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读《独龙春风》:独龙族前世今生的壮美画卷
来源:怒江日报 | 汪雪涛   2022年07月07日10:58

一位是优秀的中年小说家,一位是优秀的青年诗人,潘灵与段爱松双手连弹,珠联璧合,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幅鲜为人知的独龙族前世今生的壮美画卷。

相对于其他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而言,只有几千人的独龙族是人口较少民族。然而,这样一个人口较少民族却在中国共产党的高度关注下,始终沐浴着党和国家的春风雨露。事实证明,也只有在中国的怀抱中,这样一个人口较少民族才有可能延续自己的生命,展现出新的民族风采,为多样化的人类发展史演奏华美的乐章和谱写壮丽的篇章。

《独龙春风》这部作品充分证明了新中国独有的文化包容、文化气质和底蕴,以及蓬勃的生命力。从题材上讲,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传统文学体裁,其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的特征在我国新时期的发展历程中,愈发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以越来越丰富的文学手段和技巧在文学范式中不断推陈出新,崭露头角,不断为广大读者带来新的阅读享受。

《独龙春风》以敏锐的视角,在大历史的雄浑铺垫下,直接切入一个仅有几千人的独龙族的命运变迁。众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神秘而新奇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场景、文化风俗,以及大量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其题材本身已跨界而生。虚构与非虚构的藩篱,在大量生动有趣的生产生活事件中,在人物命运呈现的复杂多样性中逐步消解。两位作家自身积淀的文学功底、敏锐的观察力及良好的语言优势,将这一题材驾轻就熟,作品显现出难得的史诗性和较强的可读性。

《独龙春风》的叙述条理清晰。从十九世纪末掀开独龙族的神秘面纱,到清朝、民国历代政府有心无力地扶绥守边,到1950 年独龙江解放,再到周恩来总理为独龙族命名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件件事件清晰明了,深入人心。多年来,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独龙族从积贫积弱难以生存的人口较少民族,逐步发展为全面脱贫,奔向小康,奔向美好生活的少数民族。

《独龙春风》谋篇布局主次分明、结构合理。大的历史背景与独龙族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重要历史人物、关键人物与独龙族历代族人代表,党员干部、官兵与一代代独龙族人,条条线索相 辅 相 成 ,穿 插 游 弋 ,水 乳 交融。尤为难得的是,两位作者用深厚的语言功底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胜美的自然景观图和一幕幕人文风情画面。独龙江的汹涌、高黎贡山的险峻、少数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许多无法想象的事件与人物命运都跃然在这部作品中。

总之,《独龙春风》为大家呈现了一幅独龙族前世今生的壮美画卷,值得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