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返场》评论集文章原发刊物及刊次
序言
返场:重建对话和行动的文学批评
(《文艺报》2020年4月1日)
思潮
“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有这样的生活”
(《上海文学》2010年第1期)
新世纪传媒革命和70后作家的成长
(《文学》杂志2013年秋冬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2月)
二论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文学
(《文艺争鸣》2017年第6期、2018年第10期)
青年的思想、行动和写作
(《南方文坛》2020年第3期)
生于 1977—1987:更年轻世代作家长篇小说地理草图
(《长篇小说选刊》2018年第5期)
细语众声和文学的可能性
(《文艺争鸣》2020年第12期)
作为“文学共同体”的多民族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图书评论》2021年第6期)
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文学的命名、分期及其历史逻辑
(《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
作家
安魂,或卑微者的颂诗
(《扬子江评论》2019年第6期)
从历史拯救小说
(《中国文学批评》2017年第1期)
重提困难的写作,兼及超级现实主义小说的可能
(《钟山》2021年第3期)
“光明的文字划过黑暗,比流星更为神奇”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第4期)
新生代:文学代际,或者1990年代的文学年轮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6期)
现场
《花城关注》(2017—2021):一份中国文学现场的私人档案
这次我们不只谈论电影,也谈谈他们的小说 (《花城》2017年第1期)
异境,或者文学的逃逸术 (《花城》2017年第2期)
制造"85后":一次戏仿的文学命名(《花城》2017年第3期)
被放逐出文学的剧和剧作家 (《花城》2017年第4期)
除了“伤心故事”,年轻作家如何想象“故乡”? (《花城》2017年第5期)
奇点时代前夜的科幻和文学 (《花城》2017年第6期)
他们在“边境线”写作(《花城》2018年第1期)
"听说长安遍地都是诗人"(《花城》2018年第2期)
散文的野外作业(《花城》2018年第3期)
多主语的重叠(《花城》2018年第4期)
从"故事新编"到"同人写作"(《花城》2018年第5期)
文学"西游",或大于小说地理学(《花城》2018年第6期)
来吧,让我们一起到世界去(《花城》2019年第1期)
杂音,或者噪音(《花城》2019年第2期)
译与写之间的旅行者(《花城》2019年第3期)
新的欲望,新的征服——关于中国大学创意写作的自问自答(《花城》2019年第4期)
文学新血和早期风格(《花城》2019年第5期)
文学扩张主义,或者青年写作,思想和行动(《花城》2019年第6期)
"我城"的儿女们" (《花城》2020年第1期)
田野,民族志(个人志)和小说(《花城》2020年第2期)
关于县城和文学的十二个片段(《花城)》2020年第3期)
故土,亦是新地,文学何为?" (《花城》2020年第4期)
"地球村"幻觉和世界行走者(《花城》2020年第5期)
"我想给你一切,可我一无所有"(《花城》2020年第6期)
细语的众声(《花城》2021年第1期)
有时写作者出的圈可能只是文学的"朋友圈"(《花城》2021年第2期)
地方的幻觉(《花城》2021年第3期)
症候性滥长和优雅的丧失(《花城》2021年第4期)
目前的机器写作,不是文学,更不能取代作家创作——关于当下AI写作的技术问题(《花城》2021年第5期)
我们以为是越境,其实可能只是一次转场(《花城》2021年第6期)
(《花城》2017年-2021年“花城关注”栏目总评)
“文学策展”:让文学刊物像一座座公共美术馆
(《光明日报》2018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