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长江文艺》2022年第9期|李朝全:前海缘,深港缘
来源:《长江文艺》2022年第9期 | 李朝全  2022年09月08日08:25

香港青年陈升的前海故事堪称是一个传奇。

2016年元旦刚过,新华网便以《港青入驻前海做电商或融资5000万》为题,报道了陈升的事迹。当时,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香港青年陈升带领团队入驻前海,成立了前海学学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解决物流配送的最后1公里以及运营进口零食电商平台。经过不到一年的经营,这个创业项目便进入了天使轮的融资阶段,天使投资人愿意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创下了当年深港青年梦工场香港青年创业项目融资的金额之最。

这个项目之所以被天使投资人十分看好,正是因为它切中了当时正风起云涌的跨境电商的最大痛点。

陈升团队经过调查发现,90后是购买零食的主要消费者。因此,学学科技致力于搭建内地年轻人购买进口零食的平台,而且将零食电商售卖与娱乐产品的销售捆绑在一起。借鉴日本的零食业已经形成的一种娱乐产业链,零食的衍生品是日本青少年娱乐社交的粘合剂之一,于是陈升团队的电商平台通过上线数百种日本零食,希望打造一个不同于线下连锁店阿信屋(阿信屋采用产地直送的直销模式,从日本、韩国及欧洲等超过60个国家直接进口零食、粮油食品、家居用品及个人护理等生活必需品)之类的线上平台。再通过市场测试来收集销售资料,研究零食和销售季节的关系,和购买者年龄的关系,找出产品销售与季节温度、人口结构等要素的关系,为厂商的采购生产、超市的进货等提供指导,实施更科学的生产销售管理。

2018年适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视察深圳,再次站在“前海石”前发表了一番重要讲话。上一次是在2012年12月7日,那是习近平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第一次离京视察,他第一站就来到了深圳前海。前海石是一块高约2.8米、造型像“扬帆启航”的黄蜡石,矗立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前海石公园内。

那一天,陈升作为香港青年代表,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他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习近平总书记一下车,就和每个人逐一握手。陈升感觉总书记非常亲切,握着自己的手都没有松开,一直握着手和他交流。这让他切身感受到了总书记对青年和香港的特别的关怀。

陈升简要地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在深港青年梦工场创业的情况。

总书记勉励他说:梦工场是圆梦的地方。

这,让陈升倍感振奋。

他至今清楚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那次的讲话中提到了前海发展的一些历史和背景,包括我们国家当初决定进行改革开放的前因后果。作为一个1985年出生的青年,陈升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及其前后的历史并不甚了解。因为那时他还没出生,更无亲身感受,很多的知识都是从书本或者新闻里看到的,感受也并不深刻。而此次亲耳聆听这样一位国家领导人、一位长者语重心长地给自己讲述改革开放的故事,一下子就让他感到那些事情及其重要程度确实非同一般。陈升觉得自己茅塞顿开,仿佛一下子便理解了为什么中国要实行改革开放,现在为什么又要在前海开展深港合作的先行先试。其实,这些决策都涉及到国家发展遇到的困难挑战,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也是经过通盘考虑的。

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讲话,在陈升看来就是一堂生动的国情课,让他对国家的前海发展战略决策和前海先行先试的定位等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说:“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更深切地认识到,我们香港青年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更要做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

特别是总书记讲到,前海的模式是可行的,可以复制,可以推广,向全国推广。在陈升看来,这种推广,也就是前海要突破作为物理空间的前海,它应该承载国家对香港的关心关怀,也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就是要突破和加强深港合作,进行多维度的、更具深度的交往交融。这件事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80后、90后和00后青年的身上,因为等到深港合作的政策成熟时,这一批青年正是枝繁叶茂、风华正茂的时候。

这,让陈升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说,自己应该跟上前海的步伐,跟上国家的步伐,包括他在内的一批青年要带领香港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过去一段时间,香港曾经历了一些社会的动荡,民生和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香港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唤醒香港青年振兴香港的雄心,香港青年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各顾各的。

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在前海感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怀之后,陈升和自己身边的香港青年都在讨论这样一个重要的话题:未来香港应该怎么做?现在,许多香港青年都在向陈升探询,自己要不要去前海落户,要不要去前海开一个公司。

陈升的祖父是泰国华侨,他的父辈一九七几年时便移居香港。而陈升则是在内地出生的,上小学时才随同母亲一起到香港去和父亲团聚。在香港,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打工人。由于有小时候在内地生活的经历,因此他对内地生活具有天然的适应性。而由于家庭的背景关系,他的心态也比较开放。

陈升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香港度过的。在香港上完预科后他又去英国留学,在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学习了五六年。这种独特的生活和求学经历,让他既能用内地人的视角来看香港,又能以香港人的视角来看内地,同时还能用国际的视角来看香港和内地。这“三只眼睛”让他把很多事情都看得更为清楚。

在英国学习毕业以后,陈升曾任职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2012年,他在香港创办了一家公司,主业是人力资源咨询和教育培训。在办这家公司的过程中,陈升接触到了大量在香港读书的内地青年,从而对祖国内地的发展前景特别是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了更多的了解。

2013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开始崛起,这一年因此也被称为电子支付元年。从这时起,陈升就决定改变自己的创业方向,转向互联网电商领域去发展。而内地,尤其是深圳,在这方面非常具有发展潜力。

2014年,当他得知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开工奠基,即将落成时,非常兴奋,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那一年,他的孩子刚刚一岁多,还不太会走路。他是抱着自己的孩子到前海去考察的。

因为深港青年梦工场还没有正式开园。陈升便约上几个朋友一路找过来,打开梦工场围挡,偷偷地溜进工地察看。

守门的保安发现了,严厉地喝问他们:“你们是谁?你们是来干什么的?这里还没开放,不对外接待!”

看过了工地,陈升心里有底了:青年梦工场将会是一个特别适宜生活和创业的地方,于是他便在第一时间第一批提交了入驻申请。

2014年12月7日,青年梦工场正式开园,开始招商。

2015年5月,学学科技正式入选,7月就拿到了办公室钥匙。于是,9月1日陈升便在前海注册成立了公司。

回忆起当年考察前海和创立公司的经过,陈升说:“看看我家孩子多大,就知道我创业的时间有多长了。”

他由衷地说:“我是一个幸运儿,每一个节点刚好都碰上了。”

从前海深港合作区开创伊始,他第一批入驻青年梦工场。当内地刚开始有一些跨境电商在先行先试,他又及时捕捉到了商机,率先进入这个领域,因此在当时整个大环境是非常优越的,融资氛围也很宽松。学学科技之所以能够第一时间获得融资,也跟当时的大环境密切相关。陈升因为在香港青年协会里担任秘书长,所以对青年梦工场、对前海的情况都相当熟悉。这些关键的发展节点都让他踩准了。

那时,前海正好赶上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跨境电商发展热潮,因此,学学科技公司一开门,就有许多人前来洽谈合作事宜。很多想要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内地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海外网络资源,特别需要像陈升这样的人来帮助他们开展这方面的合作。陈升因为17岁时就在日本做过代购,帮助日本的客户沟通中国内地市场,借助之前的经验,他开发了一整套跨境电商垂直搜索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前海的营商环境和相关的政策支持也给了陈升极大的助力:场地是免费的,融资是便利的,这些对于一个创业初期的公司都是最好的支持。

果不其然,学学科技的项目在运营6个月后就实现了直连国际212个大型供应商,货品种类超过15万种,完成跨境交易8124单,间接孵化跨境电商企业140多家,实现单月最高交易总额超过3450万美元。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篇的故事:创业不到一年时间,学学科技公司便获受天使轮融资5000万元,估值超过8亿元人民币!

感受到创业成功的喜悦,看到身边许多香港青年在深圳创业遇到困难,陈升就觉得自己需要做点什么。于是,他选择了一项为更多香港青年到前海创业就业提供导航的服务。

2016年,陈升参与协助组建香港青年专业联盟前海众创空间,并担任运营总监,主动为香港团队入驻前海创新创业牵线搭桥。

他对那些希望到前海创业的团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他们大力地推荐前海这个投资创业不错的选择。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为深圳多个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引进了两百多个港资企业和创业团队。

在前海,我专门约见了陈升。他特意从福田的住地乘地铁赶过来。他说,还是坐地铁过来方便,而且他也很熟悉。

这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身高有一米七八,留一头短发。上身穿一件T恤,下着牛仔裤,一副休闲打扮。和他交谈,你能感受到他身上自带有一种光芒,那可能就是一位成功者对于自己十分的自信吧。

我问他:“为什么当初创业的时候要起‘学学科技’这样一个名称?”

陈升回答:“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自身不是理工科出身,大学学习的是时尚设计专业,需要学学科技。二是当时我经常来内地出差,感觉互联网未来将会成为一个发展的趋势。因此2013年时我就想到,如果将来自己要创业开办一家公司,公司要想发展,一定要学一下科技。学学科技中的‘学学’,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因为我也不是科技人,所以就叫学学科技。”

大学毕业后一年多,2012年陈升刚开始在香港创业时,从事的是高校学生就业和人力资源培训,也是同学习有关。因此他当时就想创办一个网站叫学学网,而成立的这家公司就叫学学科技。那时他的确就是抱着一种学的心态。“以后公司做大了,要转向做金融,或做其他的什么,那就学学金融,学学其他的什么。这样延伸开去,就可以成立一个“学学集团”,学学京东,学学供应链,学学别的各种东西,什么都可以学一学,因此公司在一开始理念就是比较开放的,尽量地在内地多学学。”

2015年,学学科技在青年梦工场注册成立,运用科技赋能、互联网赋能,开始转型做跨境电商的供应链平台。

2018年,学学科技估值已达12亿美元左右,这一年被它的天使投资人、一家物流公司成功收购。而学学科技最初的投入只有区区6万元。

这,是陈升在前海赚到的第一桶金。

之后,他觉得自己需要进行一些沉淀,思考一下下一步要从事什么工作,因为内地的市场经济发展得太快了。他认为自己第一个项目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找对了节奏,跟上了内地经济发展。他把首次创业成功归功于一是自己特别幸运,二是当时刚好误打误撞,撞上了国家电商发展这个热潮。这样的成功未必可以再复制或者重做一遍,因此他需要更加谦虚谨慎地去选择下一个项目。现在,他要继续找对节奏,不能一味地往前冲,那样子容易造成失误。

于是,陈升对自己的合伙人说:要不咱们先停一停,先看一下下一波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未来的路是什么样的?

因为一旦进入一个商海,裹进一个潮流,有些时候就只能顺势而为随波逐流,所以,许多原先在创业之初规划和计划的想法最终未必能够实现,未必会做成自己想要的那样,而很多自己在边做边试的东西反而有可能变成创业的一个主流。譬如学学科技,刚开始时是想从事教育人力资源系统的,最终这个设想没能实现,反而做成了在创业过程中尝试的跨境电商系统,结果证明这个系统很成功。

由此,陈升得出结论,香港青年的创业特别考验适应性和灵活变通,还有对市场政策的敏锐度。这是在内地创业和在香港创业不一样的一个地方。

2018年,陈升注意到,国家大力鼓励科技人才赋能,而自己是读艺术的。虽然自己已经接触了很多互联网的技术,但是他的身份标签还是未能摆脱艺术。这时,他就想到要继续去高校深造,所以他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的一个实验班,报考了工学院的硕士班,并且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每个月有18000港币的资助。

在前海创业的经历让他体会深刻,并且对市场大潮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前海的定位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就是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应用到每一家在前海创业的公司的定位上,只要将其应用于公司定位,就绝不会犯错。依托香港就是前海的发展定位,就是它的DNA。一个企业一旦带有了这样的DNA,做到了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那么,这家企业的生命周期和可持续性是完全值得期待的。

陈升还经常研究和琢磨中央的文件。作为一个企业家、一个创业人,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这些文件,并且结合自己的事业进行融会贯通。他也经常把这些理念传输给其他的香港青年,告诉他们:“这些中央文件无论对于你在内地创业还是对于生活、工作,都是一个最好的指引和方向。”

陈升说:“许多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就是对经历了一个很长时间段的东西进行的一次精辟的总结,因此,读史、学史是非常有意义的,以史为鉴是非常有利的。人们可以从香港的历史、香港的大事件中看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和方向,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发展大局里的一粒小棋子、一颗小螺丝。”

陈升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的妻子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当年他在香港创业时的伙伴。陈升是香港户籍,而他的妻子有香港身份证但没有入籍,依旧保留深圳户籍。因此,陈升有时还半开玩笑说,我们有许多涉及“一国两制”的制度问题是可以通过结婚来搞定的。他的家庭就是这样一个“一国两制”家庭。他的妻子是深圳户口,而他则是香港户籍,这样他们在深港两地生活和工作就都十分便利,可以很好地解决许多涉及制度的问题,包括买楼、买车等等,都可以灵活应对。现在,他们已经在福田的车公庙买下了自己的住房。

他们的孩子快8岁了,上小学,在深圳的公立学校就读。

身边很多香港的朋友都劝陈升把小孩送到深圳的国际学校去。

陈升大不以为然:“你搞错了!他是香港出生的,送他去内地的公立学校,就等于送他去香港的国际学校,因为他接触的人群不是香港的那些人。如果你把他送到港人子女学校去,那么反而就像他在香港读本地学校一样。”

陈升并不看重“国际学校”所谓的“国际”的标签,他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内地读公立学校享受的就是国际学校的教育。他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价值观方面对深港两地的文化差异多一点认识、理解和包容。他有内地的朋友,又有香港的亲戚,可以从两个方面满足自己的孩子在价值观方面进行一些切换,获得包容,从而更具同理心,并且能够理解内地和香港两地不同的思考思维方式,从而对其更加适应。

在他看来,对香港居民而言,多一些内地的朋友,增加一些对内地生活的观察,对其本身的成长无疑是一件好事。他可以借此更好地理解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两种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能够让自己的眼界放得更开,从而让自己的判断更为全面。

在接受完小学阶段的教育之后,陈升计划让孩子回到香港去接受中学阶段的教育,让他理解一下香港的教育制度、宗教等等。

但是,他也遇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犹如在内地入学有学区房一说一样,在香港入学要求孩子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必须是这所学校的校友,入学是根据自己家庭里有多少人曾在这个学校就读过。因此,在香港就有这样一个搞笑的段子: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名校,干脆把自己很好的工作辞掉,然后到这所名校里去当一名清洁工,通过这种员工通道,让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名校读书。

对于孩子的教育陈升是充满信心的。他认为,对于孩子而言,不能纯粹依赖学校教育,家长教育、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孩子的价值观、思维的塑造都跟家庭教育有关,要在学习的阶段帮助孩子知道自己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他告诉我:“对孩子的学习我并不操心,我反而希望他每天都能很开心。有的时候我甚至鼓励他打游戏,打网游,甚至跟他一起玩王者荣耀。”

我问他:“难道你就不怕他沉迷进去?”

陈升回答:“他妈妈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在她看来,任何事物如果沉迷进去都是不好的,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经过学习体验,对孩子进行引导,就能起到特别的效果。比如说,我陪孩子玩王者荣耀,不是单纯地玩网络游戏,而是教给他设计思维,告诉他这个游戏人家是怎么设计的,你要打好这个游戏就要怎么去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如果你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网络游戏专家,那么现在就需要把数学学好。游戏里有很多历史人物,就要顺势引导他读历史,让他了解这个人物是干什么的,他的事迹是怎样的,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同时告诉他,玩网络游戏的五个角色实际上是一种组织行为,五个角色各自应当如何分工,如何配合和管理,他们的组织架构又是怎样的。家长就在陪玩游戏的过程中给孩子讲解时间管理、短板效应。现在有许多家长实际上都是‘一刀切’,把孩子最感兴趣、最能引导他学习的游戏这种方式给切断了。这,未必是一件好事。我倒觉得,反过来鼓励孩子打游戏,陪他一起打,并且告诉他游戏是什么、怎么样,同时培养他做好时间管理,到该停止的时间就停止游戏,他也不会吵闹。这样的游戏对孩子的学习可能反而是有益的。只要他每门功课的成绩都能保持九十几分,那么,我觉得就没有太大问题。”

陈升正是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得出的这样的结论。他的父母受教育水平并不高。通过日积月累的读书学习,陈升发现,自己以前其实走过了许多弯路,很多东西是不能一刀切的,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有两面性,关键在于如何去引导孩子。这就像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那其实同时也是一种商机和机遇。这件事情有多难,它的价值和商业价值就会有多大。

陈升肯定地说:“‘一国两制’的衔接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如果能够用商业的模式去解决‘一国两制’衔接的困难并且还能赚到钱,那么这就可以成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当然,这当中要融合深港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要按照这样一种理念来谋划自己未来的企业或者公司的发展。国家和香港要在这些方面做大文章,将这件事情的长远规划搞好,并且使之利国利民,那么,我也希望用企业的方式来参与其中。而一旦我们做好了,赚到钱了,就会带动很多行业一起加入到这个阵列中来。因此,市场的很多能量都是蕴含在这些体制机制之中的。譬如内地的很多创业基金、很多创新的方法,如果移植到香港,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效益。”

香港青年到内地来走走看看,如果能够抓住一个好的机会创业,就像陈升那样赚到第一桶金,那比起在香港打工无疑要更精彩。“当然,创业风险肯定很大,但是风险跟回报成比例。你愿意到这边来,你就有这样的机会,就是中头奖的机会。就算你不中头奖,你也会得到一个安慰奖,这就是你在内地生活和工作的经验。香港每一家企业都需要在大湾区里做生意,而这些经验,对于未来帮助你理解内地人的生活和需求、了解内地的市场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是一笔谁也拿不走的财富。这是一堂人生课。这个课堂能够帮助你对国家有更深的了解,对市场也能够更加熟悉。这堂人生课能让你受用一生,培养你的主人公意识。一旦你创业了,你就会换成一个老板的角度来看问题、做事情,以后你即便又返回去当一名员工,也能知道老板喜欢什么样的员工,懂得从老板的视角、从大局的观点出发思考问题。当过老板,你就会说当老板不容易,从而更能理解老板、理解公司。这种思维和情怀千金难换。”因此,陈升经常向自己的香港朋友宣讲,内地有那么多的好条件,梦工场还能够免租金、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不断鼓动他们到前海走一趟,经历一回创业。

2019年,陈升的爱人也回到港科大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

陈升半开玩笑说,她原本是自己在香港认识的一起创业的小伙伴,现在又变成了他的一个“学妹”。她研究的是金融科技,而陈升研究的则是公共政策环境建模。

陈升的毕业答辩论文的主题是控蝇控鼠。这个选题的灵感来自于这两年的疫情他在福田的家里甚至逃进了老鼠。

当时,陈升就怀疑新冠病毒有可能会通过老鼠这类的哺乳类动物传播。这就触动了他去深入研究一个动态的传播模型,也就是说,假如有一只老鼠带着病毒跑进了一座大厦,那么需要如何去拦截它,如何去放置捕鼠笼等来杜绝病毒的传播。他就在做这方面的数据模型研究。

他还找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团队进行合作。中大有一种控蝇的技术。陈升希望建立一种控鼠的技术。因为香港鼠害严重,政府每年差不多都要拨款两三个亿港币,但是控鼠效果还不是很明显。现在因为疫情阻隔,人员无法流动交往,但是,如果携带病毒的老鼠大量地过境,侵入邻近的城市,那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在人类同瘟疫抗争的历史上,黑死病等大型的传染病其媒介大多是老鼠,因此陈升觉得,把控鼠作为研究方向,应该是很重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觉得这里他所讲的不是纯粹地针对环境说不要去乱开山开矿,对于城市环境这句话也是适用的,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对城市环境都要有一种自觉。”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陈升打算和他的伙伴们在香港注册一家叫绿云科技的公司。

“我们就是受到国家政策的启发。创业最怕找错方向。即便你再努力,如果找错了方向,那就会做很多的无用功。但是,如果你能够以国家的大方向作为自己创业的小方向,以大带小,那么成功的几率就要大许多。因为一旦国家有政策,下面各级地方政府都会有政策,有政策作为一个大的支撑,这就是我们创业的一个基本思维逻辑,也是创业比较能够实现目标的一种做法。”

谈到为何要研究控蚊控鼠,陈升专门举了一个蚊子的例子。

在南方,登革热、日本脑炎、寨卡病毒,都是通过蚊子的血液来传播的,而且蚊子不仅会叮人,也会叮老鼠、叮猫、叮狗,那么,叮完这些动物的蚊子再来叮人,会不会把病传染给人?因此陈升觉得,我们宁可把事情做在前头,宁可自己研发的这个系统一直都用不到,而不要在一旦出现问题时却没有办法可以用。要防范于未然,要布局未来,针对卫生安全隐患的东西去做研究,而且这个研究成果还可以带动建筑行业,使建筑行业在构建模型时就要考虑如何去设计楼房,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和陈升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分不开。

陈升在读中学时,学校离香港淘大花园很近。2003年,SARS疫情兴起时,他们的老师就住在淘大花园,正在给孩子们做直播授课时他就直接被抬走去隔离了。

那一年,陈升参加了香港会考,当时每个人都是戴着防毒面具参加的。所以,陈升对疫情非常关注非常重视。

2020年在深圳隔离期间,他住在2层楼,他在自己家里打死了三只老鼠。而且当时一些宠物猫狗身上已经发现了新冠病毒。

这,让陈升十分担忧。他想到,如果住在收治新冠病人的医院附近,有只老鼠刚好到医院那边去游走了一圈,再闯进自己居住的小区,那么,这个小区里的居民就有可能“中招”,从而造成集体感染事件。

想到这里,他当时就打通了12345市长热线,向他们反映这个问题。他说:“我看到我们小区有人在外面遛狗,还打老鼠,是不是政府部门应该组织消灭一下老鼠?这些宠物狗,还有老鼠的问题,会不会对我们防控疫情有危害?很多人下来跑步都牵着狗,而那个狗又到处嗅来嗅去,会不会感染上病毒,并且传播病毒?”

后来,街道办还专门给他回电话,告诉他,专家回应说:这种风险暂时是比较低的。

虽然看似是一种杞人之忧,但是陈升坚信,这尽管可能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是可能性、危险性还是存在的。

在内地生活、在前海创业,陈升认为这其实是给自己上了一次很好的课堂。

2021年5月,当深圳发生疫情的时候,陈升第一次穿上红马甲,到高铁站去帮忙做义工。这种经历让他特别难忘。这是他原先在香港时所未曾有过的。

致力于把前海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地方是陈升的一个愿望。他把前海的一些做法带到了深圳福田区落马洲河套地区。

在那里,他们和福田区合作,创立了一个“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构建一个香港青年创业生长的基地,已签约入驻了四十多支香港创业团队。在他看来,前海合作区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一进一出”、交流交往和交融。不仅仅是香港青年可以在内地、在前海创业,同时,前海还能够赋能于深圳其他各区。它通过先行先试所探索获得的一些政策、经验、机制、体制,甚至可以复制推广到全国。

“它不仅应该有政府政策的顶层设计,还应该借鉴吸纳民间、市场的许多很好的做法。这些经验都值得向各区各市各省推广。因此我理解,前海管理局之所以是一个公共法定机构,而不是一个行政主体,就是因为它的这些东西。前海的目标应该放眼于推动整个深圳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与香港的合作共同发展,搭建起内地与香港合作的桥梁。前海最厉害的不在于建了多少楼,而在于它培养了很多对香港特别了解的公务员和其他各方面的人才。同时,一批在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和企业家,又比一般的香港民众更加了解深圳。因此,前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一种“土特产”,他们到哪里去,都可以把前海的政策、文化、思维逻辑等以人为载体带到那里去。这就产生出了一个‘泛前海’或者‘大前海’的概念。”

现在,陈升到哪里去,他都不怕人生地不熟。只要一提及他是从事深港合作的,那么,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他聊这个话题,彼此就可以很好地相互交流交融,展开合作。

前海缘也是深港缘,这个缘分是国家为香港和内地创造的。陈升自己就是这这项国家战略决策的获益者,因此他很愿意依据自己个人的理解去讲好前海的故事。他对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来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说:“如果你们想好了要来深圳创业,14天的隔离算什么?14天在你们的创业的历程中又算什么?”

他反过来建议那些打算创业的青年:在14天的隔离时间里可以在线上申请港科大14天的课程,上完后还能获得一张结业证书。如此一来,这14天的隔离生活就会变得很有趣,可以一边上网课获得学分。这也是在困难面前给自己创造机会,学习一些新东西。

陈升以前看过少林寺的电影。他说,前海就像一座少林寺,这里既有藏经阁,珍藏有少林武术的典籍,也有木人巷(在古代江湖以及不少武侠小说中,少林弟子练成浑身本事后,必须凭一身绝技打出“木人巷”,才有资格下山闯江湖。木人巷为少林寺武道的最高试炼,只有通过者才能正式加入少林护寺僧兵,配给个人兵器,并获许进修更高的少林绝艺。木人巷是一条全长十二丈、平均宽一丈的山洞走廊,开凿于少林寺金刚堂后山壁。进行试炼之时,沿巷两侧共有一百零八个武僧把守,逐一与进入的受验者以拳法对战。为了避免严重伤害,受验和把守双方都会在心胸背项要害处穿戴木板与厚棉布的护甲,因此称“木人”。受考验的武僧虽然不必把一百零八个“木人”都击倒,但要一一闯过逾百对手的拦截仍极为艰难,短短十二丈的路程,平均通过时间却要两个小时。连续不断的战斗与体力消耗除了是武功造诣的测试,更是对体能意志的绝对考验)。在前海这里学到“武功”之后若能打出“木人巷”去,这时就已练就了一身本领,可以“下山”去内地创业了。

谈到前海对自己的塑造,陈升用了四个字“脱胎换骨”来形容。他认为前海改变了他整个人生的走向,也改变了他的很多思维方式及观念。前海的创业经历对他而言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

陈升说:“现在感觉我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就是既能以内地的视野去看香港的一些问题,也能以香港的视野来看内地的发展,二者相互借鉴。同时,由于我又有英国生活的经历,又能以国际的视野、‘老外’的视野来看香港和内地。”

他在香港青年协会担任秘书长。青年协会开始在前海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后来又推进到了深圳南山区,他就又跟着到南山区去做基地服务。现在他又当上了深圳光明区、龙华区、龙岗区几个区的创业导师。2018年他享受了港科大全额奖学金免学费的待遇。这是香港第一年出台的新政策。他把全部的课程都安排在周一到周三,周三下午下了课就可以坐车回到深圳来上班,过上了“双城生活”。

现在,他除了在福田做创新创业基地,引进了许多主要从事科技创新的企业在福田保税区落地,他还打算带领一批香港的同事从事文创设计。

他这样对自己的妻子描述道:“我们现在的定位是‘一河一海’、‘一港一湾’:一个河套,一个前海;一个香港,一个大湾区。”

这,就是这位85后香港青年的大视野。

(选自《春天的前海》,该书即将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李朝全,现任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著有理论专著《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非虚构文学论》《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纪实文学《奔跑追梦人》《最好的时代》《国家书房》《梦想照亮生活》《世纪知交:巴金与冰心》等。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