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愚公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读罗伟章长篇报告文学《下庄村的道路》
作家罗伟章的长篇报告文学《下庄村的道路》获2022年“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当之无愧。作品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的事迹为主线,讲述了他作为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百姓经过7年艰苦奋斗,硬是从崖壁上开凿出一条公路的感天动地的故事,反映了下庄村老百姓开辟美好新生活的创造热情和不屈力量,提炼出来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第一线的“当代愚公精神”和“下庄村精神”,讴歌时代、赞美人民,由此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中国人民正在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积极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下庄村的道路,也是通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脱贫攻坚题材的文学作品描写修路并不鲜见。事实上,相当多的作品中都会有修路的情节,《下庄村的道路》也把目光聚焦在修路上。“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一直被视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金科玉律,交通不发达常常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瓶颈。把路修通了、修好了,发展困局也就有望迎刃而解。然而下庄村修起路来却格外苦和难:下庄村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天坑下,四周全是高耸的崖壁,与外界的交通全靠一条贴着崖壁、手脚并用的小路。作品写道,村民进村、出村,上山砍柴,甚至上厕所,都有可能摔死,五百年来,下庄村人就是这样过着封闭贫穷的日子。直到上世纪末,村支书毛相林才把下庄村人祖祖辈辈的“路”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下庄村人才有可能像“天坑”外的人们一样,走上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作品围绕“修路”这条主线,描写了下庄村人的无路之苦、修路之苦、创业之苦,并在这种“苦”中,看到了下庄村人坚韧顽强、奋斗不息的意志品质,看到了一种可贵的“下庄村精神”。正是这种意志品质和精神,使下庄村人民终有一天摆脱了贫困,尝到了“获得感”“幸福感”带来的甜。
作品的重点放在描写毛相林带领全村开山筑路上。尽管毛相林雄心勃勃,发誓一定要在这悬崖峭壁上开出一条能够开汽车的路,但实际上,在所有人看来,他们根本不具备任何修路的条件,要钱没钱,要物没物,要技术没技术。全村凑起来也不过4000多元,加上毛相林“先斩后奏”向妹妹借的3000元,也才7000多元。靠着这点钱,就敢在崖壁上炸响第一炮,从此一发不可收。这爆破的巨响,全村人听到了,“天坑”外的人们听到了,社会听到了,党和政府听到了。他们的决心和精神,得到了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也得到了全社会的资助。他们就这样用整整7年时间,修筑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公路,让这座古老的“天坑”开进了第一辆汽车,让村里许许多多的人第一次看到了汽车,让所有的人看到了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景。为了这一天,下庄村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6位中青年建设者献出了生命。仅这个数据,就知道这个工程有多么艰巨。这些普通村民的悲壮牺牲,换来了这条8公里的公路,也换来了祖祖辈辈的梦想不可思议地成为现实,换来了摆脱贫困的奇迹,换来了创造生活的神话。作品突出了这种精神,也突出了时代的鲜明主题,夯实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作者罗伟章虽然更擅长写小说,但他精深的写作功力,使得他在处理纪实作品时仍然得心应手,在故事讲述、情节设置、场景描写、细节捕捉、氛围营造特别是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体现出一个小说家匠心独运的优势。因此,他所讲述的下庄村的故事动人心弦,他笔下毛相林的形象有血有肉、可感可亲。作家写出了这个致富领头人、当代“愚公”的勇担责任、意志坚定、咬紧牙关拼命干的精神品质,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和时代的精气神,凝聚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和非常宝贵的精神,这就是以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坚守初心、自强不息为内涵的“下庄村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特别强调了毛相林放弃全村整体搬迁的做法,写出了他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在一些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政府制定了整体搬迁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找到新的宜居之地,以更好创业致富,这是脱贫攻坚创造出来的好办法、好经验。下庄村一度也面临着整体搬迁的选择,不过在毛相林看来,下庄村虽穷,却是一个好地方。这里有祖上留下来的千亩良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有几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和乡愁,不能因为现在没有公路就放弃一切、另起炉灶。只要有了路,下庄村的命运一定能够改变,历史一定能够改写,美丽幸福的家园一定能够建成。他的想法在下庄村形成了高度共识,得到群众的支持。事实证明,毛相林和下庄村人民是有远见卓识的,尽管他们在创业时吃了好多苦,走了好多弯路,但路修成了,他们就有了奔头,好日子也终于到来。把这点写出来,不仅充实深化了作品主题,也大大升华了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
党的二十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读《下庄村的道路》,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感受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作品主人公毛相林的话:“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这段话、这种精神,也许能形象地给中国式现代化一个重要注释,那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现代化,是给中国人民带来好日子的现代化。
现在的下庄村,老百姓富起来了,但离乡村振兴、离全面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作品传递了一个重要消息:有关部门正在筹划投资2亿元,把下庄村打造成三峡山村旅游度假胜地。这是一个小山村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令人鼓舞的起步。中国土地上有许许多多的“下庄村”、许许多多的当代愚公,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奋斗,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进一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全国专家学者达州研讨:罗伟章的文学创作,为读者呈现了饱满真实的乡村[2022-11-02]
- 一切文本和想象都需要根植于大地[2022-10-28]
- 罗伟章:我在《隐秘史》中索取小说的深度[202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