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总制片人牟頔专访—— 去无限接近把大众逗乐的“最大公约数”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以下简称“二喜”)将于本周末迎来总决赛。作为一档原创喜剧竞演综艺,两季以来,节目成功将蒋龙、张弛、史策、王皓、土豆、吕严等一批优秀喜剧人推送到大众面前,让这群昔日自嘲不是“顶流”的“脚腕子”“腰部”艺人,被激发出创作和表演潜能,带来一批有笑有泪有回味的、流量与口碑“齐飞”的喜剧作品。而节目所打出的“新喜剧”方向,集纳“Sketch(素描喜剧)”、漫才、偶剧、独角戏等各类形式,拓宽了大众对于喜剧的认知。
不过,高起点也带来高预期。新一季开播8.8的评分,置于今年一众综艺中已是“优等生”,但观众在对“二喜”《进化论》《少爷和我》《虎父无犬子》等一批优质喜剧作品给予高度认可的同时,也会用更专业、更理性的目光审视比赛、拆解作品,围绕创作、表演的讨论,已经远远超过“好不好笑”的范畴。“Game点”“人物弧光”“翻三番”这样的行业术语,更高频次地出现在了网友的讨论之中。
面对观众审美迅速成长带来的不满足,主创有着怎样的看法?为此,《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总制片人、节目制作方米未传媒联合创始人牟頔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观众审美被培养起来了是好事,这反过来要求我们要提供超越预期的创作。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创作者应当坚定一点,那就是我们不是要持续给予观众更大刺激、更强烈的观赏冲击,而是要提供给观众具有价值引领,能获得长久回味的好作品。”观众对于“好笑”与否仁者见仁,作为创作者,只有通过持续创新与反复试错,去无限接近把大众逗乐的“最大公约数”。
用共创理念改变“单打独斗+自上而下”的喜剧创作模式
从第一季《大巴车上的奇怪邻座》《父亲的葬礼》,再到第二季《代号大本钟》《进化论》,他们持续推出一个又一个令观众惊喜的作品,“胖达人”小队的土豆和吕严,成为年轻观众心中的新晋喜剧“顶流”。当演出完《进化论》后,作为嘉宾的资深演员黄渤、于和伟对他们大加赞赏,土豆先是请出了助演的其他选手,接着又对PK对手感激不已。原来,当期节目与他们同台PK的对手之一松天硕,是他们第一季参赛时的表演指导老师。参赛之初,他们入行不过两三年,不是科班出身对于舞台表演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能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除了自身努力与喜剧天赋之外,也离不开幕后编剧团队与表演指导团队的护航。
而这便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推出之初就已秉持的底层方法论——改变“单打独斗+自上而下”的喜剧创作模式,以“共创”理念持续打磨好的作品。何为“共创”?就是对既有的创作模式反其道而行之,一众主创围绕任何一个人提出的一个创意,即“Game点”,不断添砖加瓦从下而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而这样的创作过程,较之此前的喜剧创作,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过去通行的创作方式是,至少要有一个核心作者想到一个主题,然后据此先将结构和‘三番’拉出来,再去着手往里填台词。有一些创作是以个人审美、个人经验与个人创作能力为支点去推动的。而在我们的节目中,作品最开始的‘Game点’并非是一先行的概念或主题,它可以就是创作者在头脑风暴中随口说出来的,它可能是不成熟、不完整,甚至是天马行空的。只要是大家都感兴趣的创意,就可以不断生发,生成一个完整的戏剧作品。”
正是有了这样一套创作方法论,我们得以看到许多“脑洞大开”而又意味深长的作品。比如《进化论》最初的创意,源自于土豆参观动物园的一个想法——人类会进化,会不会动物也在进化,只是朝着和人类不一样的方向。这一不着边际的构想,最终通过后续叠加的获得智慧就会收获孤独这一主题,加深了作品的意涵。而《开不了口》则是源自选手郭耘奇的亲身经历,成长过程中父亲很难开口表扬自己。而这一点感受得到很多创作者的共鸣,创作会上,大家通过聊天持续贡献自己的生活素材形成作品的包袱。牟頔补充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急于否定这个创意点本身能否最终形成一个好的喜剧作品,我们先不去评判和反驳,不去自上而下地构建。”而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往个别喜剧作品主题先行带给观众套路化、说教的观感,带来更有创意性的表达方式,由此也让作品最终的主题实现“软着陆”。
避免经验主义,节目最重要的标准是“观众喜欢”
然而,探索出一套创作的底层方法论,并不意味着通向绝对的成功。好作品更要放到舞台上一遍遍“滚”出来,一句句台词“磨出来”。就拿一亮相就“炸场”、登顶微博热搜的《少爷和我》来说,他们感慨在节目播出前的三个多月,经历了线下数十轮的展演试错。此外,在节目录制后,节目组还会邀请观众看片收集反馈。
相比于上一季,“少爷和我”“胖达人”等喜剧小队的头部效应更突出,但另一边,作品和创作者也要经受观众更专业和更严苛的检视和评判。更充分的前期创排准备,并不意味着在播出时就能收获更高的观众评价。
复盘这一结果,牟頔觉得,与其说是线下积累的观众样本不够多,不如说是难以回避线上线下观看场景、动机预期差异带来的不同反馈。面对当下一些观众对于“二喜”的更高预期,她并不回避,甚至乐见挑战。团队做了七季的“爆款”节目《奇葩说》也曾经历大众口碑的波动。所以早在制作第二季之初,她就不断提醒导演组——避免经验主义。“最重要的标准是‘观众喜欢’。不管是选人还是选作品,我们要更多地把定义权交给观众。而如果做错了,一定就是放大了导演组自己的标准。”带着这样的理念,她希望节目受到大众关注之余,能够为喜剧行业发展输出新鲜力量与新的创作理念,“愿我们能够在未来继续诞生《我爱我家》《武林外传》这样的好作品。”
- 争议中的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喜剧?[2022-11-30]
- 高话题喜剧新人是怎样炼成的[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