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编后记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 |    2023年07月31日16:19

本期“文学史研究”栏目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问题性与多样性。1950年代的文学宣传、抗战初期的报告文学、路遥研究的问题、“新月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入史问题、“百花文学”时代的诗歌生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体政治的个案分析,包含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文学史问题,且都能从扎实的史料中联系现象与问题的发生背景及具体历史语境,进一步阐发问题出现的原因或变迁过程。黄发有的《1950年代的文学宣传》以《文学书刊介绍》和《文学书籍评论丛刊》两本相对稀见的文学宣传材料为基础,考察1950年代文学出版与文学宣传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个人研究风格,对稀见史料的挖掘有益于补充现有研究中重复有限的文学史料,扩展文学史叙述的思路。路杨对骆宾基《大上海的一日》这一个案的分析放在抗战初期的报告文学写作的整体经验中来观察,对《大上海的一日》的写作背景、写作动因、叙事视角进行逐一分析,并由此呈现出写作者的位置难题,具有自觉的问题性,分析细腻、史料详实。牛学智的文章对路遥研究中个人“隐私”生活考证式的研究倾向进行了批评,对当下文学研究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应当注意路遥小说由“城乡交叉地带”所产生的思想张力,以及这种思考所具有的超越性。袁洪权对“新月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入史问题进行了十分充分、细致的梳理,从王瑶、丁易、臧克家等人的评论与“新月派”内部不同诗人评价中读出了此一时期政治话语对文学流派的潜在影响,选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文学现象研究”栏目中,孟繁华《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学里》一文对近期长篇小说中现实题材创作进行了全局性的分析与阐释,分类总结的五个方面切中要害,反映了批评者对于文学现场的持续深入关注和对作品的敏锐感受。段崇轩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突围’与路径》一文就当下小说创作人物形象淡化、薄弱等问题提出批评,认为要深入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和方式,突破人物塑造的瓶颈,此一问题之后值得继续深入思考。

“最新文本”栏目中,丁帆《星空下的黑暗与光明》一文从小说中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生态主义、荒诞主义杂糅的多样性特征中对陈彦新作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与历史纵深,在丰富的时代、社会、历史资料中肯定其人道主义与与人性的审美力量,也客观描述了其叙事过程中的“阻隔”问题。此外,栾梅健对《王道梦》的解读、卓今对《家山》的评价、徐勇对《烟霞里》的分析、邓淑月与房伟对《热雪》的阐释也都可圈可点,他们的评论对当下新作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细读与阐释,有助于推动引领文学创作发展。

“作家作品研究”栏目中,各位作者从不同角度围绕不同的作家作品展开精彩讨论。张学昕、朴竣麟对舒雅作品的解读颇具时代问题性;申霞艳抓住了邓一光小说中人性的叙事深度,从深圳书写中概括其对现代城市丰富性的探索价值;梁向阳、张瑶对黄孝阳先锋文学创作的形式探索与创作实践进行了点面结合的深入剖析,对于个人与现代性纠缠及先锋突围的认识都颇具见地;王业森、黄德志对付秀莹“芳村”书写变迁的研究从作家个体写作的内部找到了持续与转变的思想脉络。本栏目其他文章也都各具特色,各有亮点。

[本期责编:王 昉]

[网络编辑:陈泽宇]