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注重呈现展品背后的故事、修复的细节、互动的体验 鉴古观今 讲述文物的故事
2021年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主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展览现场人气十足。展览闭展后,通过在线展示,继续让更多观众跨时空观赏。
今年,该展览入选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初评,最终结果将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揭晓。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更多地展示展品背后的故事、展现其中的细节、增加互动体验,成为近年来展览的趋势和重点。
展现新成果与新理念
古朴、厚重,藏于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伯椃虘簋,腹底刻有铭文“万年永宝”字样。这件重器有着感人的前世今生。1978年,原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在通县物资回收公司征集到残缺约1/5的铜簋残片,之后专家从数次拣选的若干残片中将铜簋修复。“万年永宝”展不仅展出了该文物,呈现文物背后的故事,还从伯椃虘簋的铭文中提炼展览主题,展示我国馆藏可移动文物保护成果。
走进“万年永宝”展展厅,未来感和传统风交织的艺术风格扑面而来。展览展出来自10个省份23家文博机构的50余件(套)展品,共分为5个单元。“万年”单元讲述中国文保科技发展的百年历程,“慧眼”单元聚焦馆藏文物借助现代先进检测设备和学科前沿技术的新发现,“巧手”单元突出化腐朽为神奇的新技术,“芳华”单元突出技术体系复原,“永宝”单元讲述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预防性保护。精美的文物,深入浅出的文物知识,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让展览兼具科学性、专业性、科普性、趣味性。
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绘兵马俑、福州南宋黄昇墓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丝蛋白加固、马家塬战国车舆复原、石铠甲修复……展品精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物,讲述每件文物背后的文保科技故事,展现科学认知的新发现、保护修复的新技术、工艺复原的新成果、预防性保护的新理念。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万年永宝”展策展人周旸说:“通过展览,我们希望诠释和体现从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的文物科技创新。通过‘文物+科技’的融合设计,勾勒出从实验室、修复空间到博物馆工作空间的参观脉络,帮助观众直观理解专业的文保知识,借助科技手段来重新认识中华文明。”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指出:“本次展览基于馆藏文物保护学术成果交流、科学技术手段揭示、文物艺术价值呈现的定位,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和科学复原的最新成果,展现馆藏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
增强互动性与沉浸感
展览期间,“万年永宝”展通过直播、参观、讲座等形式,扩大了文物保护科技的知识传播和受众群体。展厅内外,处处科技风。
展厅里,引入了AR(增强现实)技术,利用APP及AR眼镜等穿戴式设备,实现展厅现场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设置多个基于声光电技术的实验演示,观众能身临其境,“秒懂”文保科技原理。
展厅外,10场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将精美文物背后的保护修复理念、技术、材料与科研成果呈现在公众面前。展览还通过在线虚拟展示,实现跨时空呈现。
书画生物揭展体验活动让参与者了解传统书画装裱的过程,了解文物保护需要多学科的介入。在“鉴古观今,心智为镜”亲子活动中,授课老师为观众介绍我国古代铜镜的历史文化,观众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铜镜。
有观众留言,这是第一次在观赏文物、了解历史的同时,了解文保背后的细节和工作。
提升专业度与故事性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前身)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局合作,运用两套保护法对秦俑彩绘加固,有效保护了一批出土的珍贵彩绘陶俑,使以后出土秦俑保留色彩成为可能。“万宝永年”展中,真彩再现——秦始皇陵兵马俑制作工艺与色彩复原部分就采用图像、视频等展示了这种技术。
不但呈现“然”,还呈现所以然。“对于文物认知科学知识,以往多为针对文物的历史信息解读。面对观众更深层次诉求,我们将带有学术性的文物保护知识通俗易懂地传递给观众。”周旸说,以文物为出发点,展示考古学、材料学、工艺美术、科技史等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借此复原相对完整的古代技术体系,令绵延千年的传统工艺绽放新光彩。
如今,博物馆的展览策展更为深入,更注重展示展品背后的故事、其中的细节,增加互动体验,成为近年来展览的趋势和重点。“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通过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介绍、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梅兰芳艺术人生展”通过梅兰芳艺术生活相关的珍贵实物,诠释一代艺术大师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创造,还特别展出了梅兰芳不同时期所穿的戏服。
同时,借助互联网,展览的内容品类和呈现形式也更为丰富多元。不少展览依托线上线下联动、通过沉浸式逛展等创新形式,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打卡。专家指出,展览深入挖掘故事、呈现丰富细节,可以让观众更多更全地了解相关知识和背景。而互联网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也将给展览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让文物和展览“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