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春夏秋冬》:成长的暴风骤雨与静水深流
作家周晴以回望的姿态书写记忆中的童年,以12岁女孩小小的视角观看并记叙了上海弄堂1号楼和2号楼的几户人家近一年来的悲欢离合。这些故事真的是小小的——作者将讲述者命名为“小小”实在是有两重用意:一是故事讲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上海弄堂普通市民的平凡故事、人间烟火,这实在是“小小”的;二是一群孩子学习、游戏、喜怒哀乐、欢喜悲伤,这实在也是“小小”的。就像一滴水里可以看见太阳一样,在这“小小”的世界里,也有着大大的隐喻——在人间烟火里有平凡人物的人生,有一个巨变时代萌芽的缩影;而生在其间的孩子们开始看世界,辨是非,进而思考人生,时时处处都有成长的惊涛骇浪,因为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成长无小事。
《小小的春夏秋冬》在故事时序上,并没有按照书名春夏秋冬来讲述,而是从夏天开始,到春天结束,以夏秋的故事为主,略写冬春,尤其是春天,只有寥寥数笔。故事到了春天,仿佛只剩下一些种子,让故事在春天里生发出更多的可能性。读到文末,读者心里也和小小一样,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认知,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一种无可言喻的美好情愫已经在心中生发,就像万物萌动的春天。
这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叙事艺术,其实是和全文所采用的叙事视角以及由这种视角叙事而产生的叙事节奏是一脉相承的。以小小这样一个12岁的懵懂孩童的有限视角叙事,再加上孩童对世事风俗的一知半解,因而形成了许多盲区,恰是这样一个个视角的盲区,形成了一个个叙事漩涡,把读者吸引裹挟其中,因而《小小的春夏秋冬》的故事讲述,是非常成功的。比如说,小偷事件,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小偷呢?比如说蜜蜂事件,蜇人的蜜蜂能在秋天给我们想要的蜜吗?还有,恩妈和阔别10年的儿子能否团聚?这几条主要线索时而并行,时而交叉,一起在时间的河流里演进,时断时续,时隐时露,悬念迭出,而又婉转变化,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多条线索并行交叉,众多人物纷纷登场,这在使故事丰富复杂的同时,也增加了叙事的难度,然而作者在通过小小叙事的时候,却拿捏恰当,处理得行云流水。这既在于作者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以静水深流写暴风骤雨的处理方法,也得益于作者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条弄堂里有旧社会的富家小姐,有上夜班的女工,有教师,也有知识分子。其中人物形象最丰富复杂的要数郝阿婆,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郝阿婆帮了叙事人小小的大忙,她在关键节点穿针引线,勾连转折,推动故事向前奔涌。
周晴以静水深流的笔触书写成长的暴风骤雨,以纯真展现丰富,以轻逸表达沉重,从“小小”开掘“宏阔”,从“清浅”抵达“深刻”,从而收获了特属于自己的《城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