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1年度中国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观察
来源:《中国网络文学研究》 | 桫椤  2022年11月14日08:51

2021年,网络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为理论研究和评论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要求。一是“十四五”开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纲要步入实施阶段,网络文学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二是8月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评论工作要“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网络文艺评论显然是重要的隐含对象;三是11月召开的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网络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活动的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指导方针和基本遵循。

年度内,网络文学仍然是最受理论评论界关注的文艺领域和热门话题之一,并在起源讨论、题材转向、游戏化叙事倾向等方面形成理论热点。以“网络文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得到681项结果,这些成果对于认识和判断网络文学的社会功能、本质属性、文体特征、创作传播规律和发展史等,起到了拨云见日、正本清源的作用,更在与行业的对话交流中起到了引导鼓励、保驾护航的作用。

功能研究

文学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确立其社会和历史价值的根本。我们曾一度强调,阅读网络文学是读者在茶余饭后消磨时间、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靠制造爽感吸引读者,具有网络性和产业性。这些词语也成为当时理解和评价网络文学的关键词。但事实是,网络文学这个概念所指的是“文学”,而非“网络”。既是文学,那么文学该有的功能一样也不会少。对网络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探究,一直是理论研究和批评的重要关注点,但刻意凸显其消费属性和商业价值的表述是偏颇的,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倡导现实题材写作开始,网络文学的功能发挥进入“纠偏”阶段,过去被消费性和产业性所遮蔽的教化功能逐渐显露出来,对网络文学的理解正在逐步回到“文学”的正途上来;并且作为网络时代对大众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作用被纳入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中加以高度肯定。这十分有助于全行业响应时代召唤自觉承担文化使命,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于年初出版,这为认识网络文学的重大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遵循。白烨提出要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高度,用全局视角认识网络文学,指出网络文学是超越文学自身的文化现象、舆情现象和意识形态现象,应当将其放在国家文化总建设和时代文学大格局中来看待,着眼于提升质量来实现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转变,从而实现使命担当【1】;并基于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指出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是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新使命与新课题,提出网络文学从业者不能因为“网络”而忽略了“文学”,要能够在信守自主性中兼顾社会性,在适应市场性中保持艺术性,在图求趣味性中生发思想性,做到修炼内功与聚敛能力并重【2】。陈定家认为网络文学与生俱来地带有跨文化传播的基因,在中国文化国际形象的自塑与他塑之间有用武之地。在“网络强国”理念指引下,网络文学走向海外,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等方面正越来越显著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

对在文艺和文学自身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是网络文学价值研究的另一个方向。黄鸣奋将视域投放到整个网络文艺内,认为存在着三个价值悖论。从社会层面看,作为依托社会网络创造、促进神经网络自我更新和集中显示信息网络革新趋势的艺术,暴露出丧失主体性、麻痹神经网络、被利益所左右的危害。在产品层面,网络文艺可以通过高科技基于精准预测进行按需创作,带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但却存在过度依赖设备和技术,内容被稀释和摊薄,创造性被类型化约束的问题;从运营层面上看,由于符号生产的“内爆”促进了虚拟化和去地域化,使人类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得到相对全面的体现,但却导致了仿拟之风盛行。由于网络文艺空间也会对应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元素上,因此当网络文艺已经作为国家战略组成部分的时候,要关注它和国计民生和世界风云的关系,思考在文化中的长远定位【4】。单小曦对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学版图中的地位做出分析,认为它现实地构成了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未来走向,分担着振兴中国当代文学并将之推向新历史发展阶段的使命。但来自网络文学平台异化、网络文学制度不健全和精英批评话语错位的三大钳制把中国网络文学拖入一种发展的困厄境地,从而也阻碍了其当代文学使命的达成【5】。

本体研究

“是什么”的问题是网络文学理论评论中最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所谓“根基不劳、地动山摇”,身份不明晰,评价体系建设就无从谈起。围绕如何理解网络文学本体及这一现象本身,一批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进行讨论,拓展并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面对一种从文学传统中诞生、但又全面脱离了传统的新现象,“比较法”是最常见的观察和研究方法。正是在与传统文学的对比中,显现出了网络文学的新属性和新特征。

网络文学的大众文学和通俗文学属性,可能是理论界对网络文学形成的不太多的共识之一,而这个共识是通过学人不断言说来确立的。汤哲声在通俗文化脉络上对网络文学的属性进行“再思考”,将之与传统通俗文学进行比较,进一步肯定了“网络文学就是通俗文学”的观点。他通过辨析二者之间在文化的开放性、对媒介的依赖、追求阅读最大化和重视跨媒介改编等方面的一致性,得出了“中国网络文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源于中国传统通俗文学、承接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发展而来的通俗文学”,是“现当代通俗文学的创新性传承”的结论;同时指出了确认网络文学的属性对中国网络文学的重大意义,认为确认其通俗文学属性不仅仅是“认祖归宗”,还有助于深入地认识网络文学的特点;同时通俗文学属性的确认是评价体系得以科学构建的前提,而现在也确实到了学科建设时期【6】。

在与印刷文学的对比中查考网络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感变化,是一种从读创主体角度研究本体的方法。何平从青年创作和期刊的角度分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他选择豆瓣阅读为观察对象,认为与以类型化作品为主的商业性文学网站相比,豆瓣阅读就是传统文学期刊趣味向网络的转场。结合对2019年第7期《青年文学》文学新媒体专号的分析,指出“网络文学在今天是一门互联网生意”,认为“就像抖音和直播,商业化之后的网络文学说到底是娱乐业,而不是文学,虽然它具有文学性”,“对许多所谓当下大众传媒和公众谈论的所谓的网络文学放在产业范畴里研究,比放在文学领域研,究更适合。”【7】作者站在传统文学立场上发出的批评意见值得网络文学界认真思考。许苗苗认为私人手稿变成社会性作品是印刷文学满足写作欲望的基本条件,但互联网差异化的写作欲望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满足,创作标准也因此变得多样。网络阅读的私人化和隐秘性构造出虚拟世界的快乐原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民众借新媒介技术突破权力管制、实现自由表达的欲望”,从架上书籍到收藏夹网文的转换隐喻着微时代文学的变迁【8】。

如何理解网络文学现象见仁见智,一些学者调用多种理论资源予以阐释。针对复杂的构成和生产要素,陈定家提出要从市场、媒介和信息等多纬度来理解网络文学。在技术市场一体化时代,网络文学形成的全球化的“世界文学”及其海外传播是市场拓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媒介变革使人类生活在“比现实更真实”的虚拟世界里,网络文学正是这种虚拟生活的反映,因此不应将网络文学中的虚构与现实对立起来;另外,借助信息融合,IP改编过程中的文字、图像与声音加入,使“影漫游”多维联动产业链对海外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9】。这些观点也通过对网络超文本艺术的研究得到强化【10】。黎杨全从社交媒体、用户、大数据与平台等新纬度来观察网络文学,认为从文学价值看不能将其过度拔高,社交媒体促使网络社区的共享式阅读成为普通大众文学生活的发生方式,而作品也是作家与读者的集体创作,通过精准的大数据了解到关于读者“读什么”“为什么读”“何时读”“哪里读”“怎么读”“读了有何影响”,就能得到新的生产策略。由于平台的作用在场景时代被放大,他提出可以通过建设公共性文艺平台的方式来推进公共服务、实现数字共享,通过对平台的影响为未来的文学发展奠定基础【11】。周根红从媒介角度理解网络文学,指出其与传统文学所不同的网络性、大众化和产业性都是网络媒介特征引发的结果【12】。

叙事研究

对叙事的研究是网络文学内部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以对叙事原理、题材和类型的研究为主,还包括了叙事形态和其中蕴含的世界观等文化价值的研究。欧阳友权将网络文学“娱乐本体的根”追溯到中华文化“乐感”传统上,认为快乐、娱乐、享乐始终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人文本色之一。但要设立必要的边界以保持对网络文学过度娱乐化的警惕:创作的娱乐化动机不可偏离艺术的靶的,让文学的快感机制经由娱乐快感指向人文审美的艺术目的;娱乐性动机不得超越道德底线,让“鼠标下的德性”体现出相应的伦理约束;娱乐本色不可触碰法律底线,其娱乐化表达须严守法律的边界。这一研究为网络文学的叙事和批评提出了原理性的分析和总体性、建设性的策略,对创作和评价体系建设都有指导意义【13】。

与叙事总体特征研究相对的是对细分类型的专题探究。马季认为除了常规的文学方法,对网络文学叙事的研究还存在两个向度的可能,一是虚拟性及其读写方式对叙事造成的影响,二是文本存续的多样性。循此深入,将网络文学的题材和类型归为三大类,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叙事形态,即:与玄幻、仙侠、科幻叙事对应的幻想题材;以古代言情和古代战争叙事为代表的历史题材,其中又分为“正史”和“穿越架空“两种;现实题材则又分为“写实”和“写虚”两种形态。网络文学的叙事资源主要来自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志怪、演义和外国大众文艺,“扮猪吃虎”和“打怪升级”等作为基本叙事手法使故事显现出了寓言性;此外还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幻想类、女频文等类型的叙事特征【14】。

以下细分类型研究成果较有代表性:肖惊鸿关于同人创作的研究【15】、桫椤关于乡村题材网络小说的叙事策略研究【16】、苏晓芳关于都市言情小说叙事的研究【17】、肖祥关于重生小说的叙事结构研究【18】、张永禄等在总结网络武侠小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对其叙事的研究【19】、高翔对工业党叙事和想象未来的文明叙事中重构现代性的宏大叙事谱系的研究【20】,以及许婷、肖映萱对“多宝文”的研究【21】,耿文婷关于网络幻想小说的研究【22】等。这些成果虽然聚焦某一个类型的叙事特征及其意义,但以不同角度进入现场,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使观点获得实证支持,同时兼及叙事与社会文化价值的对位,为网络文学基础理论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支撑。

在细分类型的研究之上,则是对网络文学叙事“底图”的研究。黎杨全的专著《中国网络文学与虚拟生存体验》专题研究网络文学与游戏等虚拟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架空、随身系统、重生、穿越小说等类型叙事以及玄幻小说中普遍应用的数字升级结构的分析,指出网络文学正是“内化了的虚拟生存体验”的反映,而游戏在从网络社会到网络文学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23】。王玉玊更通过整体性研究直指网络文学是“游戏化向度”的【24】,并以“升级文”和“无限流”叙事分析网络小说的游戏化特征,认为它们以非现实主义的方式折射了时代的想象力【25】。

汤哲声、黄杨认为网络文学开启了一种“折叠叙事”的新架构,一方面将传统通俗小说中的套路转化为功能性模块,避免了重复也增强了文学性;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功能性模块的拼接组合形成可以循环复用的最小叙事单元后连缀成长篇作品,认为这种架构的诞生源于网络作家文化意识的觉醒【26】。黄鸣奋以位置叙事学视野研究网络文学创意,从位置确定、位置移动和位置重合的角度出发将叙事区分为九大类,拓展了关于网络文学叙事的研究方法【27】。周冰是在关注到网络小说叙事图像化的基础上注意到位置问题的,他认为当前网络小说叙事呈现出一定的图像化倾向,以视觉化的语言直呈与画面搭建为核心走向了一种拟态性的形象真实营构,通过对位置、空间、场景的强调和安排,以空间绘图的方式将空间时间化,在蒙太奇式的“换地图”中完成对事件的结构,本质上是空间流动性生产中的位置经营【28】。王祥认为神话传统一直是网络文学中的显性基因,神话叙事元素体现在包括神话小说在内的所有类型作品中,“只有神话学这把钥匙才能真正打开网络文学——世界大众文艺之门。”【29】

在对文体类型的研究中,鲍远福认为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界定以叙述方式与主题表达为基本标准,自带一整套话语范式和结构要素,但很少触及文体的变革。在新媒体语境下,语言表意形式及其文本结构的图像化、游戏化、超文本化与数据化,将会诱发新文类、新文体与新形式出现,体现强互动本性的对话体与文字游戏小说即是其例。他认为这些带有“超文本试验”特征的新形态在建构话语范式体系、形成星丛聚合态文类系统、揭示网络文学“泛文艺形态”审美属性方面具有积极意义【30】。在对网络文学表达出的世界观的研究方面,李玮认为传统武侠小说中的家国情怀转换为网络小说中诉诸四方融合的“天下观”,空间观的变化折射的则是当下新的地理政治和身份认同【31】。

跨媒介传播研究

进入网络文学时代,文学对媒介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新媒介形塑了网络文学的基本形态,跨媒介传播是其重要特征。通常我们从两个角度认识其跨媒介特性,一是通俗文学的角度,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的不同门类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互文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在不同媒介间的转换来实现的;二是技术的角度,数字化的文本形式使网络文学具有“超文本”特质,促成了作品以IP开发实现在不同媒介之间的传播。许苗苗认为网络文学就是文学跨媒介的产物,它经过了文学上网、第一次和第二次纸媒转型、全媒体转型和新技术转型五个阶段【32】。其实,进一步放宽视野,还有第三个角度,即当我们把语言看作一种媒介时,网络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实际也是跨媒介传播的一种形式,可以用这一视角观察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

跨媒介传播是网络文学生态中的重要链环,IP开发是它的基本形式,同时也与创作形成了对话关系。周志强在追溯了IP的本意后认为这个概念有两重内涵:“从保障作者的创意权利角度来说, IP是法律概念;从传播和消费一个形象或故事型的独特意义的角度来说,IP乃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范畴”,并将“范畴”形象比喻为“庄园”。由此警示网络文学要逐渐走出“作家创作+公司推出”的“平台化写作”范式,而转型为“平台规划+作家创作+IP开发”的新型范式。指出了IP“智力庄园”要遵循的三个原则,即“依靠流传广泛的中华经典文化的丰富元素构建IP”的“辐射力原则”,选择具有广泛空间传播力元素制作具有全球影响IP产品的“共赏力原则”,和具有从深刻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中生发出观念撼动和改造力量的“穿透力原则”,中国文艺“智力庄园”应当从网络文学经典作品中通过发掘共同体意识,在传统和当代的“结合点”上创生故事和人物【33】。

欧阳友权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经历了实体书版权输出、线上网文外译推介、网文IP分发的多媒体传播和网络文学模式输出等几种主要形态,其中网络文学输出模式包括原创输出、付费阅读机制的输出、翻译输出三种模式。将海外传播动力归结为综合国力的“文学表情”、中国文化的故事魅力和拓展海外市场的行业需要。在海外传播过程中,需要突破谨遵落地国法规,解决好网文出海的版权难题;把握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差异,从文化通约走向文化融入;以品质化内容生产保证适配作品的可持续供给等三个难题【34】。侯瞳瞳等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技术语境下讨论网络文学的“网络性”和“跨文化性”问题,认为这两个属性的叠加在使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中“圈粉无数”的同时也造成了困境,未来需要在基本伦理、话语模式和文本策略上加以展开深度探讨【35】。

戴清等将网文的IP改编视为是“艺术再生产过程中的文化交锋、协商与缝合”行为,内涵着传递主导话语声音、照应大众审美心理等文化诉求【36】。郑焕钊注意到由网络IP改编的影视剧从观众口碑上难以匹敌与网文原作的经典性与影响力的现象,认为导致改编失败的原因关键在于制作方“将小说复杂世界观进行简化、对单线叙事的情节模式的打破”破坏了“原小说复杂的历史社会内涵和价值意义”,因此只能叠加优势而不能进行思想内涵层面“降维”和结构层面的“重建”【37】。胡晴认为之所以古代题材作品的影视改编出现热潮,是因为在爱情幻想、父辈缺位、同辈压力、职场艰辛等方面触及了切身当下的问题【38】。

评价体系研究

评价体系建设是网络文学理论评论中的“老话题”,这个话题有两个向度,一是评价标准,二是研究和评价方法。

关于评价标准,周志雄分析了文学经典的形成过程后指出网络文学经典是时代和历史等多重合力产生的,提出了网络文学中的经典是否构成了“文学经典”以及如何确立经典的问题。他认为与传统文学中的经典相比,网络文学经典既有相似性也有不同之处。但经典的标准是变化的,要对网络文学确立大众文化样式的评价标准。中国网络小说经典就是当代通俗文学经典。网络文学经典作品应以古今中外优秀的通俗小说为标准,同时还应当注重对传统类型写作规范的创新与突破。认定网络文学经典的核心标准不是商业数据,而是创造性,但这种创作性又夹杂在类型的模式中。以“时代经典”和“永恒经典”两种不同的经典类型观察,网络文学虽然难觅“永恒经典”,但产生了大量的“时代经典”和具备经典“潜质”的作家作品【39】。

黄鸣奋指出无论哪种网络文艺形式,其评价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都是三足鼎立的“媒体性”(对应于“网络”)、“艺术性”(对应于“文艺”)、“思想性”(对应于“评价”)。在此基础上至少具备三种形态,即由主干指标到次干指标的“树状”、把各分支评价标准链接在一起的“根茎”和由对每一部作品的构成的“珠网状”形态【40】。汤哲声等人认为网络文学要从通俗文学中“寻根”,提出应当从四个方面建立评价标准: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标准、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标准、切合网络小说特点的机制标准和网络小说经典化的美学标准【41】。禹建湘在梳理评价体系衍变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应当建立网络文学多维评价体系,即要坚持虚拟真实与现实审美的统一、爽文制造与人文关怀的统一、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统一,其关键在于理解网络文学的价值功能【42】。李安认为学院派批评、传媒批评和在线批评三股网络文学批评力量之外,应当引入第四股力量即“产经评论”。但无论是哪股力量,都离不开网络文学用户和作品价值。他提出建构一个相对简单而有效的评价体系,即“有趣、有戏、有料、有道”四个价值维度,对应指向网络文学的阅读价值、IP价值、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并强调审美价值是网文的最高价值【43】。

关于研究和批评方法。夏烈结合中宣部等五部门的《意见》讨论文艺评论如何介入网络文艺,认为通过网络文艺的典型场域勾勒和阐述基于中国现实的“场域论”,是理解、评论、引导网络文艺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网络文艺形成的受众(用户)、产业资本、国家政策、知识精英四种力量矩阵不仅仅是粉丝的“饭圈”和资本场,更应该是新时代文艺民主、文艺生产力和创造力解放条件下的精神文化工作坊、新家园。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网络文艺批评的四种样式,第一种“就是以匕首投枪的风格在一线战斗,以‘剜烂苹果’的工作精神在‘大力发展’的网络文艺中时常寻找思想上、价值上、艺术上、功能上有害的、低俗的、不合格的、偏颇的趋势和案例,‘指出坏的’‘奖励好的’。”实际就是价值批评;第二种是文本批评和审美批评;第三种是碎片化批评和“学者粉丝”批评;第四种是智库的研究和评价方式。四种样式对于当下网络文艺评论活动是极有针对性的方法论【44】。

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理论评论相对滞后是因为遇到了三个悖论,即在赓续传统与基于现实的路径选择上,重点是如何处理与传统文学差别很大的网生性和消费性;立足审美与适应市场的持论逻辑上,如何协调艺术性标准与生产性纬度;在线下与线上评说的话语分殊上,如何调和主体性与媒体性。倡导建立的是“兼容性”的评价标准【45】。吴长青提出要注意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要抛弃传统理论的预设,针对现状开展批评【46】。王泽庆认为,接续传统文学评论是网络文学评论向前发展的必由路径【47】。徐阿兵认为网络文学虽有标新立异的冲动,但目前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新质素;网络文学评价“既要向前看,还要着眼当下,更要向后看”48。郑伟铭以优书网为例研究线上批评和筛选机制【49】,注意到了网络文学批评的独特性。

起源问题讨论

关于中国网络文学起源点的讨论可谓是近些年理论评论活动中值得文学史铭记的“重大事件”。这场讨论在学术规范的框架内就具体问题展开观点交锋,开诚布公的对话和争鸣态度在需要“增强朝气锐气”的评论气候中称得上是开风气之先,形成了近年文艺领域内少有的批评景观。这种讨论似乎也只能在网络文学现场中发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这一新兴业态的生机与活力。

这轮讨论从2020年11月6日邵燕君、吉云飞发表《为什么说中国网络文学的起始点是金庸客栈?》开始,11月30日《文艺报》又同版发表了李强的《为什么网文界认为黄易是网络小说的鼻祖?》和吉云飞的《为什么大神们共推<风姿物语>为网文开山之作?》,将这场讨论引向了深入,热度一直延续至2021年。2021年2月,欧阳友权回应了邵燕君等人的观点,认为如果以“网生起源说”来锚定起点,1991年诞生在北美的《华夏文摘》网刊是第一个原创网络文学园地,远比金庸客栈早,网络文学走的是“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的成长路线【50】。但随后邵燕君利用第一手材料指出,“生于北美”的网络文学“并不是那个‘成于本土并走向世界’的网络文学”,同时也不足以解释网络文学为何会在中国壮大的问题,再度肯定了“金庸客栈”说【51】。吉云飞则通过对起源叙事的分析强调了之前的观点,认为就“文学本体”而言,《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和《风姿物语》是最好的起点;就生产机制层面,则是黄金书屋、榕树下和金庸客栈,但《风姿物语》和金庸客栈才是真正的源头【52】。

马季也加入讨论,他认为源头和起始年是两回事,“源头会久于起始年,源头有可能是某个单一事件或作品,而起始年则需要相对多的、有影响力的事件或现象作为依据”,在逐一辨析站点说和作品说的不足之后提出“现象说”,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第一个创作高潮是1998年蔡智恒(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面世,与之形成交集的是“榕树下”和“红袖添香”的开站。他虽然赞同“多源头说”,但认为应以重要现象为依据,提出了网络文学起始发展的序列:“北美留学生邮件和论坛+少君—黄易+《风姿物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榕树下文学网”【53】。

2021年7月出刊的第14期《新华文摘》集中转载了欧阳友权、邵燕君(《再论》)和马季的文章,在将这场对话推向高潮的同时再度引发了纵深讨论,邵燕君、吉云飞在9月出刊的《南方文坛》发文,明确对欧阳友权的“网生起源说”和马季的“现象说”表示异议,逐一反驳两文的主张后坚持认为“欧阳文中‘生于北美’的网络文学,并不是那个‘成于本土并走向世界’的网络文学;马季文中‘瓜熟蒂落’的网络文学,也并非之后高速成长、今日用户数以亿计的那个网络文学。”指出“并非所有的网络平台都具有网络基因”,只有“‘生于论坛’的网络文学才具有与世界网络文艺的联通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互联网是有国界的,网络文学也是国界的”,因此“中国网络文学”不同于“华语网络文学”和“汉语网络文学”,其起点正是金庸客栈——既是主脉也是源头【54】。

网络文学起源问题众说纷纭,这场讨论的意义绝非仅在于试图解决网络文学史中的一个细节问题上。不论参与讨论的学人持何种观点,论证过程都贯穿着对网络文学的属性、机制、生态的研究与指认,仍然是对网络文学历史背景、文体特征乃至评价标准进行讨论的表现形式。这场讨论仍然没有结束,在本文撰写前,贺予飞在2022年第1期《南方文坛》文【55】,使这场学术交锋在新的年度里再度展开。也许这场讨论最终未必能得出一个让所有人认同的结论,但无论对于网络文学本身还是对于整个文学界,讨论过程都弥足珍贵。

行业生态研究

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在现阶段,社会呼声和行业内在需求为这一系统预设了目标,即能够支撑促进网络文学主流化和精品化、实现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指出,“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5到10年,将是网络文学转型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立足新时代,加强创作引导,提升文学品质,多出精品力作,助推网络文学成为文化强国建设中名正言顺、当之无愧的重要力量,进而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生态系统提供保障。”【56】网络文学年度内关于行业生态既有总体性的研究和建议,也有对具体层面的细部观察。

关于网络文学行业总体生态和国家政策研究。郭宏提出完善网络文学生态系统要“通过打破产业边界、实现跨界创新,从而重构生产关系,释放社会效益、用户价值和经济价值,让作者、读者、平台运营企业等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行业、行业联盟、个体、组织和系统成员之间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为行业总体生态进行了学理化画像【57】。在这个系统中,政策无疑居于基础地位,范俊钊以2010-2020年10年间的网络文学政策为样本,发现政策发展存在以下特征:一是数量上升,主体广泛且向多部门联合颁布转变;二是主要集中在“通知 ”和“政策”两类,力度普遍较大;三是主题范围不断扩大,但对于市场发展、企业人才储备、交流合作等方面关注不足;四是政策内容与时俱进不断细化,注重发挥网络文学的社会效益;五是话语体系以国家话语为主,市民话语次之,但市场话语势微。这一成果对于了解当前网络文学政策状况和未来制定政策构建健康伦理生态颇有意义【58】。

关于内容优化。何弘认为,作为信息时代文学的新阶段、新主流,必将诞生新精品、新经典,网络文学“理应接续起文学的精神传统,去体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核心价值,要直面现实生活的难题和人类心灵的困境,帮助人们建立一种精神信仰和价值体系”【59】;欧阳友权认为现实题材创作焕发出了网络文学新的潜力,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文艺在这个时代应有的职能作用【60】。禹建湘认为网络文学现实题材转向是一种回归,但现有作品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主题先行”、脱离生活实际、过于理想化、模式化以及“伪现实主义”等问题,提出提升现实题材作品质量“最重要的是在尊重“爽文化”的“悦读”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彰显文学的精神价值,要蕴含着理想精神与现实情怀。”【61】葛娟认为文学大众化具有主流意识形态倾向,故事的主题内容与快感机制相结合,只能从属于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需要在“共同文化”中协调网络文学的自然生长和扶持引导关系【62】。

关于生产机制研究。李强注意到网络作家崛起对当代文学的影响,起点中文网探索出的职业作家制度不仅具有市场化特征,也重构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随着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引导工作逐步加强,网络作家的社会地位上升,成为重构当代文学格局的重要因素【63】。夏烈认为网络文学的品质与内涵与作者人群结构密切相关,类型复制和对“爽感”套路的过度依赖使低年龄、低学历、非专技化的创作队伍影响了作品的质量,这一状况在现实题材兴起后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或转为专职的网文作者得到一定改观,这将成为网文界最为硬核的特点,也为全行业带来新希望【64】。范立红也从网络作家的角度观察创作【65】。许苗苗看到了网络文学生产机制中的逆向力量,认为资本、学术和媒体共同参与了以“网文”对“网络文学”的替代和简化;流水线规模生产、通俗小说写作技巧传授、人人皆可成“神”的造梦传说共同促成了网文数量的暴增。尽管资本基于数据分析的生产方式将读者纳入了作者行列进行消遣生产,但“本章说 ”等形式中网民个性化表达使突破数据权力成为可能【66】。此外,王秋实对免费阅读的产品策略与困局的研究【67】、王颢臻以知乎平台为例对创作机制的研究【68】、李敏锐从平台经济视角对内容生产的讨论【69】等也对生产机制进行了多角度解读。

除了上述基础理论成果,还有一大批关于作家作品研究、网络文学地域现象等成果或以专论、或以单篇的形式面世,对网络文学创作和生态履行了文艺评论应有的引导作用。

2021年网络文学评论现场可谓劲力十足、特点鲜明、成果丰硕,这昭示出理论生产机制自身的有效性。上述成果的产生过程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基于政策引导的成果丰富,例如在中宣部《意见》倡导和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作协等扶持政策支持下,关于“出海”和现实题材创作现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成果增多;二是中国作协指导下的中国网络文学研究院和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大学等多个研究团队成为理论生产现场重要的生力军;三是文艺和理论报刊以专栏、专题等形式汇集了一批研究成果;四是一些资深研究者持续从事网络文学整体性研究,推出一批连续性学术专著,例如欧阳友权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0卷)【70】、黄发有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理论评论年选》(2020)【71】、周志雄主编的《网络文学研究》(第三辑)【72】等;五是学术会议助推产生了一批专业成果,例如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判标准”学术研讨会、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国际高峰论坛等专业理论研究会议等。年度成果进一步夯实了网络文学理论基础,对于促进评价体系建设和全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注释:

1白烨:《在强国战略的大格局中发展网络文学》,2021年1月29日《文艺报》

2白烨:《网络文学的新使命与新课题》,2021年11月26日《文艺报》

3陈定家:《从网络强国理念看网文海外发展》,2021年7月19日《文艺报》

4黄鸣奋:《网络文艺的价值悖论》,2021年11月26日《文艺报》

5单小曦:《使命与钳制: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境况思考》,《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10期

6汤哲声:《中国网络文学属性再思考》,2021年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7何平:《我们以为是越境,其实可能只是一次转场》,《花城》2021年第6期

8许苗苗:《网络文学与微时代文学的新质》,《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1 期

9 陈定家:《市场•媒介•信息:多维度理解网络文学》,2021年9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10 陈定家:《网络超文本的技术特征和艺术魅力》,2021年11月29日《文艺报》

11黎杨全:《观察网络文学的新维度》,2021年08月18日《光明日报》

12周根红:《回到媒介:理解网络文学的一个路径》,2021年12月27日《文艺报》

13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虚拟审美的娱乐边界》,《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1期

14马季:《中国网络文学叙事探究》,《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1期

15肖惊鸿:《同人创作与网络文学:从共生到共赢》,2021年12月8日中国文学网

16桫椤:《网络文学中的乡村想象与叙事策略》,《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1期

17苏晓芳:《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叙事分析》,《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1期

18肖祥:《网络重生小说的双层叙事结构分析》,《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1期

19张永禄等:《圈层设定下网络武侠小说的创作走势与问题——基于2019—2020年的平台数据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6期

20高翔:《 现代性的双面书写——论当代网络文学中的宏大叙事》,《中州学刊》2021年第11期

21《从“一夫”至“多宝”:数字人文视角下女频小说的情感位移》,《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4期

22耿文婷:《中国网络幻想小说的文学史意义》,2021年4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23黎杨全:《中国网络文学与虚拟生存体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6月版

24王玉玊:《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年3月版

25王玉玊:《从升级文到无限流:游戏化的网络文学与时代想象力》,2021年12月16日澎湃新闻https://m.thepaper.cn/api_prom.jsp?contid=15513654

26汤哲声、黄杨:《网络小说折叠叙事的文化传承与海外传播》,《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

27黄鸣奋:《位置叙事视野下的创意取向》,收入《网络文学研究》(第三辑),周志雄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版,第11页

28周冰:《网络小说叙事的图像化倾向》,《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1期

29王祥:《“人类神话”发凡》,2021年11月26日《文艺报》

30鲍远福:《拓展网络小说的新文类、新文体、新形式》,2021年11月25日《中国艺术报》

31李玮:《从武侠的“民族”到网文的“天下”》,2021年04月01日《文艺报》

32许苗苗:《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3月版

33周志强:《打造中国网络文学的“智力庄园”》,2021年11月8日《中国艺术报》

34欧阳友权:《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形态、动力与屏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35侯瞳瞳、单世联、鄢楚茜:《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悖论、偏差与疏离》,《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2期

36戴清、陈萌:《现实题材网文改编:风景这边趋好》,2021年05月28日《文艺报》

37郑焕钊:《经典网文IP影视化 如何真正做到优势叠加》,2021年4月22日《文汇报》

38胡晴:《古代题材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现实之思》,2021年6月28日《文艺报》

39周志雄:《网络文学经典化与评价体系建构》,《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3期

40黄鸣奋:《网络文艺评论评价体系的旨趣与形态》,2021年11月04《中国社会科学报》

41汤哲声、黄杨:《中国网络小说的“寻根”与“标准”》,《文艺报》2021年10月13日

42禹建湘:《建构中国网络文学多维评价体系》,《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第4期)

43李安:《“有趣、有戏、有料、有道”:看待网络文学的四个维度》,2021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

44夏烈:《新时代的网络文艺评论可以怎么做》,2021 年9 月6 日《中国艺术报》

45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评价的三个悖论》,2021年10月0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46吴长青:《重提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2021年05月08日《河北日报》

47王泽庆:《网络文学评论与传统文学的关联》,2021年12月02《中国社会科学报》

48徐阿兵:《网络文学,只是“网罗文学”?》,2021年07月18日《光明日报》

49郑伟铭:《网络文学原生评价、筛选机制的探索——以优书网为例》,2021年08月30日《文艺报》

50欧阳友权:《哪里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2021年2月26日《文艺报》

51(邵燕君:《再论中国网络文学的源头是金庸客栈——兼应欧阳友权“网生起源说”》2021年5月12日《文艺报》

52吉云飞:《制作起源:中国网络文学的五种起源叙事》,《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2期

53马季:《一个时代的文学坐标——中国网络文学缘起之我见》,2021年05月12日《文艺报》

54邵燕君、吉云飞:《不辨主脉,何论源头?——再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始问题》,《南方文坛》2021年第5期

55贺予飞:《中国网络文学起源说的质疑与辨正》,《南方文坛》2022年第1期

56《网络文学加速迈向主流化、精品化——专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2021年12月14日《东方瞭望周刊》

57郭宏:《构建完整而有机的网络文学生态系统》,《光明日报》2021年12月22日

58范俊钊:《我国网络文学政策发展研究——以2010-2020年为例》,《科技传播》2021年第12期[下])

59何弘:《呼唤网络文学的新高度和新作为》,2021年9月18日《文艺报》

60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彰显“国之大者”,拓展现实题材新方向》,2021年12月02日《文汇报》

61禹建湘:《网络文学正在进行现实题材的审美转向》,2021年03月31日《文艺报》

62葛娟:《现实主义与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取向》,《未来传播》2021年第1期

63李强:《当代文学变革与网络作家的崛起》,《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6期

64夏烈:《知识作者正在改变网络文学》,2021年03月25日《光明日报》

65范立红:《网络文学“个人化”写作立场的形成及其表现》,《广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

66许苗苗:《“网文”诞生:数据的权力和突围》,《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10期

67王秋实:《娱乐下沉:免费阅读的产品策略与自生困局》,《新媒体研究》2021年第22期

68王颢臻:《知乎平台网文创作的机制研究——基于类社会互动理论的分析》,《新媒体研究》2021年第22期)

69李敏锐:《网络文学的情感劳动、内容生产和消费解读——基于平台经济视角》,《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12期

70 新华出版社2021年6月版

71海峡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版

72安徽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作者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河北作协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