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乡村儿童打开阅读之门
日前,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乡村儿童阅读一直是我国全民阅读中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帮助乡村儿童打开阅读之门是一项艰巨任务。
英国文学家和儿童阅读推广人艾登·钱伯斯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儿童阅读循环”理论,这一理论由“选书”(藏书、近在手边的书、拿得到的书、陈列方式)、“阅读”(阅读时间、听故事、自己阅读)、“回应”(“我好想再读一次”、正式讨论、读后闲聊)三个环节组成,每次阅读时,阅读者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循环过程。其间的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另一个结果,周而复始。而在这个循环过程中,都需要“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给予指导和帮助。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国家对乡村教育投入的增加,农村的孩子不再无书可读,最缺乏的恰恰是“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给予指导和帮助。笔者调研中发现,在农村,很多家长难以担当阅读指导大任,“几乎从不陪伴孩子阅读”的家长占比21.12%,“曾陪伴孩子阅读,但不频繁”“寒暑假会陪伴孩子阅读”的家长占比66.25%,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仅占比12.62%。这和城市儿童的阅读状况形成鲜明对比。2016年《中国城市儿童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在阅读影响上,父母、老师、同伴是对孩子阅读习惯养成最重要的三类人,其中父母以34.8%居于首位。”
要解决“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这一困扰乡村儿童阅读的主要障碍,关键在于乡村教师,因为乡村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基本依赖学校老师的督促。
乡村教师是乡村儿童阅读的主要指导者,他们对阅读的重视程度、指导力度及打造阅读环境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乡村儿童的阅读水平。乡村教师的阅读素养和文学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乡村儿童的阅读质量。然而,受我国高校儿童文学专业设置不足、乡村学校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发展前景不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乡村学校较难吸引到足够多的优秀教师。有的乡村教师年龄偏大,教学方式陈旧落后,不少人除了教学工作,还要承担农活、家务劳动。一些乡村教师自身缺乏阅读的条件和习惯,平时的阅读仅限于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比如有调研显示,17.72%的乡村教师只讲教材,不会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16.78%的乡村教师因为学校条件不够,有心无力。所有这些表明,帮助乡村孩子打开阅读之门,首先要做好乡村教师的工作。
一方面,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有余力的乡村中小学教师根据乡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设特色阅读课程,如绘本课、诗歌课、故事课。鼓励乡村教师学习了解“在地化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打通阅读和生活的联系,从广阔的乡土生活中发掘学习资源,把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至无限的“从生活中学习”。比如,当阅读关于自然的读物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田野,在实地考察中感受自然的美,学习、创作关于自然的诗歌或散文。如此一来,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老师也能改善原本枯燥的课堂氛围,双方都会获得更多乐趣。对于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给予指导的乡村教师,学校在绩效考核上要给予适当体现。此外,还须尽量给乡村教师提供到高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努力提升乡村教师的文学素养、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及教学设计能力,鼓励他们开发出适合乡村儿童特点的乡土读本。
另一方面,要扎实做好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工作,积极为乡村学校培养优良师资。我们要鼓励部属师范大学和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加强乡村教师储备人才培养,培养既具备语文教师的普遍职业技能,又对乡村文化有了解,还热衷乡村教育的新型乡村语文教师。在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有必要将乡村文化知识融入课程目标及课程的组织与评价中,还应鼓励师范生在假期走进乡村学校,以开设阅读课、组织读书会等形式对乡村儿童进行阅读指导,加深师范生对乡村儿童心理、情感及阅读需求的了解,锻炼他们的阅读指导能力。
此外,还应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对乡村教师组织儿童阅读活动给予支持,比如可以设立专项阅读推广基金,搭建乡村教师“阅读推广人”网络平台圈子,加强乡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让乡村教师成为乡村儿童最重要的阅读推广人和指导者。加大公益阅读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如国内童书出版界就创办了公益网站“生命树童书网”,给城乡儿童免费分享了不少优质抗疫童书。组织开发类似于“空中课堂”的公益阅读课程平台,通过优秀师资“云共享”,让乡村学校师生接触优质教学范例和丰富的阅读资源。
改善乡村儿童的阅读状况是个需要多方面协调的大工程,不仅需要硬件支持,还需要软件支撑。在硬件上,要借助公共图书馆的力量,开展馆校合作,促进图书资源流通,尽可能地为乡村教师开展阅读活动提供充足的图书资源;在软件上,可以邀请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或阅读推广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校开设阅读推广讲座,培训乡村教师做好图书阅读指导工作。
要而言之,我们要支持、鼓励更多乡村教师成为乡村儿童阅读的“点灯人”,指导广大乡村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小圈子推动大风气,营造乡村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作者:费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