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文学批评融合发展机制
摘要:网络文学线上批评和线下批评存在较大的区别。为了更好地提升网络文学批评质量,应积极寻求线上批评和线下批评的融合发展之路,这是目前研究视角转换、研究者身份转向以及整体把握网络文化生态的需要。建立和谐的批评话语空间、凸显网络平台的“中介”作用、发挥媒体批评的调节与补充作用、扩大网络文学批评公共空间建设,则是探究网络文学批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线上批评 线下批评 融合 平台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最大的不同是受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具体来说,作者的创作与读者受众(粉丝)的互动感增强,优质网络文学IP转化率较高,导致形成多文本叠加与读者向受众转化的叠加。因此,网络文学的市场占有率和曝光度明显高于传统文学,甚至会形成类型创作的跟风或潮流,也有颠覆传统经典的可能性。正是因为网络文学的这些特性,使得以互联网Web界面、新媒体小屏及各类APP阅读器展示的网络文学批评形态也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文学批评。
设立网络文学的线上评论区,其灵感来源于早期BBS论坛阶段读者与作者的互动。在那一时期,评论区兼具发表和跟帖评论的功能。到了Web界面阶段,评论区与发表区完全分开,评论区专门供读者与作者互动交流。即使在网络文学免费阅读阶段,评论区也一直异常活跃,因为这是读者发表阅读感想、催更和吐槽的空间,也是读者与读者之间展开讨论的专区,久而久之就成为线上批评的一种互动形态。线上批评作为一种粉丝行为,在创作和传播的环节中形成独特的模式,成为网络文学批评的一种新形态。线下批评更多指脱离电脑或者阅读器界面的批评。所谓“不在场”批评,指的就是这种在物理界面之外的批评方式,类似于传统阅读批评方式。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物理空间的差异决定了批评方式的不同。线上批评是在网络界面上,呈现出经过审核的内容,凡是注册登录的读者都可以看到。界面内实际上形成一个开放的评论空间,作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不同作者之间都能够互动。互联网技术的分页功能使得整个评论区仿佛一个“瀑布流”,可以向下无限滚动,自动形成了不同的“对话框”。而线下批评更多依赖评论者的自我操作,作者和读者不容易进行交流。二是评论者的身份差异决定了评论内容的差异。线上批评多为即兴式批评,批评者探讨作品中的某个细节,针对其他读者提出的问题发表不同观点、意见,当然也有吐槽、发泄甚至对骂的内容。这种即兴式批评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和感性色彩,多是口语化表达。而线下批评往往是专业人员的批评,大多追求学理性和逻辑性,与个人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或兴趣相关,有专业性要求。三是对适配人群的传播影响力不同。线上批评由于积聚在特定人群的公共空间中,极易受到关注,也容易激发当事者和周边人员参与讨论的情绪;同时在技术的协助下,可以转发、推广和分销相关内容,使其影响力呈几何级增长。而传统的线下批评则受众量少,多在专业小圈子内传播。即便发在纸媒上,阅读人群也不一定很多,所以很难影响到创作者和他们的粉丝。四是网络文学更新速度比较快,被深深打上了Z世代的文化印记,因而进行批评时要对网络虚拟文化生态熟稔于心。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否则写出来的批评往往隔靴搔痒、不着边际。因此,从事网络文学批评应当对网络文学进行网络田野调查,摸清门道,熟悉进入的具体路径,做到有的放矢、细致入微,既有切中肯綮的批判能力,又有独到的审美和语言功力,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要害,还有启发、引领作用,即在批评中有一种“到场”感。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网络文学的线上批评和线下批评分野较大,甚至形成了激烈的对立。从网络文学整体生态而言,需要建立一种平等、协商的对话机制,有效改变不对称的批评模式,以促进网络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
一、线上与线下批评融合的原因
对于网络文学研究者来说,加强网络文学线上线下批评的互动与融合并不只是一个理论性命题,更是批评实践的需要和现实发展的必然,尤其要关注长期被专业研究者有意无意忽视的线上批评。
增强网络虚拟空间研究现场感的需要。毋庸置疑,网络文学是一种建立在以读者为中心基础上的阅读模式,线上批评包含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读者相互之间的对话。这种鲜活的互动场域本身就是网络文学空间的组成部分。网络虚拟空间如同一片希望的“田野”,研究者需要扎根这样的“田野”才能精准把握研究对象。这既符合虚拟空间研究的实践需要,也是网络文学研究与传统文学研究有所区别的地方。传统文学研究更多强调静态的文本研究和作者研究,而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商业文学,还具有类似广告传播等商业活动的诸多特征,尤其在“文学性”上与传统文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文学的研究方法,则没有办法进入网络文学的细部。因此,需要打破单一视域的研究局限。我们通常将及时性、交互性作为网络文学的主要特征,这恰恰是通过网络文学的线上批评反映出来的,及时反馈了网民的真实感受。在这个意义上,线上批评是研究网络文学文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线上批评,网络文学就是以页码作为单位的“信息流”,之所以能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文本,正是因为众多读者的阅读体验构成的评论性的“副文本”,形成了对主文本的补充。
本雅明认为,“文化符号体系是由经济体系决定的,但又不是简单地像镜子那样反映经济体系。这种符号体系既是经济体系的文化表达,又是每个时代的梦幻。它们既是幻象,但又不是纯粹的虚妄,其中也包含着被压抑的愿望,既有压抑因素,也有乌托邦因素。” 这在网络文学的线上批评中极为常见,尤其在一些女频作品的评论中更为明显。因此,我们需要研究者能够深入网络虚拟空间的第一现场,去感受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采撷有价值的素材,采用一种整体性的文化视野,将网络文学发生的空间纳入研究体系。因此,将网络文学线上批评纳入网络文学研究,对于构建更为合理的网络文学批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欧阳友权2001年发表的文章《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引起较大反响。他在接受《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采访时说:“大约是2000年夏,我决计仔细了解我的研究对象,花了差不多三个月时间,走访了100余家文学网站和门户网站的文学板块、文化频道,下载了大量资料,做了许多数量统计……摸清家底才好心中有数,研究起来能有理有据,这就是那篇研究报告的由来。”所谓“摸清家底”就是到网络空间去进行田野调查,其中自然包括对线上批评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也导致其后续研究中有不少内容是对于网络文学批评样态的深入思考。
消除研究者身份隔膜的需要。线上批评和线下批评长久以来之所以形成一种互不待见的对峙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各自都带着一些成见进行隔空想象。线上批评认为线下批评是无效的,批评者与网络文学作品之间处于一种隔膜的状态,不足以形成相互对话的可能;而线下批评认为线上批评太过于随意,很多都是“口水化”的评点,质量不高,没必要太过重视,甚至带有网络文学不如传统文学的偏见。当两者隔阂日深、各自为战的时候,难免互相碰撞、苛责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实际上,这些看法都存在偏见,并因偏见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解。其实,如果线上批评者和线下批评者能够互换身份,那么对双方发展都可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线下批评者的上线活动。
线上批评者更多是匿名虚拟的身份,线下批评者也可以虚拟身份加入线上批评的行列,身临其境去体会线上批评所具有的那份参与和营造的激越快感和浓厚氛围。“更重要的,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这一特性,让研究者成为被研究群体之一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他们与研究对象共享着相同的集体情感和经验,甚至参与到形塑网络空间以及建构新型文化的行列之中,成为对网络社区卓有‘贡献’的创造者。从这个角度讲,研究者在某个社群中可能会呈现出多重和复杂的身份。”笔者在国内多个省份的网络作家群中,在与他们的相互交流过程中亲身了解到网络作家们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所讨论的话题。作为一名专业研究者,当自己真正参与其中的时候反而会发现网络作家身上所具有的对作品的洞见、判断力一点也不比研究者弱,有些观点还让人很受启发:他们并非如笔者之前想象的那样。这使笔者作为一名专业研究者自然带有的某种优越感荡然无存,而是深切感受到线上批评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因此,研究者身份的转向反而有利于增强线下批评参与线上所带来的深度和广度。比如,从2011年开始,邵燕君将“学者粉丝”引进网络文学研究,这不只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从批评者的身份视角出发论证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问题。同时,正是基于从学者到“粉丝”身份的转变,她从网络文学的媒介出发提出了网络文学的“网络性”概念。这一概念将网络文学的生产、消费统一到同一个维度,是一种理论创新。她还提出网站就是网络文学的“超文本”,网站海量作品的“副文本”同样也是自由空间,可以从这个空间介入批评。这无疑对于深入研究网络文学批评质量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整体把握网络文化生态的需要。对于网络文学批评场域来说,线上批评是一种以虚拟身体进场的方式,而传统线下批评也不是一种真正的“到场”。因此,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即打破物理空间的二元对立,形成视域融合,将线上批评与线下批评交叉进行,这样不仅扩大研究范围,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个体“心灵”的互动体验。这就需要一种立足于整体性的社会交往情境作为批评实践的依托,比如社会背景、文化状况和具体的生活情态等,如果离开了具体的现实文化、政治和社会环境,要对网络生态和文化生态进行整体把握是很难做到的。比如,周志雄从大众文化视角出发,分析网络通俗小说的兴盛与整体社会文化转向的关系,并带领学生对多位网络文学大神进行线下访谈,从社会整体文化背景进行网络文学批评实践。
二、线上与线下批评融合的原则
目前来看,线上批评更多出于人与人之间就某一些作品交流的需要,而线下批评更多出于专业的学术交流需要。线上批评和线下批评之间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可以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线上批评需要借鉴线下批评的学理性、逻辑性、条理性等优势,线下批评要更好地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高批评的有效性、针对性,需要借鉴线上批评的在场性和鲜活性等优势。两者可以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融合机制和方法,形成互通共存的关系,更好地促进网络文学批评整体发展。线上批评与线下批评的融合不是一种权宜之计,也不是一种妥协式的“硬搭”,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彼此抛弃成见基础上的平等对话。
建构具有共通感的网络文学批评。这里的“共通感”来自伽达默尔所引维柯在《论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中提到的概念,意为“共同的感觉”。网络文学批评需体现当下广大读者的精神趋向和审美价值,而不仅仅反映他们的欲望和诉求。因此,这里的“共通”就是指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价值观。
如今,网络文学网站Web界面排列远远超过了印刷排版的复杂程度。网络文学所营造的“世界”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读者,其奥秘就在于网络“互动叙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由单一的语言层面向图像(形)、声音乃至线下的实体等诸多媒介形态融合,实现多媒介的参与,从而改变了传统故事情节的构建,其模式为“输入——反馈——输入”,实现“用户——系统程序——用户”的多向交互。不同的用户都可以互换主体,同时,用户的创意行为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在语言、图像、声音等多媒介所构成的游戏场景中推动了系统的自由流动,在这过程中赋予用户以自主性和掌控感。这种互动叙事一方面扩容了批评空间,另一方面又作为新生成的系统共同构成了网络文学的新形态。
网络文学批评需要吸纳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声音,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在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无疑,这些都会使网络文学批评更为丰富、多元,而融合线上和线下批评,为的就是在多样化的文学批评中,促进人们形成对反映本民族文化精神最大公约数的好作品的认同和共识。帕斯卡尔·卡萨诺瓦认为,由于各种形式的文学所占读者面的不平等,需要打破这样的不平衡,建立一个基于最大多数人的文学形式。他说:“必须建立一个文学权威指数,好让人们了解这些语言斗争,文学‘大游戏’的所有参与者和所有玩家,出于他们所属的语言领域,都通过文本、翻译、文学祝圣及文学弃绝等不自觉地参与这场斗争;这一指数将重视古老性、‘高贵’性、用该语言写作的文本数量、全球公认的文本数量、被翻译的数量。”卡萨诺瓦的观点启发我们重视网络文学的世界竞争力。中国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改变了当代文学的创作生态,也丰富繁荣了网络文艺的发展,但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数量和规模上,也不只是追求样式的繁多,而是需要内涵博大精深、风格鲜明独特、反映中国人民精神气象的好作品。因此,如何判断和甄别出高品质的网络文学作品至关重要,而批评就承担着这一重要职责。线上批评和线下批评有机融合,有利于通过批评对作品形成一定的共通性的评判,确立被大多数人认可、接受的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高质量网络文学作品,并以此引导和提升网络文学创作现状,使我们的网络文学在世界文学竞争中更有底气,更好地走出去。
立足互动与共享的目标。网络文学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文学批评是网络文学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意识是早期互联网阅读与写作的发明,也是网民利用互联网这块公共空间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最原始的“趣缘”部落。其实,网络文学的萌芽就是来自早期的港台武侠小说的共享。当共享精神在互联网公共空间中呈现的时候,就很容易生长出一种新的发展机制。一是实现了表达的互动性。这是网络文学线上批评最为活跃的根基,也是互联网的特征所决定的。离开了互动,线上批评就不成立。因此,这里的互动包含了线上批评的互动和线上线下批评的互动两种类型。二是满足高度参与所获得的全新的体验感。线上批评互动基于对同一个问题的探讨,由于批评者身份的虚拟性,自由表达让线上批评获得了即兴的快感,因而线下批评参与到线上批评同样可以改变线上批评生态的优化。三是促进共享机制的生成。互联网空间由一个个具体的“场域”构成,每一个“场域”都可以视为一个公共空间,因此,共享精神是公共讨论的前提,在讨论中也会形成一定的共识。建立在公共领域里的共识最终会对作品形成一些主要的价值评判。线上线下同样需要突破媒介的区隔,形成超空间的批评模式。以上三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重视批评语言的创新。线上与线下批评的分野都是基于各自的媒介特点。线上批评语言讲究节奏明快、简练,适合交流简单、传播便捷、技术更新快速的要求。比如有些文学网站设计成白板式的“本章说”,充分体现了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信息流”的特点,将传统视图Web格式由以前的每一章节的评论切割成每一行文字的评论。文字密度的处理大大提高了评论的频率,从而为读者的参与提供了方便,顺道达成引流的目标。线上与线下批评的融合不是相互迁就,甚至削足适履。线上批评的来源广泛,更多是基于广大网民的生动创造,因而其语言的生活气息浓郁、现实感强烈,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和鲜活性。线下批评多来自学者和专业研究者,其语言学理性浓厚,专业性术语较多,理论色彩和逻辑性强。双方需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在实践中力求熔铸一种既生动活泼、有针对性,又讲究理性和逻辑性、观点新颖独特的语言风格。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尊重粉丝批评,而且要尊重学者的专业化批评,在传统的理论语言与新鲜的大众语言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从而吸引更多读者包括作者群体阅读批评,检视创作的质量高低和艺术优劣,理解批评所传达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导向,增强网络文学批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线上与线下批评融合的路径
胡塞尔认为:“我们思考一个艺术作品一般的真正意义和某一个艺术作品的特殊意义。在第一个情况中我们在纯粹一般性研究一个艺术作品的‘本质’;在第二个情况中我们研究真实被给予的艺术作品的真实内容,这种研究相当于对确定对象的认识(根据其真实规定性而将它看作是真实存在的)……除了经验的研究、经验的规律性和个体的规定性之外,我们还进行本体论的研究,它们不仅在形式的一般性上,而且在质料区域的规定性上都是对真实有效的意义的研究。”因此,要想真正建立起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必须把握网络文学的本质,同时研究网络文学的核心质料。网络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学,如果从经济层面类比,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言语市场”上存在着先天不平等的现实。同时,这种语言学和文学商业的不平等进而还可以形成一定的话语霸权。而这种话语霸权在很大意义上首先是从批评领域开始的。因此,加强线上线下批评融合是消除歧误、实现批评话语平等的基础。
通过组织性的积极引导,建立和谐的批评话语空间。与物理空间一样,虚拟空间同样需要净化和提升。虚拟空间里的虚拟人不代表空心人,他们都是鲜活的、有健全思维的人,其世界观、价值观也可能会发生偏移,特别是由于互联网空间的开放性和匿名身份,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扰。同时,线下批评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主流渠道向社会公众推介有价值、有启迪性的线上批评,让线上批评走出封闭的自我空间,从而形成一种和谐、互信的公共文化批评氛围。因此,对虚拟空间的净化往往可以通过逆向的塑造来引导。比如,2014年7月,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共同举办的“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在北戴河召开。这次会议邀请网络文学作家和从业人员、高校研究者、组织机构和媒体等进入研讨现场。此后,中国作协连续多次组织这样的大型研讨会,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作家的社会地位,从根本上扭转了网络作家在某些认识上的偏差,也带动了线上评论向正向转化。
平台是网络文学内容的责任主体,也是批评的“中介”,需要凸显批评主体责任意识。强化网络文学线上批评并不意味着“去中介”,而是要凸显网络平台的“中介”作用。不可回避的是,每一个网络文学平台都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风格和偏好,比如晋江文学城主打女性向的都市和古风、起点中文网主打玄幻,等等。因此,各自平台上集聚的读者类型也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阅读心理、知识背景、文化状况也是不同的。这样一来,线上批评的内容倾向、审美范畴和价值导向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意味着,因为读者的过度热情或者广告效应等形成的“粉丝圈层”文化也会不时影响着线上批评。
平台应根据自己的类型定位主动承担主体责任,线下批评当然也应根据主体平台的差异、内容类型、主题意旨和审美趋向建立不同的批评范式,精准把握创作规律,最终达成批评的有效性。同时,平台与平台之间可以建立和谐的沟通机制,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虚拟空间的交叉,形成多类型的互动对话。除了垂直类平台的互动之外,还可以进行横向平台的交叉互动。所谓垂直类平台就是IP版权转化平台,同一类型的文学网站、影视剧、游戏、动漫等关联度高、紧密型合作的不同平台;横向平台是指不同法人主体的网络文学网站或是新媒体发布平台。而第三方平台可以为政府组织或社会组织,以及传统媒体转型后的融媒体平台。如阅文集团与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构建“阅读认知实验室”,推动“人民阅读”平台转型升级,发起重点领域的“网络文学创作计划”。一些案例表明,打通各个平台之间的障碍不仅有助于版权互通和资源整合,也有助于网络媒体走出自我封闭,必将有利于线上线下的互动,共同推动网络文艺批评向着开放、合作、共享的方向拓展。平台的转换使线上批评也随之流动,对于不同类型的平台而言,线上批评也将更加丰富、多元;对于线下批评而言,这些线上批评是值得参考和研究的。同时参与这种多元、多介质的线上批评将会大大提高线下批评的质量。
线上批评的审核者主要是网站编辑,他们充当着“守门员”和“把关者”的角色,他们的素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文学批评生态的优劣。令人欣慰的是,一些资深的网络文学从业人员既能从行业的角度,又能以普通人的身份进入两个不同的批评场域,并在两个场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他们一般都经历了从网络作家向编辑的转型,再到管理者身份的转变,每一次转变都切身感受到语境和文化身份的变化。如血酬、杨晨、源子夫、千幻冰云等人除了发表专业批评文章之外,还参与各类网络文学的论坛以及企业内部培训教材的撰写,有一些人还处在向研究者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也就是说,作为“守门员”“把关者”的网络文学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可以充分发挥平台“中介”促进线上批评建设的作用,促进网络文学批评质量的整体提高。
加强媒体批评建设,使之成为线上线下批评的调节与补充。例如,在2001年6月,北京文联研究部在天津举办“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此次会议主办方把网络批评从媒体批评中剥离出来,提出了所谓的“三种批评三分天下”的模式。我们可以继续沿用这样的区分,将媒体批评单独作为第三方批评。目前,一些主流平台都开设了专业评论区,特别是一些文学评论类期刊微信公众号以及专业APP,及时推出有关网络文学的专业评论,这对于推动公众的文化理论修养和培育大众的审美趣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有一些自媒体也制作和传播网络文学批评,尽管不一定专业,但也能反映大众的精神状况,对这类平台的一些评论在加强监管和引导的同时,可以吸纳有价值的批评,这对社会网络文化的公共治理也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线下专业批评需要主动上线,能够与线上批评形成互动,彰显专业批评的专业性和文化感召力。网络文学作为媒介变革的力量,它的基因决定了其离不开媒介传播。因此,线下的专业批评力量需要主动融入新的媒介,不仅要选择媒介,还要建设好专业媒介平台,使之成为助力网络文学批评线上化的重要武器。在这方面,目前国内不少出版单位已经做出了表率。同时,一些高校在开设网络文学专业课程的同时,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线上批评平台,如“媒后台”“网文界”“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网文新观察”“安大网文评论”等,而且都办出了各自的特色,也培养出了专业的网络文学批评人才,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研究生为主的专业批评团队。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正确、有价值的,极大地改善了网络文学线下批评的软环境,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增强社会性参与,扩大网络文学批评公共空间建设。批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作家创作,提高作品服务社会的功能。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群众性基础,但是由于其商业特性决定了它在市场化过程中会出现审美弱化、价值趋向偏颇的可能。网络文学的传播面广、影响力大,如果没有有效的网络文学批评,网络文学的发展则有可能会走向失序无度,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需要根据网络文学自身发展生态,扩大线上正向批评的社会参与度,让更多从事线下批评的人和社会公众参与到线上批评。既要改变线上批评的单一性,又要融入线下批评的专业性,更要融入有更多人参与的公共批评,通过这样的融合使得线上批评具有广阔的大众性。也就是把传统的文学审美、积极、乐观向上的价值观融合到文学的通俗性中来,形成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批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