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儿童文学跨学科拓展研究的新趋势 ——第三届国际儿童文学论坛在线上举行
来源:文艺报 | 程 诺  2022年08月15日08:02

日前,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三届国际儿童文学论坛:儿童文学跨学科拓展研究”在线上举行。本届论坛共有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其中包括来自剑桥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格拉斯哥大学、麦考瑞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海外学者,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44所高校的国内学者,以及27位在读博士生。本届论坛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05篇,其中中文论文89篇,英文论文16篇。

国际儿童文学论坛始于2012年,以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青岛)作为开端,论坛名称从第三届起改为国际儿童文学论坛。本论坛是各国学者交流儿童文学研究领域最新进展的重要平台,通过跨国界、跨文化和跨语言的学术探讨,有力地拓展了儿童文学的学术疆域。

本届国际儿童文学论坛的主题为“儿童文学跨学科拓展研究”,旨在促进东西方学者对于儿童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对儿童文学理论前沿问题、儿童文学与文化产业、儿童文学与教育、比较儿童文学研究、儿童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儿童文学翻译学研究、儿童文学与新媒体等问题的学术交流,进一步丰富儿童文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坛共有主旨发言论文16篇,设立了7个主题的分论坛,分别为儿童文学理论与绘本理论研究、儿童文学史与比较儿童文学研究、跨媒介·文化产业·教育·阅读研究、儿童文学翻译与儿童文学批评研究、儿童文学作家论、儿童文学作品论,以及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英文研讨。本届论坛规模盛大,与会学者人数众多,提交论文所涉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异彩纷呈。仅就主旨发言而言,所发表论文的基本内容跨越不同学科领域,对儿童文学进行了多学科多维度的深入思考。

跨学科的理论构建

正如论坛的主题所示,本届论坛在整体上具有较为鲜明的跨学科拓展研究色彩,与会学者的学科背景构成包含了中外语言文学、学前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等诸多学科,论文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与领域也十分广泛。值得注意的是,有多篇论文针对儿童文学的跨学科拓展研究进行了专门的设想、构建和研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如朱自强的《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范式》指出,一个学科的成熟度,与建立明晰的研究“范式”有重要的关系。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儿童文学跨学科研究具有儿童研究优先、科学性、融通性、主体性等四个重要内涵,将这种跨学科研究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具有统摄性的研究“范式”,将会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学科长足、快速的发展。吴翔宇的《跨学科拓展与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化的演进》指出,学科本位主义制导了中国儿童文学学科知识化生产及在此基础上的关系认知;学科界分是跨学科实践的原点,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化是从多学科体系中“发现”、在析离中开启学科自主性的过程。中国儿童文学的跨学科拓展应在强化学科主体性的基石上有效地推进,从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郑伟的《儿童文学跨界研究的效益与风险》一文则认为,我们既要对儿童文学学科跨界研究带来的效益给予充分肯定,也应对其背后潜藏的风险保持警惕,避免儿童文学文本成为政治、历史、心理、阶级、性别问题探讨的佐证材料,忽略文本自身的文学价值,以至于无法在为童年幸福立论这一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追求上达成共识。

跨学科视野与研究方法

除了对于儿童文学跨学科拓展研究进行理论化建构的努力之外,本次论坛还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展现了跨学科的视野,或是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范例。

汤素兰的《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新变》从媒介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的视野出发,指出新媒体的融合、互联和参与特征,给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陈晖的《原创图画书中本土文化的视觉表达》以图像研究理论为依据,剖析了原创图画书中对本土文化视觉表达的方式及指向。李学斌、马艳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立足于儿童教育学,梳理了百年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的嬗变,并对未来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或呈现趋势做出预测。张国龙的《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问题及对异质文化传播的启示》以传播学的视野,爬梳百年安徒生童话的中国接受历史及其与文化语境的关联,聚焦安徒生童话中国阐释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为异质文化的传播提供参照和启示。徐德荣、安风静的《周作人“一体两翼”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研究》的研究视野则是翻译学和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翻译思想以其首创的儿童本位理念为体,构成“一体两翼”的儿童文学翻译思想体系,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亦对当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具有借鉴价值。

还有一些论文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伊芙琳·阿里斯佩的《图画书和虚构的读者》,借助儿童阅读理论研究,指出一些图画书正在成为传统书籍向数字时代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媒介。卡伦·科茨的《图画书中的视觉概念隐喻》一文运用儿童阅读理论以及儿童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对图画书中各种视觉概念隐喻的反应。高振宇的《绘本与儿童哲学:关键论争与实践策略》立足儿童哲学研究方法,探讨了是否应当,或应该如何将绘本应用于儿童哲学项目之中的问题。舒伟的《重新审视20世纪童话心理学》透过心理学视阈,重新审视现当代童话叙事文学的认知和审美特征以及功能,以此推进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埃米莉·墨菲的《全球化的1930年代》则运用历史学和社会文化研究的方法,阐明了儿童插画家库尔特·维泽的作品对美国1930年代的国际化进程的贡献,及其作品中所包含的争议性观点。

儿童文学学科建设与方法论意识

许多学者的报告对儿童文学这一学科进行了较为宏观的理论建构,力图将当代儿童文学研究打造成一个复调式的学术共同体,这是一种顺应当代社会文化思潮的学科自觉意识,对于促进儿童文学的学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李利芳的《中国儿童文学价值论》深入研判了中国儿童文学价值论的内涵、任务与目标。惠海峰的《图画书理论建构若干前提问题》试图探讨当前国内外图画书理论建构存在的若干重要前提问题,从而为图画书研究寻找一个成熟的批评框架和理论方法。何卫青的《童诗的可能性》、王琳的《新世纪以来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出版研究》则分别以儿童诗歌和儿童文学翻译出版情况为考察对象,尝试解决这些儿童文学专门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在重视理论建构的背景之下,本届论坛的许多学术论文颇具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意识,涉及大量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即便是作家作品论,也超越了以往文学研究所运用的传统方法,在作家作品的阐释中显示出了深刻的理论性。例如侯颖的《程玮幻想小说对童年文化生态的自觉反思》一文,透过童年文化生态的视域来解读程玮的幻想小说;曾小月的《镕裁别趣》一文以中国文学传统理论来分析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年红的儿童文学作品;杜传坤的《论“真正”的孩子及其教化》一文立足教育学理论来剖析两部相隔百年的现代童话经典;姜淑芹的《〈哈利·波特〉系列的双重叙事运动》一文则运用叙事学理论来揭示《哈利·波特》系列显性情节发展背后的隐性叙事进程等等。这些文章充分显示出,方法论在儿童文学界正在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自觉。

前沿意识与创新观点

本届论坛与会国内外学者的论文普遍具有前沿意识,勇于探索学术上的未知领域,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例如,约翰·史蒂芬斯的《昙花一现的蒸汽朋克风格》考察了青少年文学中的“蒸汽朋克”元素,指出儿童文学中的蒸汽朋克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叙事形式。张生珍的《儿童文学中的行动主义者及其生态伦理指向》通过探索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相关话题,研究作为行动主义者的儿童或青少年如何利用其弱势地位,改变并重构权力关系,引领人类走出困境。谈凤霞的《边界与操演》则触及到了战争儿童文学、战争书写、创伤叙事、文学文本的“表征性”和“操演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前沿乃至尖锐的话题,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罗克珊·哈德的《“没有我们参与,不要替我们做决定”》基于美洲原住民文化对于亲属关系的理解,解读原住民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形象。

另外,还有一些论文对儿童文学史的某些重要问题做出了饶有新意的阐释,例如张梅的《民国时期“童心”说的乌托邦精神》指出,“童心”这个清末民初不断走入人们视野的高频词推动了童年观的重大变革,并以某种独特的启蒙现代性呼应了布洛赫对“尚未存在”的理想国不懈追寻的乌托邦精神,参与到新文化运动的现代进程中。徐妍的《“幼者本位”观念的反面》基于鲁迅在创作《阿Q正传》前的现实语境,从“幼者本位”观念内涵的正反面变换、文本世界的隐微结构、文学史的接续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阿Q正传》中的隐蔽副题。

学科进化与新生力量

回顾往届的儿童文学高端论坛,明显地体现出我国儿童文学学者在研究视野和路径方面与国际之间的差异。海外学者大都采用个案分析的研究思路,与文学理论和宏大的文化背景相勾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中国学者则通常采用比较宏观的研究视角,力图建构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这两种治学方式形成了一种对照。在本届论坛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学者的论文既有为数众多的宏观研究,也有相当数量的微观研究,在一种开拓性的视域中串联起宏观文化背景,这无疑是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中国儿童文学学术界自然生发出的一种变化,是中国儿童文学学科进化的一个表现。这充分说明,通过东西方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本土学者的研究视野和路径正在不断向国际高水平研究靠拢,创生出更具新意、更加深刻、更富学术生命力的成果。

论坛邀请了诸多国际儿童文学研究界的知名学者以及国内诸多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者与会,具有较高的学术品质,是学术成果丰富、学术研讨深入的一届研讨会。参加论坛的学者对于儿童文学理论孜孜不倦的构建,使得当下的国际儿童文学研究已经不再是偏安一隅的“边缘学科”,而是不断力图打破原有的桎梏,不断走向跨学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广阔天地,不断拥抱和接受富有实验精神的创新文本的朝阳学科。论坛的举办既将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建设起到实际推动作用,也将进一步充实东西方学者的研究范式,拓展东西方学者的研究视野,加快儿童文学学科的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