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时代纪录片:国家前进步伐的有力注脚
来源:文艺报 | 张同道 刘忠波  2022年09月05日08: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纪录片深入泥土、贴近大众、观察社会、记录时代,逐渐走出娱乐化浪潮,显示出强劲活力,题材类型不断拓展,创作方法变化多样,呈现出多元文化格局。

主题主线,波澜壮阔

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等。围绕主题主线,中国纪录片涌现出一批重大题材作品,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话语得到进一步创新发展。这一期间,既有宏大叙事的宣教型纪录片,也有借助纪实美学描述社会巨变的作品,它们诠释国家意识形态,反映历史进程,展现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必由之路》《四十年四十个第一》等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主题而拍摄的纪录片,不仅记录改革开放下的社会转型发展,也借助具体而细微的个体经验传达了人民心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涌现出一批“歌唱祖国、礼赞时代”的献礼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影像里重逢》等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社会发展与国家记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了和平》《英雄儿女》等片审视历史,讴歌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深情期待和平生活;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敢教日月换新天》《山河岁月》《百炼成钢》等纪录片回溯中国共产党历史,透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苦难历史与卓越成就;反腐倡廉也是近十年纪录片高扬的主题,《永远在路上》《巡视利剑》《红色通缉》《零容忍》等片一次又一次宣誓惩治腐败的决心,倡导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题材多样,类型拓展

社会现实纪录片贴近生活,通过对现实生活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捕捉,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的社会风貌。《生门》《乡村里的中国》《零零后》《棒!少年》《三矿》《人间世》《出山记》《高考》《希望的田野》《地层深处》《重返红旗渠》等全方位描摹中国社会现实。其中,《零零后》作为一部追踪12年的精心之作,聚焦教育成长话题,在时空交错中真切见证“00后”的成长轨迹;《棒!少年》浸透着贫困少年挑战命运的坚韧品格,“叫板命运”的冲劲儿为观众带去诸多惊喜;《生门》记录了产妇在医院生产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考验;《人间世》与生老病死直接关联,讲述真实的人生故事;《乡村里的中国》由导演焦波蹲守山东村庄一年完成,影片所塑造的朴实而又普通的人物形象,饱含着他对乡土中国的深情。其后的《出山记》见证了贵州省遵义市石朝乡大漆村脱贫攻坚过程,以真诚与平视的态度记录了村民面对易地搬迁政策的欣喜与忧愁。

人文历史纪录片植根中国传统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掬水月在手》以壁画、碑文、器物来呈现诗词的意蕴,叶嘉莹先生的生命历程和中国古典诗词交相辉映,影片获得将近800万的票房,同时也彰显了影片的审美魅力。《九零后》采用亲历者视角,以西南联大师生的回忆为主线链接群体命运与国家命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村落》《记住乡愁》等强化乡村传统的厚重与传承,传播传统乡土文化价值。《中国》营造了中华文明的诗意空间,大小兼具,动静皆宜,旷远的天地、纷飞的白雪、升起的炉香、河水的光影等共同奠定了这部纪录片恢弘与空灵的基调,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审美情趣。地域文化纪录片依然蓬勃发展,《河西走廊》《五大道》《城门几丈高》等地域文化纪录片大多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制作精良,为传播地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然纪录片关注生物多样性,不仅记录动植物于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生长和生活,也传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第三极》《雪豹》《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蔚蓝之境》《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些纪录片或以瑰丽无比的自然景象,或以空灵且深厚的意象,探索技术美学迭代带来的自然世界新体验。

在类型化方面,《舌尖上的中国》开创了美食纪录片新类型,影响深远。《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六百年》等开创了文博纪录片的新面向;《超级工程》《军工记忆》《大国重器》《创新中国》《大工告成》关注新时代中国工程、建设、制造等方面的成就,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工程科技类纪录片。

值得一提的是,抗疫纪录片彰显了其独特的社会效应。疫情初期,《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以第一视角切入,在真实感和现场感中传递疫情现场故事,及时为公众带来心理上的慰藉。《2020春天纪事》《武汉日夜》《金银潭实拍80天》等聚焦新冠疫情,以医患、家属和志愿者为拍摄对象,借助这些小人物体察人性,解读疫情带给人们的苦痛遭际。

美学多元,品牌凸显

十年来,中国纪录片延续了新世纪以来纪实美学、戏剧美学和技术美学的基本构型,并在美学流变中,营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美学新潮。技术对纪录片影响是全方位的,拓展了纪录片的边界。特别是航拍技术、数字动画、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纪录片注入了新的美学奇观。《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采用高速摄影、水下摄影等技术将植物生命力展现出来,《风味人间》运用显微摄影增强了食物的感官冲击,《航拍中国》全面升级航拍技术,以俯瞰美学为观众带来崭新体验。

伴随着产业优化、升级,中国纪录片受众群的拓展,市场活跃度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基于新媒体平台,中国纪录片积极探索多元商业模式。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工业化水平取得了可观的进步与发展,工业化生产标准日趋完善,产生了多部现象级纪录片。中国纪录片IP化运作也逐渐成熟,《风味人间》可以视为“风味”IP培育开发的成功案例。以《舌尖上的新年》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代表的纪录影片,也都是纪录片延长产业链进行IP化开发,在院线上映的积极探索。在品牌化方面,以《舌尖上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航拍中国》为代表的中国纪录片经过了品牌创生、品牌创新与发展、品牌运营三个发展阶段,凸显出了人文和美学双重面向的品牌价值。

影院回归,融媒崛起

经过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探索与开发,纪录电影重返影院,在票房上有所突破,文化影响力日益提升。2015年的《旋风九日》以揭秘邓小平访美活动为内容,上映一个月票房突破千万。同年,《喜马拉雅天梯》也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十年间,《二十二》《我的诗篇》《零零后》《掬水月在手》《生活万岁》《棒,少年!》《九零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等影片也都在影院中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近十年,新媒体介入纪录片,从多平台传播到多终端制作、接收,再到个人纪实短视频的勃兴,纪录片传播样态得到了多元发展。同时,在不同生产机制下,网络纪录片纪年开启。《风味人间》《人生一串》《手机里的武汉新年》《浮生一日》《早餐中国》等不同形态的网络纪录片开始浮现,同时形成了独特的互联网美学。《一日冬春》《烟火人间》等由疫情期间的短视频内容以众筹形式重新剪辑而成,其中第一视角的视频更显纪实质感,也具有社交网络属性。当然,在纪实短视频的冲击下,中国纪录片包括网络纪录片,在这一时期也一直面临着适应性调整。

秉承“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理念,中国纪录片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国际传播力有了显著提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高考2020》《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柴米油盐之上》《成长进行时》等中外合拍纪录片,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纪录片也与时俱变,它们秉持精品之姿,在文明的海洋里扬帆,在时代的浪潮中前行,它们勇担文化使命,促进社会和谐,并在发展中塑造自己。如今,融媒体时代已然来临,纪录片应该也必须从思维观念与创作传播上调整脚步,拥抱时代。当然,与繁富多元的社会发展相比,中国纪录片的真实力量、人文内涵与审美魅力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期待中国纪录片坚守真实之初心,与时俱进,砥砺前行。

(张同道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刘忠波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