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爱这烟火的人世间
无论影片编导刘江江,还是监制韩延,都对影片里的武汉市井生活及其方言表达情有独钟;而大多数看过影片的观众,更是对殡葬行业亦即生老病死这种既接地气又有救赎意义的题材,尤其朱一龙饰演的主人公莫三妹“带着生活泥浆味道”的表演赞誉有加。在CCTV6的“周末观影调查”中,也有“《人生大事》人间烟火气打动人心”的报道。烟火气,以及因贴近最大多数普通受众心理而带来的治愈感,大约是《人生大事》在当下创造可观票房并博得好评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四个月前,在《人生大事》发布的宣传曲MV中,二手玫瑰乐队演唱的《上天堂》,便以乐队特有的“土味”时尚,将影片的诸多核心元素如莫三妹经营的名为“上天堂”的殡仪店、“没能耐的干不了,有能耐的看不上”的尴尬的殡葬职业特点,以及“人生除死,无大事”的影片主题等和盘托出,倒也使影片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这支俗称“红白喜事”乐队的精神气质。编导刘江江则对媒体表示:“我们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提到死亡,但《人生大事》其实是在讲怎么好好活着,希望人们看完电影好好去谈个恋爱、去吃个火锅、去好好享受生活。”
显然,拍烟火气的电影,过接地气的生活,就是这部影片的创作宗旨及其面向普通观众的期许。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影片从情节到细节的打磨,以至从影音诉求到整体格调的追索之中。当这种烟火气弥漫在日日如常的街头巷尾,浸透了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其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就能以其愈益沉着的力量和紧逼内心的势头,同样让观众直面生死并感同身受。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烟火气的弥漫和浸透,才能让观众在不经意间体会到,无论街道上的拼命奔跑还是大雨里的执着回归,无论天上的星星闪烁还是空中的烟花绽放,其实都是日常生活与平凡人生在影片里的诗意呈现,是漫天遍地的烟火气之于片中人物与影院观众的心灵净化和精神升华。
其实,电影就是人间烟火。
这种人间烟火,既源自主创者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又跟影片创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尽力营造的一种特定氛围和独有气息联系在一起。正是对这种无处不在和无时不在的“空气”的捕捉和把握,使得摄影机似乎随时出没在活泼、热辣的市井,同样活泼、热辣地跟随着人物,或者穿梭在熙熙攘攘、永不止歇的人群之中。在保留着不少瞬时或毛边效果的声画组合里,尽显生活的粗糙质感和生命的野性动力,却也在面对死者形象和殡葬仪式的态度上保持着一种较为难得的平常心;更为重要的是,跟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以及武汉这座城市的内在性格相互呼应,影片展现出来的各种人际关系,尤其在各式家庭里所表露的各不相同的孝道或亲情,或许时不时地也会让观众感觉无奈和唏嘘,但在面对新的生命和人的死亡时,主人公父子(或类父女)三代人通过艰难的对话与最终的和解,也终于阐发出人间烟火的真正意义,使影片主题进一步升华,自然而然地导向更加通透的生死之境:所谓人间烟火,既不是世界的暗黑与人性的深渊,也不是一地鸡毛的个体宿命与成王败寇的历史逻辑,而是斗转星移、大江东去,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代代相续、生生不息。
因此能够理解,片尾曲《种星星的人》为何引用了李叔同填词、意境温婉的《送别》;也能够理解,根据影片创作的主题曲《人生大事》中为何出现这样的歌词:“我爱这离合爱这悲欢,爱这烟火的人世间。”人间烟火原本就是人类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电影原本不应该设定其他的终极。
电影就是人间烟火。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