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百年儿童电影的艺术历程
来源:中国文化报 | 谭旭东 李昔潞  2022年05月31日08:02
关键词:儿童电影

如果说1905年《定军山》的上映拉开了我国电影发展的序幕,1922年杜宇编导的无声短片《顽童》则首次将儿童作为影片描绘的主要人物,也成为目前我国公认的第一部儿童电影。不过,《顽童》只是简单地展现了儿童顽皮嬉戏的场景,在故事讲述和整体结构上并不成熟。1923年,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完整讲述了流落在外的男孩余璞救爷爷于危难之中,最终实现一家团聚的故事,它是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第一部长故事片,也是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长片,标志着我国儿童故事片从此走上了发展正途。

中国儿童电影发生期的历程与经验

我国儿童电影是在五四新文化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它稍晚于儿童文学和儿童戏剧的诞生,却也随着现代教育观和儿童观的普及与接纳逐渐走进了我国儿童群体的日常生活。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儿童电影与普通电影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在电影业起起落落的发展变化中,儿童电影因其题材和受众的特殊性,在思想价值、情节内容和风格样式方面的变化相对较小,这时期儿童电影多为以儿童为主角的家庭、社会伦理剧。从1927年起,受武侠神怪片的影响,也涌现了许多描写小英雄、小侠客的儿童电影。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当头,广大国民对伦理片、言情片、武侠片、神怪片逐渐丧失兴趣,电影事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左翼电影潮的深刻影响下,儿童电影改变了滑稽打闹、低俗无聊的电影风气,加入了反映现实、教化儿童的深度和力量。1933年3月,“党的电影小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加强对电影工作的领导,推动电影事业进步,这时的电影与时代的结合更加紧密,真实地反映现实,细致地剖析人性。在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引导下,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儿童电影褪去了20世纪20年代儿童电影的单一伦理色彩,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涌现出以《迷途的羔羊》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儿童电影。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反动统治走向覆灭,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黑暗尚存一丝、光明即将到来的时刻,产生了不少以戏剧形式表现的电影。1949年摄制的《三毛流浪记》就是这样一部引人发笑、引人深思的作品,不仅是那个时期电影作品中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可以说,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30年里,中国儿童电影完成了艺术化的道路,为之后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艺术基础。

当代儿童电影走向儿童立场与艺术本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对儿童教育和文化艺术高度重视,因此儿童文学、儿童电影和儿童戏剧在整个文艺体系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涌现了如《鸡毛信》《民兵的儿子》《黎明的河边》《地下少先队》《五彩路》《英雄小八路》和《小兵张嘎》等极具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塑造了一批鲜明的儿童形象。随后的十年,儿童电影也出现了不少红色经典作品,比如《闪闪的红星》《向阳院的故事》《黄河少年》《烽火少年》和《草原儿女》等。红色题材的儿童电影表现主旋律、传达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像“嘎子”和“潘冬子”这样的儿童形象和“雷锋”这样的英雄形象也在电影热映的推动下成为时代的楷模,影响了几代少年儿童。

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我国儿童电影的大发展时期,涌现了如《我的九月》《哦,香雪》和《草房子》等经典作品。这段时期的儿童电影有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儿童本位,即儿童电影着力于刻画儿童真实生活,反映儿童精神世界,也展现成人对儿童的关注、关爱以及社会对儿童群体的关心,这与新时期文艺的人道主义和人的文学的观点相呼应。二是儿童电影回到了艺术的位置,尤其是回到了作为电影艺术的位置,在色彩运镜、内容构思、叙事方法等方面都展现了独特的艺术性,呈现出“诗化”的特征。三是儿童电影主动承担了时代启蒙和社会教育的功能,试图以电影的方式来弥合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差异,并唤起整个社会对儿童世界的关爱以及对儿童成长的呵护。儿童电影在这一阶段有力地呼应了儿童文学,并与儿童文学、儿童戏剧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儿童电影对儿童文学的大量改编,推动了现代儿童文学和当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接受及经典化。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儿童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这一现象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一是儿童电影需要同其他电影一起接受市场的考验,然而儿童观影主要依赖于家长的选择,且儿童电影的受众群体有限,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如其他电影。二是互联网迅速发展和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短视频等网络文化产品对儿童电影产生了冲击,儿童电影传播由传统院线模式进入到了新媒体分享模式。三是激增的儿童读物和儿童文化产品,分散了儿童的文化消费注意力,儿童和家长有了更多的选择,儿童电影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边缘化。四是儿童电影本身从生产到传播机制未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儿童受众的新需求,成人作为创作主体对儿童受众的各方面需求把握不够到位,儿童电影本身的观念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观众群体的特殊性造成了儿童电影发展的困境。

百年历程凝聚了可贵的艺术经验和贡献

中国儿童电影在100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走过了曲折的发展之路,甚至在进入新世纪后受到来自新媒体等的巨大挑战,但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

首先,再现了童年生命状态,反映了时代精神及中国人对儿童的爱。中国儿童电影以视听艺术的形式演绎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原初真实的人的愿望和期待。如1923年的《孤儿救祖记》反映了当时儿童的苦难,赞扬美好品德,抨击恶劣人性,关注儿童教育等社会问题,影片结尾处,余蔚如投资兴办学校也彰显了“教育兴国”的进步观念;特殊年代,《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中的小英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成为一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榜样;20世纪90年代的《草房子》和《花季·雨季》等优秀电影作品,反映了当时的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好奇、困惑等不同的真实心境。可以说,100年来,中国儿童电影征服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收获了良好的市场价值,拥有了惊人的国际影响力,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电影史。此外,中国儿童电影保留了对儿童世界的关注和爱好,也保留了对本真人性的关注,展示了中国人的仁爱之心,以及对儿童生命的重视。

其次,中国儿童电影在儿童文学的改编中显示了艺术创造性。1922年至1949年诞生的23部儿童电影,其中有近1/4改编自儿童文学;在1949年至1976年摄制的54部电影中也有接近半数来源于改编,其中更有22部作品改编自我国的儿童文学,迎来了我国儿童文学改编电影的第一次高潮。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儿童电影是1953年拍摄的《为孩子们祝福》,它是根据秦兆阳的同名儿童小说改编的;1954年,根据华山同名小说改编的《鸡毛信》也摄制完成,并成为我国在国际上获奖的首部儿童故事片;1978年至1990年诞生了99部儿童电影,这期间,几乎每一年都有儿童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影响最大的《城南旧事》《红衣少女》《我的九月》等影片均为儿童文学作品改编而来,这些作品在评赏中的关键词为“思想性”,而这正是在中国儿童电影发展过程中被反复提到的有待研究突破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儿童文学的改编贯穿了儿童电影发展的各个阶段,这种传统使得中国儿童电影有了文学性、审美性、思想性,在内容和主题上更加贴近儿童的真实世界,这也成为新中国儿童电影广有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行至今日,中国儿童电影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不难发现它依然闪耀着夺目的艺术与思想的光芒,不但烛照了几代电影艺术家辛勤的奉献与爱,也见证了我国文学艺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绩。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的历程、经验与贡献将为新时代的儿童教育和儿童文艺提供可借鉴的样本,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