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4年时间写出20多万字小说 南充耄耋法官编织文学梦
来源:川观新闻 | 张斌  2022年05月09日08:15

笔耕不辍,82岁刘德伟老人在退休后,花了4年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高山响法槌》。

刘德伟老人

题材的选择缘于老人的身份。生于1940年的刘德伟是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人,1982年从部队转业后,从书记员成长为一名高级法官。

“在我心中,一直有个文学梦。”5月7日,四川南充,记者见到了精神矍铄的刘德伟老人。“我最近看书,又学到了新的小说写法……”谈起写作,老人兴致勃勃。

从新华字典学字到发表文章

写作成为习惯

“最先写东西,是从部队开始的。” 刘德伟回忆,1959年他参军入伍,在部队里当文化教员。

“我13岁上的小学,读了4年考上初中。当时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读了一年多就辍学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半个”初中生,刘德伟在部队算“文化高点”那类,帮战友写信、给排长连长写讲话稿的这样的“任务”就落到了他头上,“可写的时候经常觉得文化不够用。”

“不行就自学,边学边用。”刘德伟告诉记者,当时他有一本新华字典,每天翻每天学。“从学写表扬稿起步,然后写广播稿,后面就给报社写稿。我记得第一篇登报的稿子叫《夫妻满堂红》,夫妻两个人都是打靶好手。”从军期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都曾多次刊发刘德伟的稿件。

《高山响法槌》部分手稿

从翻字典学字到文章被报社刊登,就在一字一句的斟酌间,刘德伟爱上了写作。每天看书写字,在本上记录下那些或长或短,或朴实或激昂的语录,一直到如今,这些习惯他仍未改变。

1982年,刘德伟从部队转业到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基层法官工作担子重,经常要下乡办案,他和同事们的足迹遍布南充每个县区。从书记员到法官,刘德伟对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法官工作深入老百姓,案件各式各样,但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真实深刻的案件、丰富的工作体验,极大激发了刘德伟的写作欲望,也为他日后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在法院工作期间,他也在《人民法院报》等报刊发表多篇稿件,宣传法官事迹以及一些办案经验。

2000年,刘德伟退休了。“写法官,我没有写够。”这是刘德伟拿到退休证时的第一个念头。“写一部关于法官的小说”,也成为他心中一颗深埋的种子。

三改六修几易其稿

八旬法官终圆梦

梦想的种子总会在辛勤的浇灌下开花结果。

当时已经年过六旬的刘德伟开始了动笔前准备。“开始不清楚怎么写,还是自己慢慢学。”他开始频繁出入书店,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书籍、摘抄笔记。寒来暑往,15年风雨不断。

跬步千里,积流成海。2015年的秋天,刘德伟开始提笔创作:糅合典型案例,构思人物,划分章节,梳理出小说的初略框架。“最大的问题是字词的运用,非常犹豫,生怕拿捏不到位。”刘德伟谈到了写作中最大的拦路虎,“又从字典翻起,再反复看经典名著,反复揣摩,字词怎么写怎么用。”

长篇小说《高山响法槌》

除了文学素养的难题,身体则是老人面临的更为现实的考验。虽然经常锻炼,身子骨还算硬朗,但毕竟七十过半,写作又是个耗费心力的过程,刘德伟在写作中也曾晕倒,可醒来之后他又提笔继续。“这是当时的部分手稿。”在采访中,老人抱出一沓厚厚的稿纸,每一章都用订书钉订在一起,20多万字一笔一划留在纸上。

2018年春天,刘德伟完成初稿,开始二稿修改。创作的苦闷与瓶颈一度让他情绪低落。“改到20章的时候,那几天一直在下雨,窝在家里没出门。那天打着伞到楼下花园透气,看见园里有棵铁树开花了,一下子惊喜交加。”在那一刻,生活中不经意的惊喜与欣慰,让他刘德伟愈发坚定了写作信念。

三改六修、几易其稿,长篇小说《高山响法槌》终于在2021年3月付梓印刷。

这部二十多万字的小说主要围绕基层法官蒋德法审结偏远贫困山区一对中年夫妇“三离三合”的离婚案件展开,把解决家庭矛盾同帮助家庭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最终使处于濒临破裂的家庭团圆。

刘德伟说,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是阆中和营山的两名优秀法官,他们上山下乡,去到乡亲们家门口排难解纷,书里的细节也都是他工作时的亲身经历。

“小说的出版,了了心愿圆了梦,也为我多年的法院工作划上了句号。”摩挲着小说封面,刘德伟老人感触说道,他还想继续写,“直到我写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