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平阳专栏·泥丸小记 《钟山》2022年第5期 | 雷平阳:月高人骨冷
雷平阳,1966年生,诗人,现居云南昆明。著有诗集《雷平阳诗选》《云南记》《基诺山》,散文集《我的云南血统》《乌蒙山记》等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诗人奖、《钟山》文学奖等多种奖项。2014-2020年在本刊撰写“泥丸小记”专栏,部分文章结集出版为《旧山水》《白鹭站在冰面上》。2022年1期始在本刊继续撰写该专栏。
白鹭鸶
妙湛市的人抛弃白鹭鸶,把量少质劣的爱全部献给了海鸥——理由是,如果不把粮仓的大门向着海鸥敞开,迁徙而来的“精灵”一旦饿死在妙湛市或不能在妙湛市补充足够的用于飞走的能量,他们将承受永久的骂名。来得坚决,走得坚决,海鸥的行为就像唤醒了性欲的机器人逛窑子。水面上用水搓绳子或织网的幻想家,受到无边的现实主义影响,也把“终极猎物”由白鹭鸶换成了海鸥。海鸥飞回西伯利亚,妙湛市骤然冷清下来,他们就召集更多的幻想家,前往图书馆、乡村广场、公园、企业礼堂和学校等场所模仿海鸥的叫鸣,把听见叫声的人统一带入幻境。海鸥不常飞掠而过的地方,稻田、荒野、菜园边的水渠、城市河流隐秘的暗角,也就是那些妙湛市人心脏旁边的场所,晨练的人经常看见白鹭鸶在水边的独木桩上站着睡觉,像司晨者,也像异乡人。
流水
在认识时间的问题上,流水的比喻和启示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反流水式地去认识时间和生命的消失,也许更有滋味。比如杰克·吉尔伯特的《野上美智子》(柳向阳译):
因为永远不在了,她就会
更清晰吗?因为她是淡淡蜂蜜的颜色,
她的洁白就会更白吗?
一缕孤烟,让天空更加明显。
一个过世的女人充满整个世界。
美智子说:“你送给我的玫瑰,它们
花瓣凋落的声音让我一直醒着。”
当然,这样的例子也是一种传统,像用流水比喻时间的传统一样古老,一个世界存在着就必有其影子或者说反面世界。我的外祖父在谈及其早逝的父亲时就说:“背着一袋盐巴乘竹筏横渡老虎河(金沙江)时,巨浪把他和竹筏卷走了。我们沿着河岸从宜宾找到内江,也没有找到他的遗体。”可是,在我的外祖父也当了一个穿州过府贩卖盐巴和布匹的挑夫之后,一天晚上,外祖父说,我的外曾祖父突然回来了——站在堂屋中央,衣服被流水冲得破破烂烂,褶皱和衣袋里装满沙粒,灰白的头发间还夹着几根水草,背上的那袋盐巴还在,浑身湿漉漉的,丢失了鞋子的一双赤足边很快就积了一摊盐水——外曾祖父的面目极其模糊,但声音像往常一样响亮,告诉我的外曾祖母和外祖父,他把盐巴背回来了!而且,据我的外祖父说,自那以后,他一个人前往四川自贡或贵州水城,总觉得自己变成了两个人——不是有个人跟着他,纯粹是有一个阴冷潮湿但力大无比的躯体严丝合缝地与他的身体扭结在一起。死去的外曾祖父与外祖父共同担负一副重担,让外祖父得以在战争不断、土匪横行的西南群山中成为幸存者。凡是在危机出现之前,外祖父的耳朵里就会出现一个声音“快跑!”或者“躲起来!”但这种生命不朽的传统现在已经变得颇具“现代性”:所有死去的人似乎都没有继承时间或者流水带走一切的主流传统,他们全都从流水的那头回来了,像冤魂一样附着在人们身上。不少人身上因此寄存着很多看不见的人,遇到什么事情,他们的耳朵里就会响起一个个有着不同诉求的命令。
天使之翅
早上,去买牛奶的路上用手机拍了两张照片。凑到海鸥的脸上拍了一张,转过身来,见老柳树凌空的断头上有两只冷得用翅膀死死抱紧自己的麻雀,又拍了一张。初春的湖边步道上人不多,清凉如海底宫殿的屋顶花园,树木饱经风浪,样子像朽折的桅杆集在一块儿,已经开得接近尾声的黄迎春和紫樱花也像是大风留下来的塑料制品。纪晓岚说,一阵风在他头顶吹,风里突然掉下个人来,过去一看,竟然是个守边的唐朝士兵。昨晚入睡前躺在被窝里我一直在猜测:他在用毛笔竖写这则笔记时有没有情不自禁地采用了草书?我是不喜欢草书的——仅仅因为在书法学里,每个汉字即使是狂草也有标准字体,就像海鸥、麻雀和柳条不得乱飞和乱舞,任何小动作都得遵守模板。如果他没有草书而是对着风口述,风里马上就掉下来一块宋代的木刻雕版,字字归位,字里的刀刃隐而不现,也无风在文字间窜动,那么我认为他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说的这件事就可信度大增。把虚幻之事冷凝成现实,又将现实之冰融解在天堂中,这条陡然沉降又陡然升起的道路两旁墓碑林立,手中抱着一撂手稿在死亡之前敢于升空去见上帝而上帝也应许的人并不多见。写冷凝的现实,多少文字天才止步于冤冤相报式的前人已竟的美学,大抵就是因为从天上来却丧失了回到天上去的力量和想法,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所谓高度也许真的不在现实中。在湖边窄巷内的小超市里,昨天下雪时老板堆的两个雪偶被移进红色塑料盆中,放在两排货架中间,还没有融化。多么可爱的小天使,我得从它们的头顶跨过去才能找到牛奶,不小心碰掉了其中一个向上张开的白翅膀。结账的时候,老板说,碰断那只翅膀我得付50元钱,我笑了起来,心想50元钱能买一只天使之翅,我还有什么犹豫的理由。
秘密
万物存在之后,人类才生成。照此推断,人晚于老虎、乌鸦和月亮。老虎和乌鸦以先行者的身份向人索取肉食,而月亮喜欢向人提问——坐在世界主义的书橱下,我告诫过自己:就按它们的要求行事吧,做一个反抗老虎、乌鸦和月亮的人不会生活得很安全。老虎的象征性用不着多费笔墨,倒是从挪亚方舟上外出的第一种生灵,乌鸦值得认真地分析一下。让乌鸦最先离开方舟,挪亚的意思是神让人们用于悔改但效果极差的挪亚时代马上就是尽头,停靠方舟的亚拉腊山转眼就会浮出水面,它的任务是去洪水的上面探听消息,但乌鸦宁愿在没有边界的洪波上盘旋,一直飞翔,也不曾返回方舟栖息或像鸽子那样衔着橄榄枝回来报信。离开了神与人,它才有它的自由(尽管这自由有不祥和毁灭的成分)?人们在回想这个事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背叛——乌鸦是后来背叛者群体的开山鼻祖。可我一直怀疑它是冲着死亡而去的,背叛是产生不了以飞翔熬退洪水和一个时代的巨大能量的,而且沉思将永远伴随着我们:谁给了它在洪水之上长久飞翔的韧劲?谁没让它坠毁也没让它返回方舟?方舟之外末世中唯一的飞行者,乌鸦的身上一定藏着不为人世所知的秘密。它的孤独与决绝,只要闭目一想,我就觉得心慌,一定有别的什么东西持护它同时又盯上了我。也一定有某种异力删除了我的阅读者身份而把我送到了审判台的原址——那儿,羊毛里挤出的甘露,是甘露本体,也是血水和洪流。我对人世判定的背叛不再像以前那么上心,没有打开内眼也能看见乌鸦翅膀上幽微的光。月高人骨冷——至于月亮,博尔赫斯说:那片黄金中有如许的孤独/众多的夜晚,那月亮不是先人亚当/望见的月亮。在漫长的岁月里/守夜的人们已用古老的悲哀/将她填满/看她,她是你的明镜。这公认的现代性书写者的神思其实也没有跳离先人老派书写的窠臼:王昌龄有“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曹雪芹有“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李白有著名的那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间,不同种类的孤独,古老的悲哀,镜子,秘密的乡愁,一片伤心白,空忆,孤光,离人的心,她,先人……对此类永恒之物,人类的确很难在思想与语言两方面别开生面,而所有的“感怀”与“静夜思”,似乎都是月亮主义者在回答来自月亮的提问,即使人们一厢情愿地把月亮当成了身边人和常用的器物,它仍然是其人为的化身之上高悬的提问者——又白又圆又大的永远张开的一张嘴巴,像隐身之神不曾示告人们而又以其布施的一扇亮窗。狼对着它嚎叫,狗对着它狂吠,老虎在它的凝视下把目光化为琥珀。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老虎和乌鸦叼肉而过,在滇池边青草丛里人们遗弃的一张餐桌边坐下,我开始于壬寅年第一次曲里拐弯里回答月亮的提问:
我的里面丢掉了我,我也不想
再去找他。他的背叛于我
没有造成伤害,即使再次找到他
又能怎样。世界(专指魔鬼主持的部分)上
无主的冤魂如此众多,他去了他们中间
我才能宁静地望着你,直到下一个我
或他——在洪水退后的山上出现
湖上吹来的夜风有隐隐约约的虎啸声和乌鸦的拍翅声。一百米外的建筑工地上,挖掘机张牙舞爪地连夜工作,几乎要把一条原有的老河床撕碎。
游泳
湖边的水杉防护林里,用破旧的木板、纸板和铁皮,很写意地搭了间小屋。一个样子看上去阴冷、木讷的老人住在里面。由于屋子所在之处是一条林中草径转向湖边煤渣路的转折点,去往湖边我几乎每次都要从那儿经过,也都会忍不住朝屋内看上一眼,里面有张铁床,床前堆着饮料瓶、汽油桶、角铁和纸箱之类的东西,一张红色的塑料椅安插在杂物中间,老人常低头坐在其上,一头白发像暗中浮着的鼓胀的塑料袋。有时候湖风将防护林吹得像青年舞厅中的人不停地惊悚、急抽、狂晃、撕扯,也把小屋当成破旧但音效尚可的音箱,老人就会坐到屋外的条凳上,遥视着白浪滚滚的湖面。他的言语太少了,不管我在他面前怀着同情与探究的心肠问他什么问题,他只会说“今天我又去湖里游泳了”或者“我每天都去湖里游泳”。他只想“告白”不想“回答”,也有可能他的言语在独居生活中逐渐缩减,生活只剩下游泳,言语只剩下把游泳之事说出的这几个语声。小屋边防护林空出来的条状沟埂上种着一些日常的菜蔬,白菜、葱、芫荽、韭菜、辣椒,每一种都是几株和一小蓬,而且明显看得出来,取用时不是一株一株地拔取而是一叶一叶地或一枝一枝地采摘。那只或许是浇灌菜蔬时取水的白色锌皮桶,放在一蓬比他还要高出许多尺寸的山茅草旁边,一直装满了水,有一次我还看见一只白鹭把头伸进桶里去寻找什么,然后又收缩出来,优雅地把头上的水珠甩掉。在写这则故事前,我曾想过,要不要把他写成隐士,荒腔走板地把他虚构成水的儿子或很多隐秘事件的见证者,又或一个幻想重建龙王庙的石匠,想想还是算了。因为据我观察,他只是个临湖的村庄搬迁后无处可去的老者,身在生活中又遗漏在生活外。沿着煤渣路走向湖水,路两边的林中和草丛,尚能看见半截埋入土中的门窗、自行车、沙发和餐桌、木床之类的破玩意儿。我看见过一张刻着“囍”字的大床,一头架在湖水里,另一头隐没在鬼针草中,上面的席梦思上有了窟窿,几只不知名的水鸟在蹦出来的几个弹簧间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