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代表感言 | 杨庆祥:以现实为根底,以生活为源泉,以人民为本位
来源:文艺报 | 杨庆祥  2022年11月21日09:5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现代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增强文化自信、建构文化大国强国方面,文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拥有了一流的文学、一流的作家队伍,才能够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好中国形象,并能够在全球文明体系里拥有中国应该拥有的位置。

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在我看来,在奋进新征程、创造新时代文学高峰的过程中,以下几点是需要特别重视的。

第一是要坚持文学创作的人民性。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人民性就一直是进步作家所追求的审美品质,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经典作家的创作,都是为人民立言、抒人民心声的。在社会主义文学时期,赵树理、柳青、路遥等作家更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书写了不同历史时期崭新的人民形象。新时代以来,书写人民的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佳作力作,如梁晓声的《人世间》、陈彦的《装台》等等。更年轻世代的写作者们也不停地突破自我的局限,与更广大的人民同理共情,获得了持续的写作资源和写作动力。

第二是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既有普遍性,又有个体性。只有真正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才能够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够真正打动人、感染人。因此,文学创作要坚持“百花齐放”,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每个写作者都应该探索更适合自己的表达形式和审美风格,守正创新,不断推进文学创作的繁荣。文学批评则要坚持“百家争鸣”,敢说真话、敢挑刺,摆事实、讲道理,真正能够成为文学创作的良师益友,在一种复调的对话中获得其合法性。

第三是要坚持汲取古今中外的精神资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学写作是一种高心智的创造性劳动,需要有深厚的积累和耐心的锤炼。新时代是一个知识密度大、知识迭代更新迅速、新技术新语言层出不穷的时代,历史上每一次文学的变革都与科技、思想、媒介的变革密切相关,写作者在这种语境中不仅仅要活在当下,同时也要活在历史和未来,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同时也要胸怀世界,汲取其他一切文明体的优秀精神成果,这样才能够目光深远、下笔有神,在融合贯通中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总之,新征程上的新时代文学既是立足于中国大地、扎根于中国人民的民族文学,同时又是面向世界、面向人类的世界文学。写作者们只有敞开心灵,磨砺意志,勇于书写,在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以现实为根底,以生活为源泉,以人民为本位,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时代、属于中华民族、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典佳作。

(作者系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获奖作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