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时代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新时代文艺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相结合,形成了新时代科学系统的文艺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时代精华,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历史方位与逻辑起点:新时代新征程与新时代新矛盾
每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必然在一定的历史方位上产生发展,必然以一个最基本范畴作为逻辑起点,并赖由该逻辑起点的内在矛盾推动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其历史方位是新时代新征程,逻辑起点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列宁说:“只有首先分析了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世界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客观标志和基本特征。新时代新征程,成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既是生产力的主体,也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主体,因而社会主要矛盾就体现在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核心问题上。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基本保障,新期待是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不仅意味着人民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意味着对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由此,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出来。从文艺事业看,人民期待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更高质量的文艺产品,更有效益的文化供给,更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文艺成果,更能激励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对风险挑战、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的精神力量,而文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高质量高品位文艺作品不够多,多层次多样化文化服务不充足,这成为文艺实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振奋民族精神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深度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而且规定着新时代文艺的方向和任务,这为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建构和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立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面对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时代需要,面对文艺事业发展的短板和内生发展要求,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凝结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应运而生。
二、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新时代文艺是什么、要干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针对新时代新矛盾,围绕新时代文艺是什么、要干什么这条主线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一)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新时代文艺”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刻阐述了文化、文艺与民族复兴的关系,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文艺作为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新时代文艺发展奠定了强大思想基础。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文艺活动,深刻阐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指明新时代文艺实践的前进方向。
(二)深刻回答了“发展什么样的新时代文艺”的重大问题
一是深刻揭示新时代文艺的本质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发了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生活、人民与生活的关系,赋予文艺与生活这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以时代内容,深刻揭示文艺作为一定时代的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反映生活创造生活的本质和与时推移、与时俱变的规律,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增添了时代内涵。
二是精辟阐释新时代文艺的性质和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强调文艺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习近平总书记融会贯通古今中外文论,深刻把握文艺的性质,赋予文艺以时代性特征和要求。
三是鲜明提出新时代文艺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强调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强调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强调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强调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这些论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弘扬了中国传统诗化思想,体现了深远的世界眼光、开放的文化视野、非凡的理论气度,为新时代文艺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引。
(三)深刻回答了“怎样发展新时代文艺”的重大问题
一是强调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强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强调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强调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文化立场,放眼世界文艺状况,洞察新时代科技发展态势,深刻论述了文艺创作中传承与创新、学习与借鉴的关系,为新时代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取舍世界各国优秀文艺,有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增强创新能力,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二是强调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创作与批评的关系,鞭辟入里地论述了新时代文艺批评建设的指导思想、评价标准和目标要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内涵的丰富、标准的扩充、论域的拓展。
三是强调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强调要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弘扬正道,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文艺生态现状,提出了坚持教育引导和综合治理并重,立破并举、综合施策等具有很强政策性、实践性、指导性的鲜明要求。
四是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与市场的关系、两个效益的关系、义利关系,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鲜明指出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指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遵循的效益取向。
五是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强调加大文艺创作扶持力度,不断扩大高质量文艺作品供给;强调发挥文联、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创新工作体系,广泛组织动员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文艺工作者投身党的文艺事业,并从保证文艺繁荣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明了事关新时代文艺发展的重大问题,构成了科学系统、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三、思想品格与理论贡献:新创造、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形成于时代发生深刻变革、文艺发生深刻变革、人民精神需求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跃升性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进入文艺领域,与丰富的文艺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深刻揭示了文艺的来源、本质、性质、功能、规律以及评判标准等,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以对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的深刻洞察,以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新时代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深刻把握新时代文艺与民族复兴、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文艺与市场、文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创作与批评、传承与创新、时代命题与文艺命题等重大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建构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新时代文艺理论体系。
(二)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的创造性转化与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文化自觉、博大的理论视野、深沉的文化情怀,着眼于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融通契合点,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的当代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从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将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一个时期文艺理论界“以洋为尊”、“唯洋是从”、“挟洋自重”的拨乱反正,建构了具有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新时代文艺理论。
(三)实现了对文艺时代精神的变革性塑造与指引
恩格斯曾经深刻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发展状况和进步要求,必然在时代精神上得到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文艺的时代性,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解读时代需要,概括时代经验,反映时代本质,凝聚时代精神,形成关于新时代文艺发展目标、动力、源泉、路径和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等重大问题的理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文艺的人民性,紧扣新时代脉搏,反映人民新诉求,将人民立场贯穿于文艺活动全过程、辐射到文艺事业全场域,强化了以人民性为核心的文艺美学思想体系,破除了西方文艺理论的“主体空场”和价值偏狭,阐述了新时代文艺的立场、方向、性质和举措,旨在实现时代主体的根本价值。深刻把握文艺的规律性,深刻揭示新时代文艺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内在外部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了新时代文艺创作规律、文艺人才成长规律、文艺发展规律,体现出科学性和真理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文艺的创造性,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不是照本宣科地“照着说”,而是结合新时代社会实践“接着说”;对中华传统文论不是“重新讲”,而是联系新时代文艺实际“从新讲”,围绕“新时代文艺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深邃思考,提出一系列面向时代、贴近现实、回应期待的原创性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创造出崭新的新时代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艺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办公厅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