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岭南文化风采 本土名家轮番登场
一场图书展会的成功,离不开知名图书作者的支持。在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广东,办一场书香浓郁的盛大节日,当然也离不开本土名家的精彩分享。2022南国书香节期间,“广东本土名家新作展”吸引了众多关注。
两位老先生“打头阵” 8月19日书香节正式启动当天,就有两位重量级嘉宾亮相“广东本土名家新作展”。古典文学专家、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的《唐诗三百年》新书分享会,成为该系列的第一场重头戏。
在该场活动上,黄天骥教授表示,“家国情怀”的含义本就十分丰富,无论它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他在书中所择录的这35首诗歌里都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虽然描摹的是一个将来时的奇幻梦境,其实质是假托梦境来表达他对官场现状如坠九渊的失望,表现自己不屑仕进、率意遨游的态度,彰显了他极具个人色彩的家国情怀。
19日下午,在楠枫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达文携《中国哲学入门》与广州的读者见面。该书由冯教授与河北教育出版社合作推出,书中共用了11个章节,向大家展现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史及其变化,是一本亲近入门中国哲学的佳作。
冯达文在现场首先提出,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文明精神的结晶,它应该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建设中,激发起自己的活力并从中维持着自己的发展。随后,他着重分享了儒家思想的变迁,从春秋末年的孔子的理论思想讲到了明末清初的儒学发展。
“工匠精神”在当下如何理解 “工匠精神”是近年来颇为时兴的一种提法。通过对手艺的打磨和研究,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弘扬。8月20日下午,资深媒体人、作家、诗人詹船海的《典籍里的中国工匠》创作分享会,对这一观念进行了阐释。
活动中,詹船海称他创作此书的目的是弘扬工匠精神、溯源工匠精神、传承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先是存在于手工业劳动中的一种精神,也是现代工业中仍然需要弘扬的一种精神。没有手工业,就没有现代工业。”詹船海还分享了他通过钻进典籍、走进博物馆和相关名胜古迹等方式,用书写让古籍、文物和相关文化遗产活起来,从而留下一部可信、可靠、可参的“工匠之书”。
以文学直击现实人心 “文学式微”、难以抵达现实这类说法,近些年经常被人提起。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深圳市作协主席李兰妮的《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加入了个人的亲身感受,对现实有深刻的介入。8月21日下午,李兰妮和中山大学教授林岗,一同围绕该书内容,在广州四阅新华书店(琶洲店)与读者进行了分享。据介绍,《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是一部用生命写出来的作品。作者李兰妮身患重度抑郁症10余年,自救与救人的双重动力,促使她走进精神病院。这是一个几乎被文学遗忘并极少触及的独特领域。作者在书中记录了自己的住院治疗过程以及对精神病院的观察,准确呈现出精神病人的苦痛和生活状态;对精神疾病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会因素进行深入思考,并梳理了中国精神病院百余年历史的重要节点,也尽力揭开精神疾病领域的种种误区,展示当今国际精神健康的进步理念。
- 2022年南国书香节六大特点彰显阅读力量[2022-08-25]
- 来书香节,做个“文艺范”吃货[2022-08-22]
- 2022南国书香节参展图书超过1000万种[2022-08-19]
- 南国书香节8月19日启幕[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