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民间谚语传统文化价值的当代传承
来源:文艺报 | 何 盈  2022年08月10日09:20
关键词:民间谚语

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华民族民间文学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种体裁,谚语通常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因此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虽然它是普通民间百姓创作的韵语短句,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哲理。我国领导人在进行演讲时就常用朴实简练的谚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谚语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比如毛泽东在其讲话和著作中引用了大量的民间谚语,如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要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常常引用一些谚语,使得表述生动又接地气,如“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意思是我国的发展要朝哪个方向需要贴合人民群众的选择。在对外交流活动中,习总书记也常用国外的民间谚语来缩小与对方国家的距离,如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引用了新西兰毛利谚语“当你面向太阳,阴影终将消散”。

我国的谚语文化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的古籍中就有大量谚语的引用,到了宋代还出现了关于谚语的专著。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的《中国谚语集成》共收集谚语748条,搜集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文化遗产,为新中国口头文学的保护肩负起了重要使命。2018年开始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将为我们记录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最具活态性的文库。首批示范卷成果“谚语·河北卷”收集采录了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在内的河北民间谚语,共计1200多万字。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谚语是不同地区人们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带有讽喻、训诫和哲理性的艺术语句,语言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中国民间谚语的文化价值

中国民间谚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价值。首先,民间谚语蕴含着独特的语言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修辞美、韵律美和方言美三个方面。谚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非常丰富,其中语义类修辞类型包括比拟、比喻和借代等,布置类修辞类型包括对偶、排比、顶针等,还有双声、双关、叠韵等辞趣类修辞。大量修辞的使用,使得谚语在语言表现上形象生动、诙谐幽默,进而得以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在韵律呈现上,很多谚语句末字都以一定方式押韵,读起来具有和谐的韵律节奏和形式美,从而表现出有如诗歌般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如关于歌颂集体力量的谚语诗:“千条小溪流成河,万只蜜蜂凑成窝。”在方言的使用上,很多谚语都使用了民间方言中的语音句法,甚至保留了区域传承千百年的古语古音,成为地域文化的活化石,使得谚语对探究区域方言的演化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次,民间谚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典范,传承谚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华民族智慧传承。谚语源于生活,源于人民群众,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以二十四节气为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或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进行的系统认识和总结。由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的气象谚语不胜枚举,如“重阳无雨立冬晴,立冬无雨一冬晴”、“小暑起燥风,月夜好天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这些谚语读来朗朗上口,流传千年,对古时的农业耕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谚语作为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世世代代的传诵中千锤百炼,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传统技艺、传统礼仪等等。

此外,民间谚语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谚语不仅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语言文学形式,由于其能够映射历史现实,很多史学家也称其“更加接近历史的本原”,因此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谚语中反映着大量历史事件,也使得谚语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将谚语纳入到史学研究的范畴,可以开拓历史学尤其是民族史研究的视野,更好地梳理史实中的来龙去脉、因果关联。

当然,放眼到当前发展新时代新文化的背景下,作为流落在民间的一种文学瑰宝,挖掘民间谚语在现代文化心理上的深层次导向作用,发扬其中能体现时代特征和先进思想的部分,在新时代赋予其新的意义,对于充实和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仍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正是谚语强大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在各个领域。

中国民间谚语的当代传承

民间谚语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历来的传承方式主要为口头传承。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冲击,很多古老的民间谚语、俗语正在渐渐地被遗忘,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由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由于现代乡村图景的变化和本地年轻人口的外迁、宗族观念的弱化以及普通话的推广使用等种种因素,使用谚语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断代变化,谚语传播的语境也逐渐萎缩。虽然民间谚语的消亡本身是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但正如上述所言,其具有的重大艺术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保护。也正因如此,谚语近些年来逐步纳入到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如2011年5月,沪谚经国务院审核批准被列入到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陕北民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地区的谚语也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反映了当前我国民间谚语的保护和传承已进入大众的视野。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如何进一步挖掘谚语文化的价值,延续谚语文脉,需要从全局统一的视野,多方联动,多措并举。

第一,加强对区域谚语文化的研究和梳理。推动学界尤其是口头文学、史学研究人员对谚语文化的研究与梳理,通过收集地方志等资料、开展田野调查等方法展开对区域谚语及其文化的整理和研究,著作出版地方谚语志书,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充分挖掘展现民间谚语的历史文化价值。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学者对谚语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总体上研究成果呈现出深度和广度不足的现状。

第二,推动谚语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工作。除了文字记录,进行谚语数字库建设工作,实现地方谚语的数字化分类和检索。邀请地方专家进行谚语的音频视频录制工作,将地方谚语以原生态的音频等数字方式记录下来,由相关部门进行妥善保存,实现谚语文化的永续留存。

第三,活化谚语传承形式,赋予谚语新时代新的生命力。探索新时代谚语传播的新形式,通过开展谚语进校园、谚语表演、谚语脱口秀等活动,活化谚语当代传播路径、唤醒群众对谚语的深层次文化记忆;通过制作短视频、音乐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数字媒介产品进行传播,将谚语传播空间从传统社区拓展到网络空间,深化传播叠加效应。

第四,将地区优秀谚语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的范畴,从娃娃抓起,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系统梳理优秀谚语文化的基础上,选取那些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谚语以校本教材、辅学资料等形式进入中小学课堂,播撒先人的智慧,让学生感受传统谚语文化的魅力,最终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作者系宁波财经学院讲师;此文为2020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下浙江海洋文化对外传播与发展路径研究”[FX202006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