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对接受美学的挑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江秀廷  2022年08月02日09:38

网络文学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样式,具有通俗化、平民性、商业化特征,拥有海量的阅读群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高达5.0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145万。面对如此庞大的阅读群体,不仅网络作家在创作时需要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我们在从事网络文学研究时同样应该将读者视为“重点关注对象”。接受美学(在美国又称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是研究读者接受、审美经验的经典理论学派,在既有的理论成果中与我们研究文学接受活动最为贴近,理应成为首要考虑的理论资源。

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的特质

接受美学是在哲学诠释学、现象学等思想、理论资源影响下生成的,代表理论家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和伊瑟尔,以及美国的斯坦利·费什。这一学术流派将文学研究的焦点从作家、作品转向读者及其阅读活动,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格局、新思路,提出了“期待视野”“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等原创性概念范畴。接受美学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深度融入中国文论建设,并成为文艺理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回望和总结网络文学20余年的研究,我们却发现学界鲜有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来阐释、鉴赏、评价网络文学的研究成果。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接受美学不受网络文学研究者重视,是因为研究者主观上的忽视?还是面对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新形态,接受美学客观上与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难以“匹配”之处,因而承担不起研究的重任?一种理论范式的适用对象是有限制的,一种理论从兴起到失效也是有多重原因的。究其原因,网络文学原生评论是接受美学阐释失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对接受美学提出了挑战。

网络文学原生评论也被一些研究者称为“草根批评”“在线批评”“粉丝批评”或“读者批评”,用“网络文学原生评论”更能体现其媒介属性。根据评论与网络文学的客观依存关系,即评论和文本是否处于同一个平台空间里,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可以被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种:读者言说独立于文本之外的独生型评论,评论内容与文本相伴而生的伴生型评论,以及文本在二次创作后评论话语发生改变的衍生型评论。网络文学原生评论诞生在赛博空间,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决定着评论行为非现实性的一面,多数评论者以匿名的身份介入评论现场,摆脱了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束缚。正是基于此,网络文学原生评论是去中心化的,它不像传统文艺批评那样追求权威和共识。同时,网络文学原生评论是一种体验式评论,也有学者称之为“神韵式批评”“新民间批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 “印象式批评”的复归。网络文学原生评论还具有交互性特征,打破了传统批评相对封闭的空间,评论主体易在百度贴吧、原创读书网站、豆瓣小组等趣缘社区形成评论共同体。

接受美学面临的挑战

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对接受美学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作为接受对象的文本层面,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产品具有结构上的“空白”与“不确定性”,这种“空白”与“不确定性”大量存在于情节结构、人物性格、生活场景、对话和细节各个层面。但是,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对这种“空白”和“空缺”进行了大量的填充、具体化。在网络原创小说网站里,网络文学原生评论以段评、本章说和书评形式对文本进行解读、阐释,甚至原文中的一些标点符号、空白处都紧跟着读者的留言。同时,在文字表达之外,网络文学原生评论还有声音、漫画、视频等多种表达形式,以及订阅、打赏、推荐票、月票、角色红包、送花、比心和点赞等各种虚拟化评价手段。对于这种“显形”的语图、声像,接受美学显然是未能涵盖的。

其次,在对读者的理解层面,网络文学原生评论也对接受美学提出了挑战。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概念,认为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会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作品的叙事模式和对作家创作技巧的熟悉,形成心理上的“前见”。伊瑟尔提出了“隐含的读者”概念,认为可能出现与文本结构暗示方向相吻合的读者。费什则提出了“有知识的读者”概念,认为读者是一种绝对主观的、理想化了的思维产物。总体来看,接受美学对读者身份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它虽然认可读者的创造性,但这种创造性常常流于空想。事实上,数字媒介时代的读者并非单向的接受者,他们的身份变得非常复杂:是既阅读又评价的“阅评家”,既生产又消费的“产消者”,既传播又接受的“传受人”。当我们用接受美学理论观照叠合了多重身份的“读者”时,同样能感受到理论的“过时”。

再次,面对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的强交互性,接受美学对文学主客体关系的理解也显现出不足之处。接受美学反对形式主义、文本中心主义,着重强调读者与文本的关系,认为读者通过“视点游移”与文本进行对话。这样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但在数字媒介时代的今天,只看到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显然是片面的。在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的主客体关系中,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同样时刻处于交流对话的过程中。一方面,作者和读者可以越过文本这一中介物直接沟通,甚至在“正式”创作发生以前,这种沟通就已经开始了。另一方面,读者与读者间的交流成为网络文学的一大看点,甚至有很多读者宣称“自己就是来看评论的”。

最后,在文学接受的方式、效果层面,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的出现也极大拓展了接受美学的研究视界。姚斯认为传统的文学史写作方式将读者的作用剔除了,因此提出了接受史、效果史的概念,从接受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也是今天学界运用该理论最多的一点。接受美学所谓的效果是历时性的,强调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参与,但网络文学原生评论更多地体现了共时性、即时性,它的接受效果伴随网络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同时,接受美学以个体阅读心理为基础,所谓的接受更多集中在个人审美层面,带有精英主义倾向。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则与群体社会学有紧密联系,体现出娱乐化、游戏化、日常生活化倾向。

理论话语新的建构

网络文学原生评论何以对接受美学提出挑战?根本原因在于媒介变革。接受美学是印刷媒介时代的理论成果,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则是数字媒介时代的产物。网络文学原生评论所体现的并不只有文学性,还有以技术为依托的网络性。一方面,从web1.0到web2.0,网络文学经历了从单向传播到用户生产内容、主客交互的演变。另一方面,从电脑客户端到手机移动端,手指触动取代了键盘输入,“读者说得越来越方便了”。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数字时代的文学接受从传统的静观、震惊走向了融入,接受主体能够调动视、听、触、味、嗅等全部感官参与到阅读中去。

媒介变革引发了文学接受、批评范式的转型,这是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对接受美学提出挑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所谓范式,化用库恩研究科学史时提出的概念,指那些公认的理论成果,能够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接受美学作为印刷文学时代的理论范式,理论的“立法者”是学院派知识分子,而网络文学原生评论是读者大众为自己“立法”,在他们看来,接受和批评的界限几乎不复存在。此外,文学接受和批评的对象也发生了改变,接受者所面对的已经不止是文本,而是“网络文本+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用旧范式解决新问题,自然会“水土不服”。

不可否认,接受美学在数字时代仍有其阐释效用,网络文学原生评论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仍处于“前理论”阶段。但是,我们应该从网络文学原生评论中看到其建设性价值,以此观照西方文论在面对新的本土文学经验时的不足。如同《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所强调的: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在对接受美学提出理论挑战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新的理论建构启示:借助媒介变革的契机,文艺理论与批评应该从时代文艺创作的实践出发,重视数量庞大的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自下而上的理论建设,建构新的理论话语与评价体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18ZDA28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