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拓展副刊的承载疆界 ——以开设“二十四节气专栏”为例
本文所说的副刊,特指报纸的文学副刊。传统的报纸文学副刊,向来强调文章的文学性,亦即思想性与艺术性。不过,既然是报纸的文学副刊,在强调文学性的同时,亦不可能完全脱离新闻纸的新闻属性。一般来说,新闻强调的是速度、锐度和广度,副刊则体现的是深度、厚度和“靓度”。副刊不是新闻的附庸,它使新闻更富丽,是对报纸新闻性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深化与开掘。
业界常讲,“内容为王”“作品王道”。就报纸文学副刊的内容而言,主打文章体裁以散文居多,属于名副其实的“担纲花旦”。但是作为参评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在一年一度的报纸副刊作品评选时均要求:“报纸副刊的作品仅限杂文、文艺评论、特写、报告文学四种。报纸副刊作品要求时代感强,体现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的统一,格调高雅,特色鲜明,文笔生动。”相比之下,可参评的四种副刊作品,在其他传统副刊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之外,又特别强调了两点——时代感与新闻性。可以说,特写和报告文学,是融合了文学性的深化与升华了的通讯报道;杂文与文艺评论,是融会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杂谈与评论。一位资深专家说得好,既然是中国新闻奖,怎么可能离开它的时代感与新闻性呢?
中国社会报《孺子牛》副刊从创刊伊始,就在注重副刊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前提下,特别强调在编选稿件、撰写文章时,要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新闻特色。2021年11月11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对其做好适时的解读和传播。今年初,中国社会报社编委会决定在《孺子牛》副刊开设贯穿全年的重点选题——“二十四节气专栏”。作为重点选题承担者和专栏文章撰写者,笔者在“开栏语”中对“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实践意义总结道:“二十四节气是华夏先民根据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之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对于我国北部——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事活动,数千年以来一直具有极其宝贵的生产规律总结性和实践操作指导性。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结晶’,是华夏先民‘天人合一’的伟大发明,是五千年灿烂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事件’。”面对这样一份璀璨而宝贵的华夏文明遗产,面对这样一个历史与现实密切关联的重大文化课题,怎样才能更好地书写、解读并广泛地传播呢?把“二十四节气专栏”开在《孺子牛》副刊上,既要符合“报纸副刊作品要求时代感强,体现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的统一”,同时还要充分表达出“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以及与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社会风俗、生活习俗等相联系。为了将诸如此类的“溢出效应”充分表达出来,就必然要求拓展文学副刊的承载疆界,从思想内容、科学内涵与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谨将笔者撰写“二十四节气专栏”系列文章之心得体会总结如下。简而言之,要重点抓住“八个性”。
经典性与现代性。据明代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夜航船·天文部·时令》讲:“伏羲始立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周公始定二十四节,以合二十四气。”“二十四节气”是华夏先民最伟大的有关“天人合一”的创造发明,即使再过千百万年,对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作用和指导意义。可以说,“二十四节气”具有原创性与规律性、经典性与现代性。因而,要想让“二十四节气”之类的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就必须深入挖掘、研究、解读、传播中华历史文化典籍,诸如《逸周书》《礼记》《大戴礼记》《淮南子》等等。再如,具体写到不同地域惊蛰时节的“惊蛰种瓜,车载船拉”,乃至小满时节的“小满前后,点瓜种豆”,就得对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瓜——即如《易经·姤卦》中的“以杞包瓜”,《左传·庄公八年》中的“及瓜而代”,《诗经·大雅·绵》中的“绵绵瓜瓞”和《小雅·信南山》中的“疆埸有瓜”,以及《豳风·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和《豳风·东山》中的“有敦瓜苦”等,都是些什么瓜——有所了解和研究。倘要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尚需对古代农书有所研究。比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西汉氾胜之著《氾胜之书》(辑本)有种植杂粮“九谷忌日”之记载:“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谷子),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此非虚语也!”东汉崔寔著《四民月令》(辑本)亦有“草灰防蠹”之记述:“四月立夏节后……草始茂,可烧灰。”并讲道:“五月,芒种节后,阳气始亏,阴慝将萌;煖气始盛,虫蠹并兴……以灰藏毡、裘、毛毳之物及箭羽。”诸如此类,种植杂粮要注意避开其“忌日”,草灰可当作绿色天然防虫剂……古籍中具有实用价值的这些记载,既具经典性,又有现代性。
实用性与时效性。“二十四节气”的最大特点,就是前面所讲过的,“数千年来对我国北部——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事活动,一直具有极其宝贵的生产规律总结性和实践操作指导性”,因而具有恒久的实践性与经验性、实用性与时效性。怎样才能把这几个性准确地表达出来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运用、发挥好谚语(特别是农谚)的实用功能和语言工具作用。俗话说,“种田无定例,全凭看节气”“节气抓不好,一年白拉倒”“庄户人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子撒进地”。而“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可以用大量谚语来表述。以小满为例:从气候来看,“小满小满,不热不寒”;从农作物的生长期以及当下该干什么农活来看,“小满临,麦满仁”“小满三天遍地黄,再过三天麦上场”“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从当令时鲜来看,“小满苦菜秀”“小满桑葚黑”“小满见三鲜”(所谓“三鲜”,在北方不同地区略有差异,有说黄瓜、蒜苗、樱桃,有说油菜、黄瓜、樱桃,还有说是桑葚、樱桃、黄杏)“小满三日见三黄”(杏黄、麦黄、茧子黄);从地区差异来看,无霜期比较短的晋北地区是“小满前后,点瓜种豆”,而黄河南岸地区却是“惊蛰种瓜,遍地开花”“惊蛰种瓜,车载船拉”,等等。每一个节气都要准确地踏着时间的节点,一个节气“三候”,一候五日。比如“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小暑至”。这不就是它的时效性吗?而且,“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用多种谚语来表述;这些丰富而生动的谚语,无不反映出节气的实用性与时效性。
知识性与科学性。“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是一个内蕴积聚丰富、知识藏量巨大的“信息宝库”,有的节气甚至还蕴藏着历史文化、天道人文的“大学问”。譬如,写春分与秋分,必然要写到春社与秋社;写春社与秋社,也必然要从“立春(立秋)五戊为社”谈起;写“五戊为社”,关乎天道人文的“十天干”即不可或缺,关乎历史文化的“封土为社”“江山社稷”亦不能不谈;写“封土为社”,就会写到远古祭祀“社神”的集会,就会写到“社会”的雏形……因而每一个节气,都具有集群性与散发性的知识点。其中不少知识点,还会成为人们习焉不察的“盲点”。比如,小麦会开花吗?这对不少人(包括农民)来说,有些含糊。有鉴于此,笔者在《小满临,麦满仁》一文中写道:“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云:‘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飞。’山西老歌《汾河流水哗啦啦》也唱道:‘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待到五月杏儿熟,大麦小麦又扬花……’也许有人不知‘麦花’为何物?在每年农历的三四月份,北方最晚要到五月份吧,是大麦、小麦的扬花期和灌浆期,它们的‘花’,就是每颗麦粒尖儿上吐出来的比米粒还要小的小白粒儿,小得像雪霰一般,所以范成大才说‘麦花雪白’。”并以农业种植方面的科学知识补充道:“冬小麦的生育期分为十二期: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到小满前后,就是小麦的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所以俗话说:‘小满临,麦满仁。’”这样,就把知识性与科学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趣味性与文学性。把“二十四节气专栏”开在《孺子牛》副刊上,就要展现出副刊文章的特色。换言之,撰写“二十四节气专栏”系列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把它写成从网上搜罗一大堆资料,然后再攒成一篇堆砌材料的说明文。故撰文时,在注意占有材料的独特性和对材料之独到的分析与研究前提下,还要特别注重文章的趣味性和文学性。这就要求作者“在场”——即“我在”讲述,并要注入“情愫”——即带有感情色彩,情感是艺术的本质。《谷雨种大田》如此开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谷雨来临,它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到人间一卷之》这般结尾:“时逢立春,一家人动手制作春卷、春饼,‘聊把一尊酒,共寻千里春’,多好!”《惊蛰百虫动,走马快耕田》如是讲述:“我国古代先民的农业耕种经验之积累,最初是以大自然的某些物候作为参照的——什么花开的时候干什么,什么鸟叫的时候种什么。……(惊蛰)三候‘鹰化为鸠’,‘鸠’指布谷鸟。鸠是鸠鸽科部分鸟类的通称,有41属309种,可谓种族庞大。而其中一种‘鸠’的叫声很特别,一般是双音节的‘布谷,布谷’,所以叫布谷鸟。不过,我童年以来在故乡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是三个音节的‘咕咕——鸠!咕咕——鸠’,所以故乡从来就把它叫做‘种咕咕’,有‘种谷谷’之谐音。前年春天回故乡,跟母亲在姐姐家小住几日,我又听到了它那熟悉的叫声,故特意分辨并确认了一下,没错,就是三个音节的‘咕咕——鸠!咕咕——鸠’,而且‘鸠’的落音很重,颇有号召力!这使我回想起童年时光,每当听到‘种咕咕’在树上发出‘咕咕——鸠’的叫声,我便和顽皮的小伙伴们齐声大叫:‘咕咕——鸠!打连——豆!打下连豆喝稀——粥!’”由于“我在”,不只讲大道理,也讲有趣的故事。这种“我在”叙述的行文风格,以及带着感情色彩的形象描述,是典型的散文化写作,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与文学性。
民为邦本,食为民天。“二十四节气”即使最晚从“周公始定二十四节”的西周初年算起,三千多年以来已然惠及华夏万亿兆民,并且仍将千秋万代继续惠赐下去。这是华夏先哲最辉煌灿烂的创造发明,也是对中华民族最伟大而深远的恩荫贡献。因而继承、弘扬、挖掘、研究、解读、传播好“二十四节气”之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媒体并媒体人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
新时代,新课题。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必将对传统报纸副刊构成更多新挑战。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如何与新兴媒体更好地融合,有效拓展报纸副刊的承载疆界,在急剧变革的融媒体时代亟待探索出一条新路。这就需要在坚持走“做好内容”的精品路线的同时,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创新与发展。创新永远在路上,只有更新,没有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