人不知道要多出多少倍,而对于生死这样一个人类的终极困境,对他们而言,可能一次风雪、一次小的意外,生命就会猝然而逝。他们不是为伟大而伟大,为崇高而崇高,《金珠玛米小扎西》用朴实的、饱含生命体温的文字写出了戍边官兵们的情怀,也向那些长眠雪域的军魂谱写了一曲朴素的颂歌。
崔昕平:少年兵小扎西的传奇性,在于这个年龄最小的士兵不但吃苦耐劳,而且机智聪慧。他在雪地中藏身,懂得用皮大衣放在身后拖着走,抹平脚印。他懂得识别雪地上失踪战士的蛛丝马迹,成功解救战友。他因而创造了军营中的多个奇迹,成为参军入伍时间最短就荣立三等功的士兵,又很快成为哨所年龄最小的班长。作品生动地呈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少年英雄,书写了一部军中传奇。
冯 臻:《金珠玛米小扎西》这部小说以情景剧式的结构模式体现了艺术创新之处。小说的每一章只讲述小扎西从军路上的一个事件,由一个个不同的事件导向最终的结果。正因为这部小说以轻喜剧的方式来书写一个严肃而崇高的命题,把趣味和情怀、明朗的目标和曲折历程结合在一起,才使得作品可读、好读、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