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着冥冥之中那唯一的出口”——评华清的《迷津或梦境》
思想深刻的批评家在诗歌创作上往往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理路, 他们诗歌中所蕴含和闪烁的景象常常耀示出一种奇异的光辉, 就像奥登所说的“染匠的手艺”, 它们所呈现出的“技艺”和“力量”也非常值得称道!
深入阅读华清 (张清华) 诗歌的人, 很容易就能够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批评家, 他的诗歌成就被其批评成就给遮蔽了。在对先锋文学的批评上, 张清华的“思想大气开阔, 艺术感觉敏锐, 对艺术作品总有独到见解。他的批评文字, 精粹、瑰丽, 意味深远。” (陈晓明语) 其实, 他的诗歌在当代诗歌写作中也毫不逊色, 同样体现出了在洞察力和感受力上的敏锐, 在语言和修辞上的瑰丽与精粹, 以及在对形式和意味追寻上的不遗余力。其诗歌中既有灵动的知识化成, 又有丰饶的经验架构;既有纯正的情感质素, 又有不羁的冒犯欲求, 对人情与事理、文化与时代都有着相当可靠的审视与辨复。从风格上言, 华清的诗歌既有澄明的深刻, 亦有深刻的澄明。
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华清的诗歌写作有知识性的一面, 但他对于知识型的诗歌写作似乎并无特殊的爱好。知识性的诗歌写作, 通常有一个“弊病”, 那就是偏好议论与铺叙, 强调逻辑性, 严重时则呈现出一种说理性散文的写作倾向。与其他很多诗人的知识性写作不同, 华清的诗歌对于知识并不依赖,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及以僻奥为格局从来都不是他对诗歌的追求。即使与知识大为有关的篇什, 他也往往能够避重就轻、化繁就简。在《迷津或梦境》这一组诗歌中, 知识性最强的当属《从死亡的方向看》和《博尔赫斯或迷宫》。其实, 前者的“知识性”不过就是形式上的一点呈现, 那就是是诗人起笔化用了多多的一句诗。而除此之外, 诗歌的通篇不过都是在借助这一“方向”来“观察世界”和“人间的一切”。应该说, 这是一种另类和独到的发现, 是一种充满了“奥义”的清醒。所谓思想深刻的批评家的“非同寻常”, 此即是一种表现。后者的“知识性”则主要与博尔赫斯及其写作有关, 如果剥离掉这些背景知识, 我们很容易发现华清此诗侧重的其实乃是对“命运显现”与“照亮黑暗和真理的闪电”的一种可喜的“惊悚”。华清的诗歌总是有它真正要“庇护”的核心所在, 尽管这种核心所在有时与所谓的“知识”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交互。
作为先锋文学的批评者, 华清对于诗歌的现代性技巧是熟稔的。在诗歌中, 他对现代性手法的运用与他的心灵体验也往往契合如一。然而在华清的诗歌中, 我们也很容易窥见到他对创作兴会与灵感的“重视”。当然, 对于写作主体而言, 这种“重视”往往是无形的, 它深深地植根于诗人的骨子与灵魂当中。这是内在的质地, 但却常常以感性的形式发挥作用, 与写作形成了一种微妙而又意想不到的隐秘关系。唐代的《二十四诗品》强调诗歌对“韵味”的追求, 宋代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将对“兴”与“趣”的追求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规律, 强调情与思的触物而生, 以及对联想和委婉含蓄手法的运用。华清的诗歌也很容易让我们发掘出这些传统的支点, 比如其诗歌《过忘川》《迷津》《梦境》等皆是如此。《过忘川》显然是一种空灵的想象, 然而一旦将生存境遇与之相衔接, 则“忘川”便已不是虚妄之河。《梦境》一诗虽然是对多年前某事的一个追忆, 但对事件的描写和叙述却也体现出一种“模糊”的存在。《迷津》虽然以某个人的回忆与讲述为“架构”, 然而其中对细节的展开和意境的营造也表现得蕴藉空灵, 有味外之旨。更为难得的是诗人对诗中意境的“忘我”营造, 其语言的清澈和灵性生长, 让很多人都陷入了美妙的镜中。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 对于“韵味”“兴趣”这些古老的诗歌特质早就弃若敝屣。而华清对于这些观照点却似乎情有独钟, 这说明他诗歌的血脉中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此外, 华清的诗歌中还有“吟咏情性”的古老身影, 如《生命中的一场大雪》《一阵风吹过》《怀念一匹羞涩的狼———悼卧夫》《转世的桃花———哭陈超》等。尽管这些诗篇多牵涉到尘世的荒凉与悲哀, 然而却恰恰是“抒情”成就了这些悲情的诗篇。
批评家对于艺术的感觉是敏锐的, 然而一个批评家写诗决不能像作批评一样对任何细节都条分缕析、洞若观火。华清深谙批评与诗道之分歧, 诗与批评在他那里各有“垂钓”之方。对于一个批评家, 或许诗歌可以治愈一些深藏已久的“疼痛”, 因为只有它“指示着冥冥之中那唯一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