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百年史诗英雄情
潘灵、段爱松著长篇报告文学《独龙春风》,是一部具有史诗品质的优秀作品,堪称一部独龙族发展史。
刚刚拿到书,以为是一部脱贫攻坚题材的报告文学。当然,这本书写的就是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独龙族走出贫困的历史。但我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类为脱贫攻坚作品,实际上它写的是一个民族从原始到现代、从贫穷到小康的历史进程。
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春风一度”回顾历史,下篇“春风二度”描述现实。从篇幅分配看,历史与现实的比例大致是2:3。与很多同类题材的报告文学不同,《独龙春风》用了很大篇幅来回顾独龙族的历史。一般来说,同类题材的报告文学,往往会用比较短的篇幅简要回顾一下历史。但是,这本书却用了超过五分之二的篇幅,翔实地叙写了独龙族的历史。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着力为独龙族立传的写作意图。
1895年10月,法国探险家亨利·奥尔良率领的探险队来到云南独龙江流域,首次揭开了独龙族这个族群的神秘面纱,留下了关于独龙人的影像和文字。从那时开始,独龙族这个神秘的民族,才开始进入世人的视野。在很长的时期内,它都处于封闭、落后、贫穷、愚昧、卑微之中,甚至连一个正式的名称都没有。他们受人欺负,他们也在勇敢抗争,努力求变,但在很长时间内,依然摆脱不了贫穷、落后、挨欺负的命运,甚至多次几近灭族灭种。直到新中国成立,共产党来了,他们才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依靠翔实的史料,把100多年来独龙族的历史写得生动可读。
独龙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依然处于贫困之中。如何帮助包括独龙族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摆脱贫困,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历史重任。从新中国成立起到如今,党和政府始终高度关心独龙同胞,带领独龙族同胞开始了脱贫致富的新的长征。下篇“春风二度”,作者笔调一转,直接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独龙族的第一次跨越,一下子跳到68年之后,独龙族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独龙族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走出贫困,迈进小康,奔向乡村振兴。为了实现第二次历史性跨越,70多年来,独龙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踔厉奋发,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实现历史性巨变。这一部分,作品更是浓墨重彩,分量很重。
与史诗品质相应的,是《独龙春风》所呈现的英雄气概。《独龙春风》始终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激情,塑造了一批感人的英雄形象。从早期的不屈服于本民族苦难命运、英勇抗争的独龙族杰出代表孔目·金与孔志清父子,到后来全心全意为独龙族同胞奉献的王连芳、杨世荣等党的各级干部,他们虽然没有建立惊天动地的功绩,但是他们的身上始终闪耀着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光辉。这种英雄气概也是构成作品史诗品质的重要因素。
《独龙春风》在写作中需要大量依赖于文献资料,但却没有给人堆砌感,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作者没有简单搬用史料,而是用文学语言把它们转化为生动的叙述,读起来引人入胜。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