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现场扫描:一域文章标新格
来源:文艺报 | 朱郁文  2022年12月23日08:43

在不久前公布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中,香港作家葛亮的《飞发》和深圳作家蔡东的《月光下》分获中、短篇小说奖。而稍晚公布的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备选作品,同样有葛亮和蔡东的名字。葛亮原是南京人,后在香港读书、工作,在大学教书、做研究之余写作;蔡东是山东人,硕士毕业后到深圳一所高校教书并写小说。像葛、蔡这样由内地而湾区,通过写作为人所熟知的作家并不鲜见。

“流动性”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生态异于别处的一个突出特点。从老一辈的张欣、詹谷丰、邓一光、南翔、杨克、鲍十,到目前比较活跃的“70后”“80后”甚至“90后”,如香港的周洁茹、程皎旸,广州的魏微、王十月、郑小琼、王威廉、周朝军,深圳的徐东、谢湘南、郭爽,东莞的丁燕、塞壬,佛山的盛慧,中山的马拉等等,这些散布在珠三角的作家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很多人南来后曾辗转于珠三角多个城市;澳门作家虽多为土生土长,但大都有着内地求学、工作的经历,湾区文学生态的“流动性”在这些作家身上尽显无遗。

与此同时,湾区也在不断孕育着本土的作家,广东地区从“四零后”的刘斯奋、何卓琼,“50后”的郭小东、孔捷生,到“60后”的张梅、梁凤莲、世宾,“70后”的林渊液、张况、黄金明、黄礼孩、彤子,再到“80后”的陈再见、林俊敏、陈崇正、林棹、林培源,“90后”的梁宝星、索耳、路魆,以及香港的李碧华、黄碧云、马家辉、董启章,澳门的廖子馨、袁绍姗等等,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岭南文化的浸润和滋养。

四十多年来,这片神奇的土地催生了一大批以文学为志业的人,同时也为当代中国文学贡献了诸多新的元素。作家们用一个个鲜活、生动、带着温度、勇于探索的文学文本,讲述着“中国故事”,书写着“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成就了湾区多元杂处、异质共生、摇曳多姿的文学生态图景。

描绘这个图景有几个突出的文学板块不能不提。张欣作为南方都市文学的引领者,几十年笔耕不辍,稳健输出“广州故事”,其小说摆脱了传统乡土叙事的束缚,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感”。其后,张梅、邓一光、吴君、蔡东、盛可以、黄碧云、潘国灵、周洁茹、程皎旸、太皮等作家笔下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为背景的城市书写,构成当代都市文学的重要一极。曾几何时,作为“打工文学”重镇的珠三角为时代贡献了独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文本,其影响远远超过文学本身,如今一批有温度、有情怀、接地气的工业题材作品,续写着后工业时代的劳动者传奇。一直占据优势的网络文学近年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平台有了更多“出海”机会,作品的IP衍生开发带动了文化产业,作品的海外输出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学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横琴——对一个新30年改革样本的5年观察与分析》《中国产业脊梁——疫情下顺德制造业困境与突围》《命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为什么是深圳》《千里驰援》《守护苍生》《岭南万户皆春色》等一批报告文学,聚焦小康工程、中国建设、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展示中华精神、大国担当和新时代成就,引起强烈反响。富有“粤味”和“岭南风”的本土题材创作,在长时间的断层之后于近年迎来井喷,彤子的《岭南人物志》、梁凤莲的《羊城烟雨》、林培源《小镇生活指南》、洪永争的《摇啊摇,疍家船》、林棹的《潮汐图》、阿菩的《十三行》、陈冠强的《有竹人家》、陈再见的《出花园记》、陈继明的《平安批》、厚圃《拖神》、马家辉的《鸳鸯六七四》、葛亮的《燕食记》、陈志峰的《陶片》等小说,展现了粤语方言和岭南风物进入文学文本所带来的“惊艳”效果,而最近几年兴起的以湾区作家为主力的“新南方写作”,在一种异质性的文化经验中,暗含了南方文学的新走向。此外,本土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彼此映照、相互激发,催生出更多“回望式”文本,鲍十的《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王威廉的《听盐生长的声音》、丁燕的《沙孜湖》、郑小琼的《玫瑰庄园》、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葛亮的《北鸢》、盛慧的《外婆家》等是作家在有了南方经验之后书写北方的典范。

我们看到,大湾区在带来新的市场经验、新的社会治理经验和新的文化交流经验的同时,也为当代文坛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在与以往不同的城市叙事、工业叙事、移民叙事、底层叙事、科幻叙事和南方叙事中,湾区文学的时代性、现场感、未来向和现代精神突出地表现出来,树立起自身的格局和独特性。

良性的文学生态不仅是作家的“百花齐放”,文学刊物在其间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纯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一的《花城》,不断创新,积极介入文学现场,近年来开辟的“蓝色东欧”“域外视角”“花城关注”等栏目,引起较大反响;《随笔》一向侧重深层次的历史、思想、文化的挖掘,素有“南有《随笔》,北有《读书》”的美誉;《作品》开设的“经典70后”栏目,致力于推动“70后”作家的经典化,先后长篇幅刊发十余位“70后”作家论;《广州文艺》开设的“都市小说双年展”“后浪起珠江”,致力于推介都市文学和新锐作家;《诗歌与人》曾先后推出“70后”“中间代”“完整性写作”等诗歌概念和专题;同样坚持民间立场的《中国新诗年鉴》也是当代中国诗歌史的一份重要文献;《香港文学》和《文综》作为与内地联系较多的香港纯文学杂志,立足香港,放眼世界,成为内地、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交流的重要平台。此外,广东纸媒与文学的互动也值得一说,《南方都市报》主导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羊城晚报》主导的“花地文学榜”年度盛典,在华语文学界影响甚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湾区文学界应时而动,积极作为。《作品》杂志推出“粤派批评·广东实力派作家研究”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专号”;《香港文学》推出“大湾区文学奖小说特辑”“岭南风小说专辑”;《广州文艺》推出“粤港澳大湾区诗人专辑”,开设“新南方写作论坛”栏目;《特区文学》开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地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聚焦”栏目;《华文文学》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峰会”特辑,《粤海风》常设“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常设“粤港澳文学瞻巡”“粤港澳经典重读”“粤港澳大湾区作家评论小辑”等多个专栏。各个刊物动态观察、追踪湾区文学,将作家作品放置在湾区整体性下进行观照,扩大文学的传播与交流。

扩容“文学空间”,构建“大湾区文化共同体”,当然少不了文学活动。近五年,湾区各地纷纷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青年文学研讨会、儿童文学高峰论坛、大湾区文学周、网络文学大赛等,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湾区文学生态渐成杂花生树、方兴未艾之势。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湾区作家正以前所未有的精神状态,以一个个闪着新质光芒的文学文本开创一种审美的、艺术的、想象的空间;湾区文学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态面貌,开启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