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书写“人民史诗”的殷切期望,也为文艺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做好人民史诗的创作者、诠释者、传播者,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以人民史诗呈现中国发生的史诗般巨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人民是文艺之母,也是史诗之魂。“人民史诗”体现出史诗的人民性,反映人民之呼,承载人民审美,展现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歌颂人民在创造历史和创造时代中的火热实践,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振奋民族精神贡献重要力量。
关于“史诗”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近几年来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其中蕴含着深邃的历史意识、科学的理论洞察、真挚的人民情怀。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宁夏西吉将台堡考察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深情地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史诗是人民创造的”,“面对这种史诗般的变化,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谈道,“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个“最”字体现出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的命运得到了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上书写的史诗从未如此豪情、如此壮丽、如此恢宏。一个“新”字体现出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社会发生的全方位变革、史诗般巨变,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在人类发展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崇高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从百年辉煌党史和史诗般伟大成就中汲取营养、提炼思想,读懂读透“英雄史诗”“壮丽史诗”“奋斗史诗”“抗疫史诗”,以历史家的深邃洞见和诗歌家的豪情壮志,书写出更加壮阔的人民史诗。
为庆祝建党百年创作演出的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就是一部新时代人民史诗的典范,它以党史为经,以史实为纬,以诗性为魂,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壮美画卷,展现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史识”笔触和“诗性”手法展现出史诗般巨变,是一部载入史册的新时代新史诗。
以正确史观指引创作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临刑前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党的历史需要每一位共产党人去敬畏、去珍惜、去创造,更需要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用正确史观去传承、去守护、去再现。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反对无底线地“戏说历史”、无节操地“歪曲历史”、无节制地“重构历史”,反对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努力在历史故事中找到真实和虚构的艺术平衡点。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但要用好“艺术的、美学的”评判标准,更要用好“历史的、人民的”评判标准,以免只通过“艺术的、美学的”的标准陷入局部审美“陷阱”,误入历史虚无主义“泥潭”,导致历史人物虚构失度等问题。
在庆祝建党百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文艺创作精彩纷呈,文艺评论掷地有声。电影《长津湖》作为致敬英雄的文艺作品,再现了气壮山河的抗美援朝精神,唤醒了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集体记忆。电视剧《觉醒年代》作为百年历史格局下的建党史诗,真切演绎了一百年前的“90后”“00后”探求真理的艰辛历程,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这些史诗级的鸿篇巨制,忠实地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很好地展现了作品的诗性,做到了有史有诗、有情有韵。
这些精品力作获得一致好评,本质在于文艺创作者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史诗格局、史诗特质、史诗审美生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和精神的高地。作品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顶天立地”的精神面貌、勇立潮头的时代气息、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折射出共产党人的神韵和风骨,散发出无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真正做到了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故事,成为书写人民史诗、攀登文艺高峰的有力实践。
以共同价值彰显人民史诗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有着丰厚的史诗底蕴。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苗族《亚鲁王》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镌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承载着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和文化基因,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五大历史意义中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文艺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生动诠释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着力展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史诗般的实践”,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广大文艺工作者雄心勃勃,使命在肩,责无旁贷。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以40集短小精悍的单元剧再现历史人物,谱写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该剧为党史题材增加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美学创造力,塑造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海外传播过程中,收获好评如潮,特别是来自美国、加拿大、越南、印尼等国的观众留言中流露出“感动、落泪”“每一个故事都感人至深”,激发海内外观众情感共鸣,起到了以文传声、以艺通心的作用,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新时代呼唤新史诗,呼唤向世界展示中华形象、彰显奋斗精神、抒发人类命运与共的人民史诗。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不断提升史识、史才、史德修养,加强诗性、诗意、诗蕴涵养,把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出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用信仰、情怀与担当绘就“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时代人民史诗画卷,让人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心路历程。同时要将中国共产党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推动人类进步发展的史诗级行动,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纵深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宏阔视野中,以中国智慧为灵魂、中国方案为载体、中国力量为笔墨,夯实历史性、增强时代性、高扬人民性,用责任、担当与勇毅创作出让世界看得懂、听得清、记得住的中国史诗,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真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