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在京颁奖 这个辉煌夜晚,属于中国文学
11月20日晚,北京中央歌剧院华灯璀璨,众星云集,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文学编辑和艺术家以文学的名义相聚在一起,共赴“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他们中,有来自草原的蒙古族牧羊人,有数十年扎根边陲的军旅作家,有长期坚守教育一线的乡村教师,也有奔走于祖国建设一线的见证者与书写者,还有为年轻人传道授业的高校学者。
作为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创新颁奖形式,探索“文”“艺”联动,首次将颁奖典礼与丰富多样的舞台表演相结合,打造“中国文学盛典”,以期助力优秀作家作品走进大众视野,增强文学吸引力和传播力。
呈现时代精神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首先颁发的是报告文学奖。近年来,报告文学作家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深入生活,以强劲有力的笔触深描时代精神,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丁晓平的《红船启航》在历史的时空中穿梭,上编溯源“红船精神”,在扎实丰富的史料基础上还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经过,梳理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由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彰显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下编聚焦“红船精神”的延续传递,记录了嘉兴人民保护利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感人故事。
欧阳黔森的《江山如此多娇》和蒋巍的《国家温度》瞄准脱贫攻坚伟业,前者选取贵州具有代表性的4个贫困区,折射出贵州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后者在地域上辐射全国,以人物事迹为线索,串联起陕西、新疆、贵州、上海、黑龙江等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
颁奖现场,今年74岁的蒋巍在回忆自己3年前用10个月时间行走中国,翻山越岭进村入寨,奔赴脱贫攻坚战场时激动地说:“今天,我和所有获奖作家列队在这个辉煌的夜晚,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出发,是一个作家最美的姿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航天史上系统最庞大、建设难度最大、参建人数最多、建设时间最长的航天工程之一。作家龚盛辉在采访北斗人的过程中,内心时时伴随着感动。“这种感动来源于千万个北斗人身上‘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内心的感动驱使他啃下了这块科技题材的硬骨头,写出了彰显中国精神的报告文学《中国北斗》并获奖。而在作家钟法权眼中,他的偶像是张富清。张富清的崇高追求与理想信念标记着这个时代的精神坐标,《张富清传》写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深藏功名的谦和风骨,彰显出老英雄的不改初心。
扎根现实沃土
“如果一个作家对他的环境和他的时代漠不关心,那么他的创作就会陷入困境。作家与现实应该是一种血肉相连的状态。”来自青海的少数民族作家索南才让以中篇小说《荒原上》获奖。这个生活在草原的汉子,平时放牧他的几百只羊。他的获奖作品从现实生活出发,写6个性格各异的牧民组建成灭鼠工作队,奔赴冬牧场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粗粝有力地展示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于他人而言“异质化”的生活环境,恰恰是索南才让的生活本身,这也使得他的作品极具冲击力。索南才让表示,希望自己用文学这支笔继续书写草原的辽阔和深邃,书写草原上可信、可爱、可敬的人们。
同获中篇小说奖的其他几部作品中,王松的《红骆驼》缘于作家探访核工业基地的一次经历。作为一个曾经的数学系学生,王松对科学有天然的敏感。《红骆驼》向新中国第一代核工业者致敬,写男女主人公潘大兴、顾芳在“家”与“国”面前的抉择,一代人的奉献与牺牲因沉稳而节制的笔调而饱含生活质地。艾伟的获奖作品《过往》与越剧有关,围绕一个剧团、一个家庭两代人之间的爱恨纠葛,作家延续勘探人性的创作风格,塑造了一个不那么完美的母亲形象。故事结尾因爱而生的和解与救赎,彰显了文学真善美的底色。香港作家葛亮近年来深入开掘岭南文化史,他的获奖作品《飞发》是其“匠人系列”小说中的名篇。围绕香港理发业的兴衰起伏,作者用“名物志”的写作方式为城市立传,颇富生活气息与年代感。王凯的《荒野步枪手》写一位中年军官到训练基地邂逅一位神枪手中士的经历,中士让“我”看到了军营青年一代的朝气与个性,激活了“我”曾有过的驰骋疆场的渴望。这篇作品缘于作家2019年到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参加演习拉动的经历。
和王凯一样,80后青年作家董夏青青也是一位军旅作家。她的获奖短篇小说《在阿吾斯奇》意为“在开满小黄花的地方”,是一篇为边防军人画像之作。“小说中的人物都有其现实出发,合计一下,其间大约有十多个人的经历。”董夏青青说。颁奖现场,董夏青青的战友、戍边战士们还在遥远的冰山雪地拍摄了短片,祝贺她获奖并鼓励她继续创作。“当我们的笔触落到一幅肖像、一棵树、一片月光,或是一个逝去的身影乃至一封家信之上,文字就会渐次照亮那些我们渴望记录的历史局部与人生细节。”她希望读者能通过文字,被边防军人身后那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所触动。
张者是兵团人的后代,他的获奖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棵树》讲的是在花草踪迹难觅、杂石荒凉遍地的深山矿区中,将一棵茂密而孤独的胡杨树移植到学校的故事。树是一种象征,胡杨是一种精神。张者说:“当我动笔写这一棵树时,我才发现,我写的不仅仅是树,原来也是人,是兵团人。人和树在荒漠中最终扎下了根,成为屯垦戍边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其他几部获奖短篇小说也有深厚的生活积淀。《无法完成的画像》作者刘建东发挥曾学过炭精人像画的特长,以隐曲委婉的笔致制造悬念,最终揭开了画像主人和画师的革命者身份,实现了艺术技法与革命叙事的完美融合。钟求是的《地上的天空》和蔡东的《月光下》都是城市题材,于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细节中观察、记录、揭示当代人的情感生活。
攀登艺术高峰
“我的意象是/雄性大漠,冷月边关/钢铁的呐喊/肌肉上的汗滴/竖起的导弹/枪支的火暴脾气/战士双手上生长的茧花/以及一颗颗面向国旗与军旗/跳动的心。”这是《不一样的诗》中的诗句,也是诗人刘笑伟的自白书。他的获奖诗集《岁月青铜》接续政治抒情诗传统,捕捉新时代军营脉动,刚健硬朗,大气蓬勃。
诗歌是文学桂冠上的一颗宝石。本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奖作品可以见出诗人们攀登新时代艺术高峰的努力。作为“第三代诗”的重要诗人,韩东40余年不断追求艺术新变,在中国诗坛具有重要影响力。他的获奖诗集《奇迹》洗练而精密,宽远而平和,以精湛的记忆淬炼出生活中的诗意。从援藏到留藏,陈人杰把他乡当作故乡,他的诗集《山海间》是走遍西藏山山水水写下的心灵之书,是雪域悟道的灵魂之诗、生命之思。路也的《天空下》辽阔高远,将对现实的细微体察与游历大千世界的感悟融于一体。臧棣的《诗歌植物学》格物致知,用600余页的大容量,抒写人们生活中的近300种植物,以植物为媒传达生命的触感,构建出别具一格的“植物诗学”。
本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获奖作品有自然书写,有历史叙述,有乡土关怀,作家们或继承文章学传统、致敬古典文化,或拓展文体疆界、吸纳其他文体特质,其创作结晶展示出艺术性的提升与创新。江子的《回乡记》以“冷热交织”的笔触,熔铸饱满激情与冷峻审视,绘制出一个卓尔不群的赣江吉水乡土世界。李舫的《大春秋》是大历史散文的突破之作,全书用“士、脉、道”三大板块,将文人命运、地域文化独特气质及中国文化的道统传承紧密结合在一起。沈念的《大湖消息》广揽诸文体之长,以地理空间熔铸美学境界,身体力行感知生态变迁。陈仓的《月光不是光》是普通人迁徙流变的生活信史,乡愁与热望同在、裂变与奋进交织。庞余亮的《小先生》接续现代以来贤善与性灵的文脉,以散文笔法结合儿童化视角,呈现爱与美交织的乡村教育往事。
打开崭新视界
创作与评论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文学理论与批评一方面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和时代文学思潮的演进,一方面也为读者提供了洞察文学作品的有力视角。本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的一大特色是聚焦文学现场,构建中国式批评话语体系。何平的《批评的返场》以强烈的在场感深度介入创作生产、期刊策划、文学思潮,他的“行动”与“对话”的批评观,试图重建文学批评与广阔世界之间的关联。杨庆祥的《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关注文学的未来——青年写作。他在繁芜的文学现场爬梳筛选,努力在新时代文学的“存量”中发现“增量”,绘制时代文学地形图。他提出的“新南方写作”等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的热门话题。张学昕的《中国当代小说八论》、郜元宝的《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张莉的《小说风景》是致敬文学史经典之作,他们的研究不仅是文本探秘或作品重读,更指向经典文本之于当下的意义,搭建起我们与他们、当下与历史的情感联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文学翻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翻译家们的译作犹如摆渡之舟,带一代代作家和读者遨游世界文学的蔚蓝海洋。时隔20年,本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又一次与鲁迅文学奖其他奖项比肩而立,满额评出5部获奖译著。许小凡的译作《T. 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在坚实的研究基础上,流畅地传达了原作的风格。杨铁军的译作《奥麦罗斯》克服巨大难度,最大限度地复现了这部史诗的渊深宏阔。陈方的译作《我的孩子们》造诣深湛,准确把握原作的复杂文体。竺祖慈的译作《小说周边》以严谨、忠实的风范再现原作洗练、恬淡的气息。薛庆国的译作《风的作品之目录》与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频共振,达到形神兼似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还特意安排了“致敬编辑”环节,感谢为中国文学作出无私奉献的广大编辑们,马天牧、李黎、李伟长、李亚梓、吴越、赵萍、季亚娅作为获奖作品责任编辑代表上台,接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