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大陈岛的孩子》: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马光复  2022年05月20日09:22

  袁晓君的《大陈岛的孩子》(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是儿童文学长篇小说里比较罕见的一部以垦荒为题材的作品。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了小主人公黄晓洋在老垦荒队员、他的爷爷奶奶陪伴下,到当年闻名全国的垦荒地大陈岛参观的故事。他们在路上偶遇祖籍大陈岛的陈爱国爷爷和他的小孙女陈米莉以及前来接应他们的岛上民宿客栈的肖大海,小说以三个少年以及他们家人的过往人生和今昔变化,演绎出大陈岛大半个世纪的拼搏史与奋斗史。

  在故事架构上,小说采用多条线索并行与交错发展的复合形式。一条线索是黄晓洋的上岛参观和他爷爷奶奶的垦荒经历;第二条线索是小女孩陈米莉听爷爷陈爱国与岛上分别多年的亲朋好友倾诉乡愁;第三条线索是大陈岛的发展变化、现实景观与岛上垦荒英雄们的事迹和辉煌历史。这三条线索几乎涵盖了大陈岛的全部历史,构成了一幅全景式风情画。特别是回来寻根的陈爱国和陈米莉,他们的乡愁、经历以及目睹岛上变化后的感受,有力烘托了小说主题。

  作者袁晓君力求故事情节丰满生动,目的是更好突出小说主题,写出几代人对“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的接续和传递。1956年至1960年,先后共五批467名青年志愿者奔赴大陈岛参与垦荒建设。今天,年轻一代面对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更不能丢掉老一辈的精神馈赠。作者特别写到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给习爷爷写信的情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希望你们向爷爷奶奶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大陈岛的孩子》的写作价值。

  从艺术上看,《大陈岛的孩子》是一部有明显纪实性的小说,但作者将真实事件、真实历史背景与艺术虚构出的人物处理得严丝合缝、浑然一体。比如大陈岛上的思归亭、垦荒纪念碑、甲午岩、垦荒雕塑等实景都十分准确具体,小说中的一些人物,比如张婧怡等小朋友,也是实打实的真名真姓。这样处理十分巧妙,既具有艺术想象的魅力,又令小读者有代入感。可以说,这部弘扬垦荒精神的作品,是开拓儿童文学新领域、新边界的一次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