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丛治辰:理解的难度与小说的价值
来源:《十月》 | 丛治辰  2022年06月27日08:16
关键词:小说写作

写小说是一种艰苦的工作。在《郁郁涧底松》里,周文讲的就是这种艰苦性,小说里那位仁兄为写出一部杰作,生生地把自己给搞魔怔了。这倒也不能完全怪他。依我之见,这位仁兄对小说根本就缺乏热爱,要不是他老爹非要赶鸭子上架,他大概很愿意沦为一名平庸的大学教师。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如果不是他老爹直到晚年还怀着莫名其妙的宏愿,并且非要把如此宏愿强加给自己的儿子,这位仁兄也可能仍未磨灭自己对于文学的野心。这事儿说不清楚,却足以说明人和人之间的彼此理解是何等困难。

这位仁兄显然是父亲的好儿子——他也不大能够理解别人——否则也不至于在小说选材这一关就被卡住。诚然,他在大学里教授文学理论,一定掌握了不少有关文学、有关小说的知识,但对于那些知识以外的现实世界,却实在太少关怀。这样的人非要写小说,堪称一种灾难。看看他大学时代的德性,就知道他想要做一名小说家,怕是难度不小。——“这是他一贯的处世方式:对于和自己不在同一层次的人,他打心眼里是不屑的,只不过为了显出自己素质高,才装出一副客气的态度。”我以为一个致力于写小说的人,处世方式该恰恰相反才对:他大可以在人前表现出一点傲慢和清高,但骨子里却应该是谦虚、宽容和开放的。唯有如此,他才能够不仅站在自己的角度,也站在别人的角度,站在生活中任何位置,去观察和理解他所遭遇或未曾遭遇的一切人与事。但这位仁兄只能看到他自己,甚至,连自己都看不到——他只不过是在努力地矫饰他自己罢了。顺便说一句,我对于周文把文学青年和大学教师塑造成这个鬼样子,其实心怀不满。不过考虑到她自己也是文学青年和大学教师,我就只能选择原谅她,并且认为,在塑造这样一个令人颇感不适的人物形象时,周文有一种对着镜子开怀大笑的自嘲精神。而这,正是现代小说该有的精神。

不过她笔下的这位仁兄显然笑不起来——命运的敲门声把他吓坏了,他年轻时代装模作样的清高和目中无人的愚蠢终于迎来了报应。那个埋藏在记忆里的阿松突然醒来,闯入他的家中,生动展示了一个底层青年如果受到文学青年的蛊惑,会有怎样的后果。这一次,周文简直是近于恶毒地对文学和作为写作者的自己给予了无情嘲笑,甚而我们可以更为具体地说,她是对新世纪初文学对于底层的书写给予了无情嘲笑。“底层叙事”风行的那几年,评论者们始终在纠结一个问题:知识分子是否能够真正地理解底层?知识分子为底层代言,是否有其合法性?在这里,周文似乎明确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并更进一步对人与人之间理解之不可能,表达出悲观的态度——个人与个人之间尚且无法互相理解,更何况是一个人群与另一个人群之间呢?

好在,这位仁兄终于从噩梦中醒来,踏上了寻找阿松的道路。在阿松的故乡,他见到另一个阿松,一个没有被文学捆住手脚或切断手指的阿松,一个将他早年受到的文学熏陶务实地用来撰写商业文案的阿松。这样的结尾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周文对所谓“纯文学”最狠重的一击,但我的看法却有所不同。当这位仁兄将电脑里的小说草稿统统删除,面对空白的文件夹深感空虚的时候,破灭的不是文学梦,而只是“那一种”文学梦;周文所要嘲弄的也并非是文学,而只是“那一种”文学。我恰恰以为,正是在这位仁兄文学梦想破碎的时刻,小说的价值才得到了彰显。在这一刻,这位仁兄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与可笑,跨出了孤芳自赏的牢笼,看到山野之间的广阔风景,以及如阿松这样的世人无限的可能性。或许对于这位仁兄来说,这的确可以算是一个痛苦和绝望的时刻,但对于小说而言,这样的结尾颠覆了自身,却也成就了自身。因此我以为,小说里前一个阿松对于文学的种种怨愤,和后一个阿松对于文学的种种见解,都并非在调侃文学,而恰恰提示了小说应有的气度。在彼此难以沟通和理解的世界里,小说的价值正在于通过不断地替换、翻转,让被遮蔽的重新呈现,让遭怨恨的得到救赎。

或许我们也可以说,恰恰是因为人和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理解是那么困难,所以小说这门艺术才成为必要,并且发展出那么复杂的技术。小说所讲述的故事与所塑造的人物恐怕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以其故事与人物,不断提醒我们理解与沟通的难度。因此,才会有《靛蓝毛衣》这样有如谜团的小说。小说中的女子从遇到邻座男子的那一刻起,便始终无法对他产生信任,于是所有的对话与心理活动,乃至于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都像是与他人、与世界在斗智斗勇。这样一种紧张的气氛,让后面看似渐趋于友好甚至暧昧的交流,难以具有足够的说服力,而显得摇摇欲坠,好像随时都可能崩塌。因此那场事故看似来得突然,其实恰逢其时。当然,这样一种恰逢其时的感觉,与事故发生时男子刚刚给女子讲述完的电影情节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尽管小说一再强调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那种无法信赖更不可理解的紧张关系,在叙事层面却又不断地建立起种种关联,以弥补那些处处可见的裂痕。譬如在女子到来之前,她的座位曾被一个醉酒的女人占据;而女子短暂逃离这个座位时,又有一个女人坐在了这个座位上——尽管火车上更加舒适的空座还为数不少。在我们的女主人公讨回自己的座位之后,那鸠占鹊巢的女人仿佛是凭空消失在车厢连接处,就像是藏进了火车隐秘的暗间;而那名男子在事故发生后,同样躲开所有人视线,从车门的缝隙溜了出去……这些文本当中刻意构造的呼应显然并不能够建立起稳定感,反而进一步暗示了这个世界的神秘与不可知,这让小说结尾处的陡然变故,显得格外顺理成章。小说的结尾不能不让人想起格非的《褐色鸟群》,而这篇小说也像《褐色鸟群》一样,让读者在惊觉此身之偶然与世界之荒诞的同时,深感不解、惶惑,甚至恐惧。像《褐色鸟群》和《靛蓝毛衣》这样的小说,其价值或许就在于刺破了有关于此世坚固的谎言,动摇了我们原本早已麻木的认知,让那些长久被掩盖的断裂与伤痕重新变得新鲜和痛楚。就此而言,这样的小说同样是在与理解之不可能性作斗争。但是,当这样的真相已经一再遭到揭发,今时今日,此类小说总难免令人感到疑惑:诚然如此,然后呢?如果一切具体的经验,都被含混的概念所裹挟,那么小说艺术究竟能够在怎样的意义上不仅揭示真相,并且回应这一困局?

由此必须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在小说中,经验永远比知识重要,智慧永远比技术重要。论叙事技术,方晓的《雨后》至少不如《靛蓝毛衣》那样令人眼花缭乱。甚至可以说,《雨后》所讲述的,真是一个既离奇又老套的故事。——多年之后,曾经的恋人再度相见,女子喋喋不休地说了半天,又耍了种种花招,死缠烂打就是要男子跟她生个孩子。这样匪夷所思的故事梗概,简直可以跟重金求子什么的相媲美了。但因为一种鲜活而真切的经验被灌注在叙述当中,小说就充满了款款深情,使《雨后》成为本期“小说新干线”中完成度最高的一篇。由此可见,在小说当中,故事梗概可能没那么重要,支撑《雨后》的也并不是情节,而是始终萦绕在叙述当中的那位男子的回忆与反思。层层叠叠的回忆不断涌出,淹没了一场尴尬的聚会,也让整个小说有了温度。而沉浸在回忆中,我们会逐渐发觉,原来自己理解自己也同样存在难度。男子看着餐桌对面同样已届中年的故人,一再抚问往昔,其实也是一再追问,追问自己究竟有没有爱过这个女人,追问在自己的生命里,这女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显然,他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假如他当真认定,自己“曾经没有爱上一个女人”,那么那些时隔多年仍不能忘怀的瞬间,那些过往画面中缱绻的情感,为什么依旧如此清晰,如此具有刺痛感?但是,明确的答案或许本来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追问本身,借由此时之“我”与过去之“我”的辩难,这篇小说所讨论的已不仅仅是爱情,而成为对中年人生的一种悠长的慨叹;而我们也不知不觉跟随这名男子,不断翻检我们自己的记忆,不断站在往昔回望现在,透过故人的眼眸审视自我,从而完善了我们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如上所述,这就是小说的价值所在。

就此而言,出生在新世纪之后的杨渡,在小说创作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恐怕还要有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尾随》里有一道怯生生的目光,也在好奇地打量着他人与世界。但这道目光现在还被封闭在狭窄的教室里,并且只能在一张人脸与另一张人脸之间漂浮,而无法深入那一张张面孔背后的内心世界,甚至,连“我”的内心世界都无法进入。这道目光太过羞涩了,又或者可以说,太过冷漠了。连那个“我”颇有好感的女孩,它都不敢直视,以至于我们无法将她从这教室的人群里,从我的情感里去将她特殊地区分出来。这样一种青涩的感情,当然值得珍视。但是谈恋爱也好,写小说也罢,大概还是要努力从那种看似羞怯实则过分自爱的情结里解脱出来,走向广阔的世界才行。这是写小说这件艰苦的工作中,最需要去认真面对,并势必不断面对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