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他耗时10年,记录“云朵上的民族”的迁徙与回归
“我因大地震后发起的‘羌绣就业帮扶计划’来到高山羌寨。没想到,与夕格羌人、与‘释比’贵生一家就此结缘。更没想到,我的生活方式与拍摄方向,会被一群原想去‘救助’‘帮扶’的高山村民所改变,反倒受到他们的救助和帮扶。”摄影家、电影导演高屯子说。
12月3日下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十年寻羌》系列新书在美罗城SFC上影影城举行首发式。“‘寻羌’,寻的不仅是羌,更是每个人心中的根。”宣传海报上的这句话引领观众走进影厅。
羌族,因习惯将村寨建于河谷或山腰,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在四川汶川、理县等地的高山和半山地带,羌人们世代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汶川大地震后,重灾区汶川县龙溪乡夕格羌寨被破坏严重,已经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当地羌人离开家园,迁徙至邛崃的南宝山定居。
《十年寻羌》包含纪实电影、纪实摄影、非虚构文学三种形态,高屯子与他的拍摄团队历时10年完成,真实记录了夕格、直台两个羌寨的700多位村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他乡,九年后回乡祭拜祖先、迎请祖神的历程。迁徙与回归路上,人与祖先、人与乡土、人与祖神的悲欢离合,令人感慨动容。
此次首发的《十年寻羌:人与神的悲欢离合》为非虚构文学影像书,包含88幅图、10万字;《十年寻羌》收藏级摄影集采用触感特种纸,收录100幅图、9万字,分迁徙与回归、羌在深谷高山、最后的释比三章,由三获“最美的书”称号的设计师许天琪、彭怡轩设计。
高屯子对这一主题的记录从震后夕格羌寨的第一个春节开始。十年间,沿着夕格羌人的足迹,他和摄制组穿行在高山深谷、城市乡村。
在夕格羌人的新住址南宝山,有宽敞的房子、平坦的公路,有水电、网络,还有大片生长着的茶叶。政府补贴加上耕种收入,村民们的生计不愁。作为羌族文化的传承人,“释比”杨贵生和杨永顺不仅走出大山,还带着羌绣、羊皮鼓到成都、北京,又去了香港,感受现代都市的繁华。
高屯子发现,不论到哪儿,杨贵生总爱翘着鼻子、撮着嘴,左右扭着头,嗅城市的空气。高屯子知道,在他们内心深处,始终忘不了深谷高山上逝去的亲人和曾经的家。
按照高屯子的计划,十年之后,他们要再回去寻找这群羌人。就在将要期满之际,2017年底,他接到杨贵生的电话。侄女杨彩琳的去世,对这个70岁的老人触动很大。他想回一次夕格。2018年初,数十名羌人再次回到夕格,拜祭祖先,他们的歌声在苍茫山谷间回响。这便是《十年寻羌》记录下的后半段故事。
在新书中,高屯子写道:“如果你有缘与这本书相遇,你会发现……我所展现的,是苍茫历史时空背景下,汶川大地震之后,在那些尚存一丝历史余温和乡土气息的村寨里,敬天法祖、耕种劳作的‘羌’,是现实与理想在我心中叠化而成的影像。”
“我用10年时间,用影像和文字去记录、书写高山之上的羌人,只是想静静地向这个世界讲述:在岷江上游高山羌人的生命里,还流淌着远古歌谣的余音;在他们的内心里,还有着对天地、祖先的敬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延续着古老而温暖的四季风俗。”高屯子说,中华文化传承至今,从来没有断过,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有这么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没有信仰可能吗?如今,科技不断发展,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人与天地,人与祖国,人和祖先、父母的关系不会变,这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寻羌’寻什么?寻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
新书首发式上,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达成长期线下合作。未来一周,上海三联书店还将联合上影集团、上海图书馆共同举办《十年寻羌》新书发布系列分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