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纸价上涨“阵痛”,出版业还能承受多久?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田红媛 晓 雪  2022年05月16日08:30
关键词:出版业

3月时,安徽美术出版社社长王训海按往年经验,开始询问常规纸价格,为秋季教材教辅用纸做准备。出乎意料的是,2021年5900元/吨的价格到今年同期已经飙到了6900元/吨。同一纸种、同样质量,却对应着1000元的涨幅,这直接将他“劝退”,无奈之下他只能搁置采购计划,进入观望状态。

2月下旬开始,仅经过1个多月时间,以文化纸为代表的纸种就迎来了两波涨价潮,每吨纸价每次上调300元,累计上涨600元。4月的最后一周,晨鸣纸业、太阳纸业、博汇纸业等10多家浆系纸厂再次同步函告5月文化纸价格上调计划,涨幅200元/吨。

实际上自2016年底纸张涨价潮后,大多数中下游企业已经遵循“以用定采、刚需为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应急方案。但纸价上涨反复来袭的“阵痛”仍导致了出版成本走高,加上疫情下图书入库、发货受阻,线下、线上销售分别受抑,纸价再涨,这对出版机构可谓“雪上加霜”。

“涨”声何来?

文化纸市场2022年的基本态势是“供强需弱”。主题出版热度不减,但用纸量小幅下降,整体保持相对稳定;随着“双减”政策落实,培训类图书用纸有所下降;其他类图书目前没有明显变化;文化用纸总需求保持平稳。

2021年文化纸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尤其是下半年需求疲软,库存大增,直到第四季度才开始触底反弹,上涨势头一直延续到2022年初。春节以来,双胶纸和铜版纸涨幅分别超过了10%、5%。按常规来讲,一季度并不是传统出版用纸旺季,上一年多会有适量存货,以满足开年的用纸需求。二三月的两轮提涨主因不在需求拉动,而在于成本端——纸浆、化工用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文化纸所用纸浆的浆种主要为木浆,我国造纸木浆的进口依存度超过6成。从进口木浆来源国情况来看,海外供应持续收紧。加拿大受洪水等极端天气影响,浆厂停工、运输通道不畅。UPM公司(欧洲最大的文化纸生产企业)从1月1日起罢工,持续到4月底才协商结束,刚刚复产。俄乌冲突升级,加剧了全球纸浆供应短缺,助推原油、化工原料价格上涨。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时间不确定也加剧了成本影响。在供应链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纸浆价格一路走高,针叶浆报价重回1000美元/吨的高点。

据北京中版联印刷物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南宸介绍,今年前3个月造纸原料纸浆的涨幅达15%,加上燃料、化工品、运费调整等因素催高,文化纸同比上涨千元左右。1~2月,全国纸和纸板的产量超过2000万吨,同比增长近26万吨,增幅1.7%。国内各大型纸厂文化纸板块在盈亏线上下挣扎,部分处在亏损状态。面对成本居高,压缩产能成为必然选择,部分大型纸厂调整产品结构和文化纸产能,中小型纸厂停机规避亏损。

淡旺季趋于模糊

各大纸企挺价意愿强烈,订单的落地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2022年一季度财报公开数据显示:太阳纸业净利润约6.75亿元,同比下降39.08% ;博汇纸业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77.72%;晨鸣纸业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90.34%。头部文化纸企一季度经营仍显艰难,颓势未止。可越是低迷就越要提涨,不然就等同于给下游以降价的信号,尤其等到5月出版订单释放完毕后,迎来市场疲软,涨价动力将更加不足。

谈到今年纸价的整体走势,王训海直言“有点看不透”,但可以预判的是,不会再像2021年一样大起大落。价格高位将维持一段时间,淡旺季区别也不会特别明显,预计6月底出版社备好纸后,7、8月份纸价会稍有下调,年底将再次上扬。

作为教育出版民营书企掌门人,河北一路领先图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晓华一直关注着纸价态势。他认为,随着秋季教材教辅备纸旺季的到来,纸张价格迎来了恢复性上涨,接下来还会有小幅上行,一直持续到8月左右生产季结束。

陆南宸也表示,“二季度造纸成本受疫情延宕和国际大环境以及区域突发事件的多重影响将在高位震荡,纸张报价也会拉升到高位,成交价格略低。随着二季度秋季教材采购的结束,预计下半年用纸量持续平稳,价格会随着成本下降和而存在下行空间。”

下行空间还有多少?估计并不乐观。考虑到成本等综合因素,即使有下调,也只会是在当前高位基础上的略微浮动,再想回到涨前的价位恐怕很难。出版方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接受”,在观察中找准采购时机,保证刚需用纸。

记者了解到,中版联公司一直积极做好中国出版集团内出版单位的纸张供应,在市场信息交流、产品采购时点、产品质量、合同履行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为出版社提供服务和保障。严格合同管理和质量监督,做好资金调配和合同履行工作。同时,发挥集团纸张整合的优势,平抑价格,保证质量,形成供需联动和保障机制。

图书定价将继续提涨

一系列变化传导至终端,结果就是新书定价上调。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书价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开卷《2021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2021年新书单印张定价从2020年的6元上升到近7元,新书定价中位数由2020年的48.00元上升到49.80元。“商报·卷藏”《2021馆配市场分析报告》也显示,2021年参与馆配的图书单册平均价格为58.32元,较2020年上涨8.95%。

纸价上涨直接带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进而导致印张定价、图书定价的上涨和发行折扣的调整。于晓华提到,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对中小学教材教辅用纸、字号、行距提出强制性标准,将带来教材教辅图书用纸克重、印张的上升。叠加纸价波动,一定会带动教育类图书定价的爬升。

出版机构提高图书定价,纯属保住毛利率的无奈之举。或许从另一个角度看,新书也还算幸运,毕竟还有调整的可能性,而旧书加印就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卖得不错,忧的是很多还没下印厂,就已经注定了赔钱。涨已经是必然,涨多少合适?“估计会高于纸价的涨幅”。王训海刚说完,马上又补充道:“但也要具体考虑,你一个印张定价四五块钱还可以,定十四五块,就直接吓走读者了。”

还有一些信息值得业界参考。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一些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印刷品种在增加,备纸量逐渐有所减少。另外,掌阅科技探索的“先电后纸”模式,让电子书先行接受市场检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体书的成本风险。

造纸产业链得不到健康发展,各方都在运筹博弈中,但到最后可能并没有赢家。处在链条下游的出版机构是被动方,或许需要更积极地找寻其他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