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让新时代中国文学具有更丰富、更辽阔的可能性——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综述
来源:广东作协(微信公众号) | 何小流 李玮娴 王金芝  2022年12月12日09:04

“我们也充分地期待着大湾区文学能够在广袤、辽阔、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学中,构成它非常独特的面貌,从而让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中国文学能够获得更丰富、更辽阔的可能性,展开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11月30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上作主旨演讲时寄予厚望。

11月29日至12月1日,广东省作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包括广东文学评论年会、“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燕食记》《春天的前海》作品研讨会、重点工作成果发布等。与会领导、专家围绕“加快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锻造成为新的文学增长点”“全媒体时代文学批评的传播、交流及接受”等重要论题进行研讨。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任重道远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崔朝阳出席峰会并致辞。

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进行开放合作。一是把握机遇,提升湾区文学。二是突出重点,打造文学品牌。三是坚定自信,积极构建富有湾区特色的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要充分发挥文学独特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努力培育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的大格局,开创世界级城市群文学发展的“湾区典范”。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表示,大湾区文学的含义渊远流长,其发展脉络蜿蜒多姿,大湾区文学必须是一种既承接岭南文化傅统又具有新质的文学,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学。如何通过文学笔触和多样式表达方式去呈现,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澳门基金会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吴志良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轮廓已经初步显现,如何成为中国文学新的增长点?除了作品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还需要大胆创新。也只有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在中国文学大家庭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为中国文学的发展繁荣做出独特的贡献。

会上,围绕“全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会议主题,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潘凯雄认为,高质量大湾区文学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文学的共性和湾区的特性的结合,构建、打造优质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要对标四个原则。一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文学;二是现代与传统相融的文学;三是鲜活的而非习见的文学;四是全球而非湾区的文学。

中国作协第十届主席团委员、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创作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创作成就一方面源于粤港澳大湾区近几年对文学的重视,尤其是对青年作家的培养和引领举措。广东作家魏微、蔡东、葛亮、郝周、李敏锐,澳门作家袁绍珊等作家的成绩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创作力量的一种可持续性。

中国作协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大湾区文学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综合的概念,文学深植于经济的土壤中,大湾区文学的提出也是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大湾区文学发展要重视几个要点。一是国际范;二是区域化;三是传统性与现代性;四是探索性与创新性。

中国作协第十届主席团委员、《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是新时代赋予的命题,应在探索和创新中打开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一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与新时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性要求紧密联系起来。二要牢牢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三要注重讲好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海外侨胞创新、包容、自强的中国故事。四要不断推动增强理论自觉,形成机制。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应该更多地站在新的起点,以新的眼光关注到粤港澳新的一面,书写粤港澳新景象、新气象和新风貌、新风范。吃透粤港澳文化新精魂。粤港澳文化有传统共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各自不同的再生文化,作家要努力用新的文化精神和精魂涵养文学。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认为,香港的文化、文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生态,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没有轰轰烈烈,但是始终是默默融入了到香港人的心灵,这些对内地文学的发展,包括大湾区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认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一要自觉在新时代文学的视野下开展工作,二要围绕“国之大者”开展文学创作和活动,三要相互借鉴文学组织和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交流机制,相互学习,以社团等民间渠道促进内地与香港文学界的深入合作,共同耕耘中国新时代文学的灿烂百花园。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贺绍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的提出是南方文学的一次智慧之举,表现出南方文学强烈的现实感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其内涵也远远溢出了行政和地理空间,将一个行政和地理的空间转化为一个新的文学空间,它不仅是要将粤港澳三个地方的文学力量整合起来,而且是要创建一个新的文学平台,尝试一种新的文学生产方式,寻求一种新的文学叙事。

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获奖者蔡东代表近年国家级奖项获奖作家作了发言,分享获奖作品《月光下》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感受,表示能够获得鲁迅文学奖是非常珍贵的文学荣誉,是对自己重要的鼓励和认可,感谢刊发作品的《青年文学》,感谢广东作协对作品的关注,也感谢在写作上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和朋友。

为构建中国式批评话语和文学话语作出贡献

11月29日,广东省作家协会联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广州举办广东文学评论年会。会议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杜传贵和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共同主持。国内知名评论家、作家如何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文化、经济等优势,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锻造成为新的文学增长点展开探讨。

杜传贵表示,广东文学评论年会搭建了“粤派批评”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交流平台,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学评论阵地的引领作用、桥梁作用,积极开拓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新境界,探索构建更为广阔多元的文学评论和创作空间。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肯定了近年来广东文学评论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认为广东文学评论应该是站在大湾区的、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文学评论,应该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学评论。广东文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努力为建构中国批评话语和文学话语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指出广东是当代文学批评的重镇,老中青几代批评家曾经创造过令文学界瞩目的成就,创造形成了南方批评传统,当下青年批评家队伍也非常有实力,充满了生气和活力。尤其《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的创刊,为广东文学评论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相信广东文学评论事业在新时代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认为,近年来,广东文学的发展引人瞩目,广东文学评论在全国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的创办为文学评论的工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形成对话关系。”他还呼吁将“批评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发现好的作品并进行深入阐释,这既是一种学科,也是一种创作。

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朱寿桐表示,大湾区从历史上看是一种以粤语文化为核心、以粤语方言为载体的文化区域,但它同时又是承载着时代荣耀和国家认同为世界所聚焦的特定区域,这两方面都会表达出某种内在的价值需求。大湾区的历史现象、文化现象和现实现象积淀着许多价值需要,需要通过文学或艺术的形式加以释放,并同时借助于这样的价值释放宣示和强化大湾区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黄子平认为,大湾区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如何延伸到文学领域,需要做很多理论建构和创作实践。我目前想到唯一的共同特征,落实到语言层面,只能是粤语方言写作。为此,有必要梳理湾区各地粤语写作的历史脉络,考察粤语写作的现实,并开拓粤语写作的可能。

发掘南方民间文化活力与异质性的文学表达

如何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叙事和文学评论语言也是广东文学评论年会上专家们比较关注的话题。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丁帆认为,文学创作上需要从故事结构和语言层面凸显出粤地和粤语的独特风格。这是一个深入文学肌理的文学调式,广东、香港、澳门均有共同的语系特征,运用到文学作品中来,可突出文化一体化的大同性。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与世界文化与文学交流对接的窗口,这个天然优势如何运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拿文学批评这个领域来说,华文文学在台港澳研究上形成的优势,值得大湾区在总结经验教训中重新规划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主任李建军认为,批评家必须提高自己的思维质量,把事实感和真理性当作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则,学会以科学的精神和分析的态度来对待文学批评。高级形态的批评思维必然会关注伦理性和道德性的问题。无论是叙事文学,还是抒情文学,决定其境界和价值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作家和诗人所表现的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有伟大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才有伟大的文学。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孟繁华认为:深圳的作家、批评家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他们先后为深圳作家编纂的研究文集,从远处看,是一件基础性的、积累性的工作;从近处看,是构建湾区文学之魂的工作。文学研究的经验表明,恰恰是那些貌不惊人的原始资料,推动了文学批评和研究。因此,深圳这些青年批评家做了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有眼光的工作。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东吴学术》主编丁晓原认为: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非虚构文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存在,但相关研究的缺失,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是存在着大量重复性的研究,另一方面是重要的文学存在无人问津的现象。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特别建议加强非虚构文学研究,进一步重视重点选题的策划和组织,重视非虚构文学研究青年人才的培养。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表示,中国话语与中国故事,一定是在世界视野的映照下才会有的自觉,应该努力避免在一种排斥外来文化、外来文学、外来文明的前提下意识到的民族自觉。中国话语与中国故事,说到底应该以开放的文化态度,与世界视野保持必要的兼容和依赖。惟其如此,中国人才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以及属于自己文学的讲法。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认为,讨论“新南方写作”,我们必须探源寻脉,发掘它的民间文化活力与偏僻的异质性文学表达。“新南方写作”既呈现南方腹地历史的文化地方性,又有沿海开放地域的世界性,还有南方少数民族及众多族群繁复魔幻的文化传统,这是一种扎根生活、厚植文化根脉的美学多样化,也是一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与自强。

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纪德君认为,黄遵宪、潘飞声、张荫桓、丘逢甲、黄世仲等代表性作家对异域文明的生动书写,充分展现了他们渴望借鉴域外先进文明开拓国人视野、革新本土文化的强烈诉求。作为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文学应该秉承近代以来已形成的汇通古今、折衷中西的文化精神气质,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中国文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俊表示,新文学是在以上“四新”基础上,融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生产的新文体文学形态和生态格局,文体新创、宏观生态的重构,由此开创新的文学史,是新文学面貌的主要体现。同理,大湾区的价值在于对大湾区地域的突破,成为一种特定意义的广义认同的价值。

推动“粤派批评”进入当代学术史视野

如何进一步提升“粤派批评”理论形态,推动“粤派批评”进入当代学术史视野是与会广东评论家们更加关心的话题。

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彭玉平表示,构建中国文学话语不仅是文学本身的诉求,也是国家实力和尊严的要求。中国故事当然要用中国话语来讲述,也只有中国话语才能将中国故事的精彩与神韵体现出来,并且在世界话语格局中体现独特价值和意义。我们耳熟能详的“文气”“滋味”“风骨”“兴象”“意境”“神韵”等曾经托举起中国文学力量的词汇,曾经让其他国家遣唐使沉潜学习的话语,后来逐渐边缘化。中国古典中具有生命力的话语系统,需要重新被认知、被总结、被推广与被实践。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复兴中国传统话语以及话语的创作方式,才能激活传统,并形成新时代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当代的中国和世界。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广州大学特聘教授陈剑晖认为,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引领文学创作,推动文学创造、传播与接受,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又是建构中国文学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元素。要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关键是文学批评的从业者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大时代与大格局中的文学批评,要与时代同频,与创作共振,坚持在场写作,介入现实,关注当下,体察苦难,书写国家的、民族的、人民关切的大命题;新时代的文学批评,还要密切关注国内最新的文学研究动态,立足于文学研究的前沿,将自己的文学批评和研究融入“文学研究的共同体”中,这样才容易引起同行的关注。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认为,作为群体,广东作家的自主意识形成于元末明初。明清之际天崩地裂,民族意识激发,以“岭南三家”为代表推动了那时文学的高峰。清末西学东渐,列强瓜分,国家危难,激发起近代广东文学又一高峰。至上世纪新中国成立,现代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文艺探索、革命和建设重大题材与民间形式、民间习俗和方言相融合的创作潮流,风靡岭南,随之在五六十年代为广东文学结出丰硕的成果,至今为评论界津津乐道。从九十年代至今,广东文学因改革开放、人口流动、作家迁徙等因素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裂变。一旦这段震荡、多变,既包含着旧文学秩序解体,又包含着文学秩序新生的交替期安静下来的时候;一旦这段躁动、混乱、迷人眼的大变动逐渐沉淀下来的时候,一个新的前景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希认为,近年来,粤派批评把握时代脉搏,向全国发出岭南强音,推进新时代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网络文学评论、生态诗歌讨论、非虚构文学研究、“新南方写作”、“剜烂苹果”等是粤派批评的主要内容和亮点。“粤派批评”立足广东,但要走出广东,放眼全国,发挥和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粤派批评”理论形态,推动其进入当代学术史视野,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岭南批评学派。借助“粤派批评”这个平台,既可以更好发挥粤地个体批评家的才智和优势,又可以在“粤派批评”的旗帜下重新整装出发,形成一种氛围和契机,发挥群体力量,带动更多人接续岭南的人文传统,推进广东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评论。

《燕食记》《春天的前海》: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特色的标杆

“这两部作品代表了大湾区文学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也是表现新时代大湾区文学特色的一个标杆。”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如此评价。

11月30日,专家们将眼光投入具体作品,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李朝全长篇报告文学《春天的前海》作品研讨会举行。

蒋述卓认为,《燕食记》继续发扬了作者过去写家族文化、家庭文化的传统,但是又有了进一步的开拓,把岭南的饮食文化,包括岭南的饮食文化融合在一起继续进行开拓。《春天的前海》把整个前海的发展放在了一个时代大的环境和大背景中来展开,描写了其中波澜壮阔的大开大合的历史。作品涉及到的面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所写的人物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非常新的开阔的局面。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认为,《燕食记》是文化小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小说的典型。作品用传统的文化本体来写作,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小说中大量的细节描写非常精致,让传统文化变得活起来、流动起来。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人民文学出版社原社长潘凯雄认为,《燕食记》是一部特色鲜明、非常有特点的作品,也是艺术编织得非常周密、文字十分讲究、内容特别厚实的一部作品。

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文联主席南帆谈到,《燕食记》试图以岭南饮食作为一个视角,展示历史的层面,特别是岭南的历史。以几代厨艺大师悲欢离合作为另一个视角,与文化传统的消散、保存联系在一起,形象地绘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风俗画,虚写社会历史的天翻地覆,实写传统文化的兴衰起落,是一部成功的小说。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黄平认为,《燕食记》是一部是带有民间特点的史诗小说,小说重点处理了从广州到香港两座同样伟大的城市,把原来大湾区受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地区差异打通了,无论是表面食物的层面,还是深层情意的层面,这都是大湾区所共享的。

《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提到,《燕食记》是展现出来的饮食文化蕴含着复杂的含义,其次小说里面贯穿着一个成长的线索,每一代的厨艺传承都是一个很完整的教育过程,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在时代中不断变化的成长过程。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冰茹认为,《燕食记》是进行岭南文化的书写,从地方文化的层面讨论了《燕食记》在处理地方与世界、本土与他乡,或者传统跟现代、历史跟当下之间的关系。作品书写的不光是粤菜、点心,还写了粤剧,提到了岭南画派、广彩、西关木雕等。因此可以从阐释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等理论来讨论以《燕食记》为代表的地方文化的书写。

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谈到,《燕食记》表现的文化是一种互动式的、碰撞式的、融合式的,这是岭南文化研究和表达、传播岭南文化很重要的切入点。同时也对下一步怎么样更加丰富和更加体现岭南人的特色方面提出了建议,大湾区文学不但要表现跟内地一样的传统伦理,同时也要表达出在那个时代空间中间最具有时代气息。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春天的前海》是一部描写创造创新热土的作品,也是一部描写创新创造青春迸发的创造者的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白烨谈到,《春天的前海》写出了新深圳人或者新前海人的光辉形象和时代精神,他们联袂起来,构成了深圳前海群英荟萃的企业形象,使人看到了前海得以发生巨变的深厚内力与强劲动力。

《文艺报》总编辑、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认为,《春天的前海》是一部非常有热情、有筋骨、有风骨的作品,对当前报告文学写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主编贺仲明谈到,《春天的前海》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作品题材是很重要的题材。作者在写作中站在了一个高度,把前海的发展置于改革开放和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面,同时也把它跟当前的科技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作者的格局、眼光非常宏阔,跟这个题材也是非常吻合,充分体现出了这个题材的历史意义。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申霞艳认为,《春天的前海》是对春天故事的致意深圳有一个著名雕塑是拓荒牛,那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个时代里面是值得歌颂的,创业者的精神都是值得歌颂的,包括高科技,这都是在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

广东省作协7项重点工作成果发布

12月1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第二批广东青年文学粤军创作扶持计划青年作家“名家导师制”导师聘任仪式、第二届签约文学评论家、广东“三重”主题文学创作扶持项目签约仪式暨“大美南粤•文明广东”主题、“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主题创作成果、《广东文学蓝皮书(2021)》、《风起岭南—广东著名作家访谈笔记》新书发布会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举行。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启宇出席会议并为新书发布揭幕。

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孙爱群,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昆、苏毅,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懿以及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得者、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等约70人在线下线上出席会议。会议由蒋述卓主持,张培忠作7项重点工作内容发布。

2022年,广东省作协全面实施第二批广东青年文学粤军创作扶持计划,邀请吉狄马加、阎晶明、吴义勤、何建明、李一鸣、梁鸿鹰、陈晓明、孟繁华、徐晨亮、彭学明、何向阳、程绍武、徐坤、李朝全、陈东捷、孔令燕、贺绍俊、李少君、何弘、欧阳友权共20名文学成绩卓著、行业影响力强的名家担任青年作家名家导师制导师,以“一带二”的方式指导安然、施展、徐威、李钊、孔令滨、申文、余玉明、杨蓥莹、邹贤中、李楠、苏奇飞、罗小娟、张淳、莫华杰、李洽、邱婧、杨璐临、王金芝、林培源、张传奇、何星辉、巫宏振、邝美艳、杨芳、蒋双超、边晓琳、林家羽、何志军、陈润庭、黄厚斌、欧阳德彬、邹业本、刘茉琳、许国华、许泽平、孙怀强、陆露、陈小静、陈俊玮、李宇静等40名广东青年作家。

2022年8月,启动聘请第二届签约文学评论家工作。经公开征集、专家评审,评选出王洪琛、付祥喜、刘茉琳、李建立、李俏梅、李敏锐、林洁伟、林培源、林馥娜、胡红英、郑焕钊、郭冰茹等12人为广东省作家协会第二届签约文学评论家。

2022年6月至8月,广东省作协策划组织了“三重”(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点风物)主题文学创作活动。经专家评审,评选出长篇小说《受降地》(郭小东)、《东江纵队》(钟二毛),长篇非虚构《南海1号》(何向阳)、《南华禅韵——禅宗祖师和弟子们》(王心刚)等4部作品,作为第一批扶持项目。

“大美南粤•文明广东”主题文学创作活动是由广东省文明办指导、省作协具体策划实施的一项重大主题创作工程,于今年1月正式启动,由许锋、谢友义、黄国钦、姚中才、李迅5位作家,分别对张莹莹、赖宣治、陆建新、董淑猛、王治勇、张忠德、林鸣、廖聪济、何满棠、柯石磷十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等崇高荣誉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进行采访。目前已完成报告文学作品15篇,在《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文艺》等报刊刊发。有关作品集结为《时代的追光者——大美南粤人物志》,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广东省作协、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围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重大民生主题,于2021年起策划组织“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重大民生主题纪实文学创作活动,共收到主题文学作品147部(篇)。经专家评审,确定对盛慧《粤菜记》、谢友义《焊花照耀世界》、聂怡颖《粤食记》、谢显扬《大湾恋曲》等4部作品给予扶持,入选作品将于2023年正式出版。

《广东文学蓝皮书》由广东省作家协会组织省内文学评论家撰写,对年度广东文学创作、作家队伍以及文学现象、思潮、流派、事件等进行精心梳理和学术性概述,全面呈现年度广东文学的面貌、成果和发展变化,发挥文学理论批评的“镜子”“良药”和引领作用。《广东文学蓝皮书(2021)》于2022年7月出版,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2022年9月,由高小莉编著的《风起岭南——广东著名作家访谈笔记》系广东省作协开展“广东著名作家影像拍摄”工作的配套图书,由南方传媒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汇集作家访谈实录,有关作家回顾个人文学生涯经历过广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畅谈创作心得、理念和作家往来之间的难忘故事,客观评价广东文学成就,展望广东文学事业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