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编后记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 |   2023年07月07日18:18

本期“文学史研究”栏目中,张炯登高怀远展开了对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梳理与建设,文章对我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完整构成与7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景式多视角的回顾与反思,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希冀与展望。秦林芳、石岸书、王雪分别从艾青与延安后期文艺运动的关联、话剧《于无声处》的“进京”、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的手稿考察的历史个案,见微知著推演出文学政治的史学逻辑。而王迅与张元珂则从期刊编辑组稿模式与当代汉语小说的方言问题的独到视角揭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与流变,不落窠臼。

“重温经典”栏目中,周诗寒、吴秀明解读了王安忆经典之作《小鲍庄》纪实与虚构的融合效应,而刘卫东则从“家原型”的视角张开了张洁经典小说《方舟》中“女性之家”与“姐妹情谊”的社会伦理视域。

本期重点聚焦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白洋淀上》研究专辑”。关仁山从现实主义、人物塑造、环境真实等不同维度细述了其创作《白洋淀上》的心路历程。周新民、郭宝亮、王金胜、李浩则从时间意识、新乡土写作、现实主义、史诗的多重面向展开了对这部重要作品的审美观照,揭示出这部作品新时代文学的标杆性价值。

在“宁肯《城与年》研究专辑”中,孙郁阐释了宁肯小说《城与年》的先锋意味对京派传统的美学逃逸。王思远、陈晓明在文学与政治的辩证法中呈示出《城与年》的诗学想象。王德领则深入到《城与年》政治文化隐喻的纵深之内探寻作者的价值期许。

“最新文本”栏目中,阎晶明以浑然天成的论述揭示了小说创作中地方性如何现代性这一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创作命题。汪政依然以悠然典雅的文风解读了叶弥小说《不老》的复调叙事。此外,王春林对《戴花》的细读,谢乔羽、蒋述卓对《野望》中气节美学的精析,杨辉在《乡贤》中洞见出的历史、文化与有情,都别具心思。

“作家作品研究”栏目中,何平从林白的创作规律中寻找《北流》的自我召唤。周保欣匠心于哲贵小说中的精神地理学。杨剑龙集中阐释了姚鄂梅小说《十四天》中的人性深杂。马兵则从殖民话语与帝国叙事中解读出林棹小说《潮汐图》的逆向与超越。此外,詹福瑞、刘小波与聂茂、姚竹的文章也文思独具,新意叠出。

[本期责编:王 昉]

[网络编辑: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